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琦,匡扶汉室 » 第六章 扬名【求追读】

第六章 扬名【求追读】

    由于新年的缘故,誓师大会出征日子也被刘表所推迟。

    新年刚过,随后迎来的便是一年一度招贤会。

    这是刘表定荆襄后所创。

    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初的春季于襄阳城郊创立会场,邀荆州境内的豪族、寒门子弟聚拢比拼学艺,招募贤才,好为地方官吏提供储备人才。

    直到听闻了这事的刘琦方才决定不再低调行事,向便宜老爹请求出席会场。

    反正马上就要南下了,他也不再那么担忧蔡氏了。

    这日,风和日丽,微风拂柳。

    本就热闹非凡的襄阳更是喧嚣不已。

    城郊,车水马龙声络绎不绝,车辆、士人云集。

    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荆州各个家族自然都有望子成龙之心,如今招贤会开启,南郡、南阳,江夏等地的青年士子才俊们都齐聚而来。

    “从兄,今日的襄阳当真隆重万分啊?”

    “平素的襄阳城商贾云集,我觉得已经够热闹了,可与今日的士子齐聚,却仿佛微不足道。”

    “那是自然,父亲平定荆州后,就爱民养士,大兴教育,开立学官,遍寻儒士,又令宋忠等大学者撰写《五经章句》,以致荆襄文风盛行。”

    “有此盛轨,热闹喧嚣不足为奇!”

    提起这事,刘琦内心深处还是颇为推崇便宜老爹的,虽说他原史上坐拥江、汉却选择不思进取,只图自保。

    可在大兴教育上,刘表的确是不遗余力,而且影响深远。

    可以说,荆楚之地大批名士、士子都是受这浓墨的文风所渲染出来,后来人才相继被曹刘孙三家所瓜分。

    如今的刘琦头巾裹发,身席素色儒袍,面若朗星,相貌堂堂。

    至于从旁跟随的从弟刘虎则一袭战袍,毕竟他一向尚武,对于儒士服并不感冒。

    对此,刘琦也不强求,他此番身着儒服,亦是为了向荆州士人子弟传递一道信号。

    他很推崇儒士,也乐意融入其中。

    此番他就是为了扬名,才竭力争取参加招贤会。

    刘琦深知,古代并未有互联网,想要名扬海内,就离不开士人间的宣传。

    似三国时代所谓的“月旦评。”

    荀彧,被评为“王佐之才。”

    曹老板,亦曾被汝南大儒许子将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还有诸葛亮,庞统被庞德公,司马徽等人捧为“卧龙凤雏”之称。

    这都是士人间相互邀名的手段罢了。

    想要扬名,就得德高望重的大儒吹捧。

    刘琦此番就是为了融入这个圈子,至少要名扬荆襄。

    他可不敢马虎大意,未来荆州将会到来一个魅力100%的魅魔,他要是不趁早提名望,到时候荆楚人才怕是争抢不过。

    一路所过,沿途尽是高门子弟在相互攀谈,这让刘琦愈发感触颇深,“这时代的寒门子弟果然是难以出头了呀!”

    抵达会场,只见四周甲士林立,把守四方,中间围着一架架拼接而成的案几,上方摆放着瓜果、热茶,想来是提供给士子们的。

    刘琦旬眼望去,自家便宜老爹今日头戴进贤冠,身着赤黑儒袍,穿戴极其重视,从旁则林立着蔡瑁,蒯越等官员,以及诸多儒士居于上首的凉亭之中观侯。

    细细打量一番,以他长公子的身份自然也是可位列凉亭内观士子们唇枪舌剑的,但他此番本身就是为了融入圈内,遂是拉着刘虎入了会场其中一席落座。

    不一会儿,三三俩两的青年士子们相继奔至会场内,微微而坐。

    眼瞧着会场人数逐渐宾朋满座,此时上首的刘表方才昂然立起,目视着会场,颇有威严的高声道:

    “今日,我荆襄一年一度的招贤盛会再度来临,诸位子弟能前来参与,本侯深表荣幸!”

    “诸位今日可就治国理政,吟诗作赋或是兵书战策,甚至天下时局大加探讨。”

    “待结束后,本侯将酌情提拔表现优异者,出任地方父母官。”

    一席掷地有声的话音吐落,会场顿时就热闹起来。

    众人躬身微坐,各自畅谈起来。

    刘琦翘腿而坐,毫无礼仪拘束可言,面上时刻带着微笑。

    “哦?这不是刘荆州爱子吗?”

    “久闻刘荆州礼贤下士,颇懂礼仪之道,怎的长公子连坐姿都如此随性,不尊礼仪之道与蛮夷何异?”

    “长公子有何脸面参加今日士林盛会,怕不是凭借身份混进来的吧?”

    这话高声吐落,原本还在畅所欲言的诸青年士子们瞧见都不自觉的闭上了嘴,会场顿时陷入一片寂静无声之中。

    无他,说话这人乃是蔡氏旁系子弟,名讳为林。

    凭蔡家在襄阳的影响力,也无人胆敢招惹。

    刘琦一瞧,神色顿时不善起来,“呵~咱还未招惹谁,就有人欺负上来了?”

    闻言,他可不会惯着这人究竟何身份,直接怼道,“哟,汝乃何人,在本公子面前咋咋呼呼?”

    “怎么了,州牧之子又能如何?吾家叔父可是镇南将军府军师兼任南郡太守。”

    闻言,蔡林是没想到刘琦竟然敢直面对峙,他不由是面露冷色,直接自爆后台以势压人。

    可谁料刘琦冷哼一声,却压根不吃这套,回道,“哦?蔡家子弟,敢问一下,这荆州究竟是蔡家之荆州,还是大汉的荆州?”

    “吾乃汉室宗亲,如何行事可须尔来说三道四乎?”

    他早已与蔡瑁势同水火,如今对一蔡家旁系子弟的挑衅压根不放在眼里,直接怼了回去。

    这话直怼得蔡林脸色涨红,一时无言以对!

    么办法,刘琦占据了道义制高点。

    如今虽然大汉影响力日薄西山,地方豪族做大,可汉室却依旧存在,即便蔡家在荆州势大却依然不敢蔑视朝廷。

    若不然,术爸的前车之鉴可还摆在那呢。

    眼瞧这人被怼得哑口无言,刘琦内心深处也一阵畅快,随即他所酝酿的扬名策略也呼之欲出,故作高声道:

    “既然尔质疑本公子的才干,那咱们来比试一番如何?”

    “哦?长公子欲比什么?”

    闻言,蔡林冷笑,面露自信道。

    他可是听过传言称刘琦一向饮酒作乐,不习诗书。

    比才干?那不是以卵击石?

    “就比对天下时局的分析,如何?”

    刘琦早有准备的回应道。

    “哈哈哈~~”

    话音落下,蔡林瞬间大笑起来,“长公子可否在说笑,与我比试天下时局的看法?”

    “当然,我若输了,任由阁下提条件,但汝输了,就要当众与我赔礼道歉。”

    刘琦一脸自信的说道。

    “好,我应下了。”

    蔡林颇为洋溢着笑容,丝毫不将其放在眼里,应道。

    “谁先来?”

    “让汝先来!”

    刘琦翘着腿,一脸无所谓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