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淡淡的栗子花

第一百三十六章 淡淡的栗子花

    朱元璋笑然:“这算什么,人之本性而已。”

    “我啊,早就看透这群人了,所以才降低他们的俸禄,因为不管是提高还是降低,他们都是要贪污的。”

    “无非是大贪小贪而已,当然有一部分人会吃亏,可是在大趋势下,他们的亏也就不叫亏。”

    朱标听出来了话外之音,他有种不好的感觉。

    那就是朱元璋降低俸禄,不是为了低薪养廉。

    而是为了杀他们。

    但是却又不像,总觉得怪怪的。

    朱标:“父皇,那个绿光阁到底是什么来路,怎么我看胡惟庸那边,文武百官,甚至宗室都要来往。”

    “而且苏州出了个绿光坊,把本地布商打压的抬不起头,却无人敢治。”

    朱元璋此时从床上下来穿靴子,老福想要帮忙,被他直接推开:

    “其实咱早就想告诉你了。”

    “这个绿光阁是咱组建的,她们这群小妮子,和检校是一起的,你以后别管这事。”

    “咱归天的时候,这个宝贝就当送给你的礼物,当然你可要保密,毕竟这是见不得光的事情。传出去多打脸啊。”

    ……

    这竟然是皇上的产业?

    朱标一瞬间想开了,难怪这个绿光阁竟敢在京城重要的地方开设娱乐场所。

    感情人家背后有大靠山啊。

    不对,是喜马拉雅山脉。

    那老朱为什么要建设这个场所,仅仅是为了钱吗?

    这不像他的风格。

    如果是这样,窈娘就是皇室的人了。

    一个女流之辈竟然做到了这个位置,不愧是……

    朱元璋此时蹦哒了几步:“小窈孩子快三十了。”

    “那时候还没有你,我也只是个小人物,她娘死的早,她爹不正干,要给她卖了当窑姐”

    “那孩子当时才七岁,后来呢,我就把她救了,给了她点钱打发走了。”

    “没想到,过了几年她又回来了,还带了不少人马。”

    “当时我就带你汤叔叔二十四人刚离开老部队,这丫头给我带来了几百人。”

    “至于她怎么带来的,我也没有问,总之后来她就一直帮我整理外围。”

    “就比如打陈友谅和张士诚,我们的斥候屡屡被抓,为什么,太显眼了呗,一看就是个当兵的。”

    “多亏小窈率领一群女娃娃,从各个地方送来情报,每次都相安无事,谁会怀疑一群女孩子呢。”

    “爹以前给你讲过她,可能你忘记了。”

    “现在爹别的不愁,就是这孩子死活不愿意嫁人,三十岁的人了,别人都当奶奶了。”

    “她要是嫁人,爹保证不小气哼。”

    朱标:“那爹你让她组建这个绿光阁和宫里的紫光阁是一起的吧。”

    “还有苏州绿光坊也是她安排的?”

    朱元璋点点头:“苏州重税,爹早就想取消了。”

    “老百姓叫苦连天,就算曾经有罪,也该歇歇了。”

    “但是苏州大量的税收断了怎么办,朝廷总不能派人去抢吧。没有税收,怎么打仗。”

    “所以,既然布匹行业如此挣钱,咱们也搞一个,这钱不能白白让别人赚了是不是,嘿嘿。”

    老朱这是要搞国企了。

    不过他又不懂经济,搞国企模式必死无疑啊。

    朱标点点头:“这个想法是好的,改明儿我在想想办法,这件事藏不住的,早晚是要大白于天下。”

    “等解决完胡惟庸,我在好好归拢一下这些生意往来吧。”

    朱元璋听后,内心大喜,这件事交给标儿绝对是最稳妥的。

    因为他发现标儿的经商头脑远胜于他,能不留污点的赚钱,比啥都好。

    “儿啊,那药你吃了吗?”

    药?

    朱标摇摇头:“没吃,这两天比较忙,对了,这是什么药。”

    “闻起来怪怪的,有一股子淡淡的栗子花,又觉得像艾草的味道,说不出来。”

    老朱笑道:“强身健体的药,补脑子的,每天晚上睡之前服两粒,第二天精神焕发。”

    “爹就是靠这个的。”

    原来如此…

    朱标将信将疑的表示:“那我晚上回去试试。”

    “我们现在怎么办?”

    老朱:“还能怎么办,微服私访,去找这个老头子呗。”

    ……

    刘府…

    “爹…你…你回来啦,娘把菜热好了,快吃吧。”

    刘清泉的儿子刘茂歪着头,一瘸一拐的替老爹拉椅子。

    他体型偏胖,右腿残疾,还有痴呆,但是心地善良,曾经有过一妻,却因为在怀孕时,长时间营养不足,最终一尸两命,难产而死。

    其实那个女人是不用死的,当时很多人都给刘清泉送些补给,金钱,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理由是君子坦荡荡,不接受他人之食。

    很多人还夸赞他像竹子一样气节,为此他还特意改字为刘青竹,号南阳居士。

    这是在蹭诸葛亮的名。

    刘清泉“嗯”了声,理都没理脑瘫儿子,便坐了下来。

    没想到刚坐下来,一屁股弹了起来。

    “这是谁干的,谁干的。”

    “岂有此理啊。”

    八仙桌上是三碗白粥,一盘子咸菜,半颗咸鸭蛋。

    母子二人看不出哪里有问题:“夫君,出什么事了?”

    “啪…”

    刘清泉一个耳光甩了过去:“你干的好事。”

    “我记得早上还是一整颗咸鸭蛋,怎么到了现在只剩下半颗了?”

    “是不是你和那个孽畜偷吃了,日你娘的,你怎么不去死。”

    其妻王氏捂着发烫的脸,委屈道:“夫君,不是这样子的。”

    “如今天气热,您的那颗咸鸭蛋已经两天了,每次只吃一小口,午时我发现已经臭了。”

    “没办法,只好剔除去一部分,我们没有偷吃啊。”

    刘清泉一听更加恼怒:“还好嘴硬,大好的粮食就被你扔掉了?”

    “那颗鸭蛋可是三文钱啊,你怎么那么败家么,还不如死了算了,几文钱的东西说扔就扔。”

    “老爷我一个月俸禄才多少。”

    “世人都知我在詹事府教书,可谁知道我一个月才多少贯钱,这每个月的房租,吃喝,仆人各项开支,早就入不敷出了。”

    “如今让你们两个畜牲喝白米粥,吃咸菜,真是亏死了。”

    “这白米都快五文钱一斤了,要吃死老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