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二十八章 商量

第二十八章 商量

    那段时间可真是难忘记啊。

    朱元璋眼眶有些微红:“三天时间,娘,二哥,三哥,四姐,五哥,一个个倒在爹面前。”

    “爹拉着六哥浮肿的手,他饿的说不出任何话,只是空洞的看着爹,一直到眼睛里没有活气。”

    “可当时那么多粮食,都被这群狗官贪没了。”

    “甚至连发霉的的糠麸都不愿意拿出来…”

    “唉,不说了,没法说了。”

    朱标低着头:“是儿子心软了,那就…”

    朱元璋无比欣慰的看着自己儿子:“不,你是爹唯一的骄傲。”

    “将来你就是这大明的主人,谁也抢不走。”

    “在这之前,爹会为你打下一个不需要操心的疆土和官场。”

    朱标这时候说道:“关于这个空印,儿臣调查了一下。”

    打个比方…

    比如陕西应该缴纳户部一万斤粮食。

    从陕西到南京按照规定是走二个月

    如果下雨,路途泥泞多走了半个月,运粮食的民夫吃了一千斤。

    也就是交到南京户部还有九千斤。

    但是陕西官员带来的账册写的是一万斤帐实不符。

    户部肯定是不会收的会让你回陕西要么不粮食要么改账册。

    如果爹是陕西官员你愿意来回跑吗。

    就算再运来一趟,一来一回又损耗了多少。

    “所以儿子认为,用税收应该改革创新,不如将货物统一换成白银。”

    “各府县,无论是粮,布,香料瓷器还是什么别的,通通换算成官银。”

    “这样虽然有些弊端,也总比如此耗着要强啊。”

    货物换算成白银?

    朱元璋眼眸一亮,但很快他就想到了后面的情况。

    这样做虽然便利,但弊端也不小,或许以后可以尝试一下。

    不过目前还不是整顿这个的时候。

    吾儿胜我啊哈哈哈。

    朱元璋点点头:“标儿你说的很好,这个想法也很好。”

    “这些爹都知道,而且倍感欣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朝廷都有一个损耗记录,为的就是应对突如其来的天气。”

    “而且上下浮动不能超过一成五”

    “也就是省里报过来的是一万石,某府只交了八千五就行。”

    “这中间就是为了应对天气突发情况,况且如果真是某个字写错了。”

    “爹会那么傻?”

    “寒窗苦读十几年,爹真的就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大开杀戒?”

    “好好想想吧,这群人要搞事情,你想不透没关系。”

    “爹要替你铲除这些搞事情的家伙呵呵。”

    朱标这时候也不再强求了。

    他叹了口气:“方克勤这是个好官,虽然掌印,但是从来没干过空印的文书。”

    “儿子不建议杀,可罢官免职。”

    “一来,他素有名望,百姓爱戴,如果只是杀大可不必,二来,方克勤是方孝孺之父。”

    “而方孝孺是吾师宋濂之徒,如果儿子杀了方克勤。”

    “那会让天下人怎么看待我?”

    朱元璋指着他,笑着摇摇头:“你这个臭小子,难道你爹还没有你懂得多。”

    “滚。”

    “老福。”

    “皇爷,福老公去坤宁宫啦,现在值守的是奴婢小德子。”

    朱元璋看着这个清秀白净的面孔,应该是个新人。

    “哦,通知轿夫,吃饭呵呵。”

    “奴婢遵旨。”

    朱标知道,老爹不喜欢说官方用词。

    这时候应该是摆驾帝用膳。

    但朱元璋很任性,他有时候像个刚进城的农汉。

    看到稀奇的东西,会开心的手舞足蹈。

    有时候非常直率。

    这个时期日本正是诸侯大名混乱的时候。

    很多矮猴子天杀的倭寇偷渡到天国,烧杀抢掠。

    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东,他到任后设置卫所,督理屯田,巡视海道,派兵防守,使得倭寇收敛不少。

    一年后,当收到倭寇骚扰的奏章后,朱元璋大笔一挥,写下一纸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看到倭寇,杀了再说!这道圣旨并不引经据典、堆砌辞藻,而是简单粗暴、意思明了。

    父子二人有说有笑,出了殿门。

    此时朱樉还盯着烈日,低着头在广场中间跪着。

    他摇摇晃晃着脑袋,眼睛已经开始翻白眼,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很明显快要中暑了。

    中暑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热昏迷了吗。

    实则不然,中暑是很容易出人命的。

    如果真是热到一定程度,得了热射病,那是必死无疑,等于身体里的内脏,都热熟了,撒点盐巴可以吃了。

    哪怕是后世顶级医生团队,也只能是续命,而治不好。

    更别提如今的大明了。

    朱标看着老爹不为所动。

    他吭了声:“要不让二弟先回去吧。”

    朱元璋厌恶的看了远处的人影:“这个逆子,跪着就好。”

    “也不知道他学谁,尽干伤天害理的事情。”

    “我看见他都烦。”

    “早点滚回西京早完事儿,碍眼的东西,哼。”

    朱标没有回话,他站在原地:“爹,我不想去吃了。”

    “天太热,没有胃口,我还是回去吧。”

    “咋了标儿。”

    朱元璋只是稍加思索,很快就明白过来。

    他摇摇头:“你啊,就宠着你弟弟吧。”

    “早晚他会被你宠坏的。”

    “唉,小德子。”

    “奴婢在。”

    “让那逆子滚回去。”

    “奴婢遵旨。”

    小德子几乎是飞快的跑到朱樉的面前:“殿下,殿下醒醒。”

    “啊,父皇愿意见我啦,快搀扶我起来。”

    朱樉迷糊着眼睛,嘴唇干烈,双腿站不起来了。

    但还是硬撑着想要去宫里。

    小德子委屈脸:“二爷,皇爷说让你回去,他和大爷去坤宁宫用膳啦。”

    “哦。”

    朱樉看着远处长廊的两个背影,父慈子孝,多么赏心悦目。

    他干笑着:“挺好挺好。”

    “我能起来是大哥求的情吧。”

    小德子立刻点点头:“是的呀,不过大爷不让奴婢说。”

    “说是让您回家好好歇着,他到时候来看您呢。”

    朱樉看着远处:“好,好,好。”

    “听大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