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再见于先生 » 第122章:奇遇

第122章:奇遇

    于永泰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中,甜蜜蜜地恋爱着。

    他与左倾约好了,一周一封信,每隔两周约会一次,上午天亮后,于永泰就去她们学校大门口接她,两人再一起共进早餐,再商讨一天的活动。

    不知不觉中,时间就到了五月。

    清晨,起床后就匆匆骑着自行车赶到协和医学院门口的于永泰,远远地就看见一个身穿白色衣裙的倩影伫立在朝阳下,初起的霞光映衬着她白皙美丽的脸庞。

    于永泰看呆了,停车,手忙脚乱地摘下背着的画夹,他庆幸,和左倾出去游玩,携带画夹和画笔已经成了习惯。

    一挥而就,一幅曼妙的油画很快跃于眼前。

    左倾知道他来了灵感,所以一直静静地站着,俨然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模特。

    终于,于永泰最后一笔完成了,他眼里全是骄傲的小星星,闪闪发亮。

    他挥手叫左倾过去,两人的脑袋凑在一起欣赏着。

    时间好像是停止了,蓦地,于永泰鼓起勇气,侧头在左倾的腮边落下轻轻的一吻。

    之后,于永泰的脸倏地似血一样地涨红了,他赶紧把油画放在身边的椅子上,掏出手帕擦着自己沾了颜料的手。

    看到他慌乱的动作,左倾甜甜一笑,伸手抢过手帕,细心地给他擦干净了手。

    一缕晨曦正好落在她的头上,映得她的脸颊似粉色桃花,她虽然现在只有十四岁,却已经有一米六五以上了。而于永泰恰恰比她高出了多半个头来,低头,正好看到她鼻翼上那颗小小的痣。

    北方五月的清晨,还是有点清冷,她的小手冰凉,被于永泰反握住。

    于永泰的手不知不觉中环上了左倾纤细的腰,两人静静地伫立在慢慢升起的日出下,直到于永泰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这才打破了二人的平静。

    左倾背起画夹,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于永泰沿着街道,慢慢地骑行着,很快,就骑到了一家卖豆汁的小摊位。

    开始,无论是渝星生活的于永泰,还是作为土生土长在天津卫郊县的于永泰,并不习惯豆汁的怪味道,喜欢喝豆汁的是左倾。但不知道怎么的,陪着左倾吃了几次,舌尖上的味蕾突然间复活了般,感受到了豆汁的精妙之处,他开始也爱上了喝豆汁。一大碗的豆汁,他会喝得一滴不剩,再配上油条或者小笼包,那感觉和紫禁城里的爱新觉罗家没什么区别,嗯,不,还是有区别的,比他们能更方便地喝豆汁。

    左倾喝起豆汁很文静的,没有于永泰那样大口的吞咽声,而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静静地,一点声音都没有,甚至都听不到她的咀嚼声,一看就知道出自大家庭的教养。当然,不能说于永泰没有教养,只是,于光良,甚至于灏明,都没有那种贵族意识。而左家,却是延续皇商世家的传承,在清朝时,家族中的男孩都是要去宫里伴读,女孩从小都有宫里的嬷嬷来教习。

    左倾还在静静地喝着豆汁时,一个身着灰色长袍的中年男子踱着悠闲的步子走了过来。

    老板一看见这位先生,顿时喜笑颜开,一边给其他客人拿着食物,一边招呼道:

    “梁先生来了啊!孩子他妈,梁先生来了……”

    “哎,知道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在灶房里回道。

    不大一会儿,一个打扮利索的中年女人端着一碗豆汁,一个小簸箩里还装着一屉小笼包,脚步轻快地走到那位先生的桌前:

    “梁先生慢用。”

    “好的,你去忙吧。”

    那位梁先生微笑着对女人说,然后低头开始吃他的早餐。

    于永泰听到老板叫那位男子“梁先生”时,神色就有点惊奇,再仔细瞧了几眼,心情很是有些激动。

    左倾看他那激动的样子,也瞅了瞅那位梁先生。

    她也马上认出来,这位梁先生就是报纸上经常报道的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教授。

    于永泰作为新生入学时,梁先生作为北平大学建筑系的客串教授,在他们的入学典礼上讲过话,然后就离开了学校,全身心地投入到古代建筑的研究工作中了。

    从入学那一天起,于永泰就把这位人称“近代建筑之父”的梁先生当作了偶像,以他为榜样,全心全意地热爱上了建筑事业。

    梁先生很快地用完了早餐,起身也没付款,直接就走掉了。

    这举动,雷得于永泰半天没有合上嘴。

    他思索了片刻,起身走到那老板面前道:

    “老板,这是刚才那位梁先生的饭钱。”

    那老板很惊讶,看看他手上的铜钱笑了:

    “小伙子,不用的,这位梁先生在我们这里都是月结的,每到月底,梁太太都会过来付清的。”

    听了这话,于永泰的脸腾地就通红了,他很羞愧,居然妄自揣测了梁先生,亵渎了梁先生的人格。

    于永泰的心情被自己搞糟糕了,这一天,他很少说话。

    左倾理解他的心情,也不苛求他,于是,俩人买了些吃食,拎着去了市图书馆。

    图书馆是于永泰和左倾最喜欢呆着的地方,静静地,偶尔两人同时抬头会心一笑。

    泡了一天图书馆的于永泰和左倾,感觉到肚子饿得咕咕叫后,才满大街地开始找吃的。最后还是选择去吃烤鸭,那是北平的特色,于永泰已经有时候没吃了,一想想,馋得他差点没流哈喇子。

    五月的天气已经渐热,晚饭后散步的人们也多了起来,尤其是老北平的胡同口更是热闹了。有下棋的,有拉二胡的,也有说书的,甚至还有带着一堆零食带着小板凳坐在胡同口看热闹的老人家和小孩子。

    吃完烤鸭,于永泰拉着左倾也漫步在胡同口。

    “永泰,你看,那是谁?”

    视力极佳的左倾走着走着,一眼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梁先生?”

    于永泰举目,一位穿着一身白色唐装的男子,正手提着一个紫砂壶在冲茶,他欣喜地叫出声来,但是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声音。

    听到有人喊,正坐在石凳上品茶的梁先生抬起头来,眼前一亮,一对颜值很高的帅哥美女已经站在他面前了。

    他感觉这二人有点面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到过。

    “你们是……”

    梁先生很是平易近人,并没有因为这是两个孩子而怠慢他们。

    “梁先生,我们早上在早点摊上见过您的,不过,我是北大建筑系的学生于永泰,在入学典礼上,您给我们讲过话的,老师说过,今年您会给我们来上课。”

    “哦,原来,你是我的学生啊,来,坐……,坐……,小姑娘,你也坐。”

    梁思成招呼着二人坐下,又夹了两个杯子烫了,冲了茶放在他们面前,搞得这两人诚惶诚恐的,甚至于永泰的手都是抖的。

    左倾淡淡地笑着,在石桌下,轻轻地用手握住于永泰的手,这才让他镇定下来。

    梁思成眼尖,瞧见了左倾的小动作,笑了一下,不由自主地他想起了和妻子相识相恋的场景,所以,他特别能理解眼前这对年轻人。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学建筑啊?”

    梁思成扶扶眼镜,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学生。

    于永泰虚岁十八,虽然长得挺高,但明显还未脱了稚气,正是学习上进的好时候。嗯?他的背后背的什么?

    梁思成是位专业人士,当然知道他背的是画夹了。

    而建筑事业的基础,也正是必须有绘画的扎实功底,可见,眼前这位青年,也正是如此。

    看着他,梁思成仿若回到了往昔岁月,回忆起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只是,于永泰的回答没能让他满意,于永泰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建筑,当初报考建筑系,只是感觉建筑比美术实用而已。”

    这个答案让梁思成很是失望。

    只是,时光匆匆一眼,他们交谈的时间很短暂,于永泰必须按时把左倾送回学校,因为左倾她们的宿管制度很严,每晚到了规定时间要点名的。

    匆匆一别,于永泰再见梁思成教授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