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再见于先生 » 第22章:绑架(五)

第22章:绑架(五)

    “云阳姐姐……”

    昏睡中的于永泰喃喃着,他的脸颊滑过两行泪。

    “云阳姐姐,小漓姑姑……”

    这两个名字交替在眼前伸缩,闪现,他的头疼欲裂,似乎是有东西要冲出来一样,就象当年那样。

    ……

    随后,又来了几个人,把他们这几个没吃药打针的孩子连拉带拽地弄了出来,把他们带到一个屋子里,分别有两个好象是男仆,女仆的人,他们被分成了两拨,被脱光了衣服,又由男仆和女仆给他们使劲用水管子冲洗,又被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但一看就是日本孩子的服装。

    看着整个被换了模样的五个孩子,这才被人带到一间餐厅。

    此时,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各种食物。

    “孩子们,快过来吃吧!”

    这时,走进来一位穿着日本和服的老头子,花白的头发竖立着,好象是怒发冲冠的样子,但看上去应该很慈祥吧?当然,这是问号,原因是,这日本人(也应该是个日本人吧,因为他穿的是日本和服),脸上却戴着一个银色面具,遮住了他整个的脸,只露出一双眼睛,鼻子,和嘴巴。更令人奇怪的是,他居然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还是纯正的京片子,连张云阳这个虽然是出生在北平,但父母却不是北平人的人,都自愧不如了,因为她的口音里略带着一点父母常说的湖南味。

    这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呐?

    于永泰望着他的眼睛,五个孩子也一起抬头看着他,眼神都有些畏惧。毕竟这些都是不满十岁的孩子,最大的张云阳也才只有八岁。而且这些天,他们眼见着白天和他们还一起说话的小伙伴,第二天就死了,还被抬出去埋了吧。现在他们还能保持不哭,腿不发抖地站在这里,已经算是孩子们中的佼佼者了,尤其是张云阳和那个才来的小男孩,还站在这几个孩子的前面,类似保护其他孩子的意思。

    这老者率先落座,端起一杯水,银色面具下,嘴角还带着貌似慈祥的笑容,一口气把杯子里的水喝干了,才说道:

    “孩子们,不要害怕,来到这里,就是回到了你们自己的家,来,孩子们,欢迎回家!”

    五个孩子中,也就是张云阳的年龄和胆子最大了,除了于永泰,另外三个孩子也是都看向张云阳。

    张云阳率先拉着最小的于永泰坐下后,那三个孩子也相跟着坐了下来。

    这个出现在五个孩子面前的老者还真的是日本人,其实本名叫山口太一郎,在北平的公开身份是中日合资济和医院的日方院长。早年曾经留学于德国,尤擅长脑外科手术,被誉为脑外科专家。但不为人知的还有,他还极为热衷研究生物和化学,据后来获得的情报所知,他还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化武器研究,甚至可以说,是主要参与者,因为,医院是最好的掩护工具。

    另外,山口太一郎还有一个秘密,他还是一名忍者,这个身份恐怕就是连济和医院的日本同仁,甚至是军队的人都不了解,只有日本特高课的高层和国内皇族内部才知道这个最高机密。

    山口家族效忠于日本天皇,所以,他手下还有一支专门执行高难任务的组织“水蛭”,其名不言而喻。

    不得不说,山口太一郎自身的能力超群,但是因为出身有点低,让他始终内心最深处感觉有点卑微,这可是不可言说的秘密。

    偶尔的一瞬间,山口太一郎会露出了狼一样的目光,闪露出绿幽幽的阴森。

    恰巧于永泰一抬头,猛地看到山口太一郎的这道目光,他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哆嗦。

    …………

    东于庄的村口

    兄弟俩眼见离得于振海远了,于振铎才停慢了脚步,他扭头看着于灏明说道:

    “三哥,不是我信不过老五,只是我觉得你说到日本人,我就想起老五近些年在警察局,并没有多大的建树,却连升到了副局长,三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是因为他和他岳父都投靠了日本人,日本人才给他撑腰。如果真涉及到了日本人,我不会让老五参合进来。具体原因我也说不好,我只是有一种预感。”

    于灏明愕然,但是他绝对不会相信于振海会参与到这里面,因为,毕竟他们的父亲是打折了骨头还连着筋的亲兄弟。

    他不以为然地挥挥手:

    “振铎,应该是你多心了,昶儿毕竟也是他的堂侄。好了,北平那边就得你费心了。你三嫂子眼看就要生了,我考虑再三,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坐镇东于庄,让你三嫂跟着你去北平,既照顾你三嫂子,有事你也好有个人商量。”

    “好,我也这样想的,正想和你说呢。”

    这哥俩又谋划了半天,这才匆匆地回到了四合院。

    此时的于家大院里,聚集的人群此时已经散了,只留下于光良老哥仨几家。

    于老太爷和两个兄弟坐在炕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二奶奶和三奶奶劝慰着已经哭红了眼的于老太太。

    另外那几个年轻的妯娌,也在安慰着焦虑中的张秀莺。

    于振山的媳妇刘淑琴,扔下最小才满周岁的女儿让十五岁的大女儿照看着,她手脚麻利地亲自下厨煮了几碗肉丝,让一直忙碌得没空也没心情吃饭的于家人勉强填饱了肚子。

    于灏明把二叔和三叔两家老人送走,又打发走了堂兄于振山两口子和堂弟于振海,最后,只剩下他们这一大家人。

    “秀莺,你收拾一下,连夜和振铎去北平。我们怀疑昶儿已经被拐去北平了。为了不打草惊蛇,我留下来,和大哥坐镇东于庄。你去也好照顾婧秋,当然,你也是替我照顾婧秋,有你在,振铎有事还能有个商量,我让你大哥也派人过去帮你们忙。”

    张秀莺见到丈夫回来,她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她点点头,转身进里屋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坐上了于振铎的汽车赶往了北平。

    这一夜,她仿佛经历了半个世纪,这时,她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

    只是,过了二十年以后,当她的儿子痛苦不堪的时候,她已经忘记了这时候夫妻之间应该有的那种默契和扶持,她有的也只剩下了大家长的所谓尊严。

    也许,这是那个时代每个大家长都会做的吧?因为那个女人给这个家族生下了传宗接代的男丁。

    看到这儿,于永泰感觉看不下去了,他起身来到酒柜,找了一瓶度数不算高的法国红酒。

    说来惭愧,他的酒量在前世就不好,而且酒品还差强人意,一喝多了点,他的话就有点多,这经常让他感觉很难为情,因为,一喝多了,就怕来个所谓的酒后吐真言。

    今生的他,却依然酒量不佳,但酒品却是很好了,喝多了不再是话痨,而是会选择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