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琦,匡扶汉室 » 第九章 横江中郎将【求追读】

第九章 横江中郎将【求追读】

    这日,襄阳城郊,人山人海,江水清澈却又微微流动发出潺潺水声。

    南郊。

    一支甲胄于身,手执利器的将士列阵而立,四周草长莺飞,春意盎然。

    刘表今日破天荒的换下儒袍身着戎装,尽显英武之气,领着一帮僚属快速奔向将台上。

    其中自然包括了同样身穿战袍,腰旋佩剑,英气十足的长公子刘琦。

    一行人很快登顶将台上,傲视全军。

    刘表遂是先行上前,面露严肃之色,厉声致辞道,“诸位将士,想必江南战事不利,叛军猖獗一事汝等都已有所耳闻吧?”

    “为今之间,本侯将命长子琦统率汝等南下平叛,万望诸位能奋勇杀敌辅助其建立功勋。”

    “待叛乱平定之日,便是本侯论功行赏之时!”

    一席话落,下方迅速吼声如潮。

    “将军威武,威武!”

    众兵士各自高举利器,呼啸着。

    话落,刘表侧首眼神示意一旁的刘琦上前讲话。

    毕竟,军旅之中可非儿戏!

    他也想看看自己长子是否有驾驭麾下这帮兵士之能。

    刘琦深吸口气,缓缓拾步上前。

    目光远眺下方列阵而立的各部军阵,弓弩与刀盾间的交融,长枪兵屹立其中,紧密而又错落有致,气势勃发。

    他内心深处陡然是心生些许紧张之色,似是闭目沉吟许久。

    诚然,蔡瑁的确没有滥竽充数,故意给他弱兵。

    当然,这并非是他好心,而是刘表特意强调,要是他还是挑选出新军,那欲借刀杀人的用意也太明显了。

    刘琦前世今生都未统御过将士,陡然要统领一帮军队,心情有所忐忑亦是在所难免的!

    好半响后,刘琦似是心绪平复下来,遂看向众将士,语气间学着前世看过的演义里张飞那般喝声高吼道:

    “将士们,本公子很荣幸此番能与诸位一起南下平叛。”

    “军旅之中,强者为尊。”

    “本公子无功名于身,恐怕如今军中便有不少人不服于我统领,便只说一句……”

    话落至此处,他神情间亦是激荡起来,高声道:“本公子今后的时日里定会让诸位将士见识到我的统兵之才,领你等扫清江南叛贼,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好,”

    “公子威武,吾等愿随。”

    短短两句话,顿时就调动起了麾下将士的情绪。

    刘表静待一边,默默观察,眉目间时而点头又时而赞许。

    显然对于其子激励将士的手段颇为满意。

    不过,一侧的蔡瑁暗自盯凝着刘表的神色变化,神情隐隐不善,暗暗道,“这小子看起来还真有几分手段,要真让他侥幸平了叛乱,怕是会愈发受姊夫宠幸。”

    “那样将会对扶持刘琮极其不利,看来为了免除后顾之忧,此番南下途中必要除掉他了。”

    他暗自思吟着,亦无人知晓内心深处的想法。

    将台上,刘琦话落后又思索一番,再度郑重道,“但正所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

    “既然汝等日后将归于本公子掌管。”

    “那吾先约法三章,还望诸位务必遵守,若不然,军法从事。”

    此话落下,刘琦神色顿时严肃起来,厉声宣布道,“第一条,擂鼓而不进者,斩!鸣金而不退者,斩!”

    “第二条,战斗间缴获战利品私藏不交公者,斩!”

    “第三条,擅自劫掠、屠戮民众,践踏良田者,斩!”

    “以上三条,乃我军底线,若谁敢触犯,定斩不饶。”

    一席无比激昂的话语宣布下来军令后,刘琦方才感到长舒口气,他这时才觉得,督率一军当真并非容易事。

    而他之所以定下这数条军令,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三国乱世,诸侯之中大多军纪败坏,祸害乡民。

    其中以曹操的青州兵为最,劫掠城邑,城破屠城皆是家常便饭。

    固然,劫掠百姓有助于刺激将士的战意。

    屠城亦能威慑敌军,令其畏威而不敢抵抗。

    但刘琦始终认为,这不过是短期之策,一旦放任屠城、劫掠之事那便再无回旋的余地。

    后续祸患将贻害无穷!

    原史上的曹氏下达过指令,围城而不降者,城破之日必大肆屠戮,此举纵然能令接下来的城池因畏惧下举城归附。

    但在后续的数十载间,中原之地都不得安宁,乱民频繁发动暴乱,致使州郡不稳。

    故而,如今刘琦吸取教训,决议从刚起兵开始就要灌输全军遵守军纪,不屠戮手无寸铁之众的理念。

    话音落定,麾下众将士面色严肃,都高声领命道。

    周边一众幕僚都微微点点头。

    特别是支持长刘琦的北方士人们眼神里都流露着满腔的喜色。

    这才是长公子应有的气魄。

    反是荆州一派中人,大都神色不悦。

    宣布完军纪,刘琦遂才面向其父刘表面露郑重之色,拱手高声道,“父侯,孩儿已经做好随时开拔的准备,还请您下令!”

    “好,吾儿英勇,本侯甚慰。”

    刘表听罢,迅速上前高吼着,“不过,南边叛军强势,恐凭这点军力还不够,本侯封赐刘琦为横江中郎将兼任督军一职。”

    “待抵达江南后,可督南方之兵平叛,并自行募员两千。”

    “孩儿谢恩!”

    此言一出,刘琦顿时喜出望外,拱手拜道。

    封军职横江中郎将,他觉得不算什么,自行募兵两千,这就很关键了呀!

    这等于是授权了刘琦自行扩充部曲的权利。

    对于此举,刘琦也心知肚明其用意,恐怕自己这便宜老爹也担忧蔡瑁会暗中使绊子,会让南方之兵不接受调遣,故而才让他自行募兵了。

    “听闻阿虎也欲跟随你南下,此事属实否?”

    随即,刘表又侧首相问道。

    “不瞒父侯,阿虎自幼习武,早有上阵杀敌之心,还望您成全。”

    “可!就让阿虎担任你副将吧。”

    “多谢父侯【叔父】。”

    指令传下,刘琦、刘虎兄弟俩同时高声拜谢道。

    紧随着,刘表大手一挥,朝着下方高喝道,“将士们,出征,本侯于襄阳等候你等的凯旋消息。”

    而趁刘表誓师的短暂功夫,刘琦则是悄然将伊籍拉到一旁低声密谋了一番,遂才下了将台往军阵中奔去。

    各部将士缓缓奔往岸边码头登船,沿途周遭士民皆奉上瓜果蔬菜欢送。

    荆襄百姓都能知晓,是刘表的治理下,荆州各郡才能承平已久,安居乐业。

    若是令叛军杀来,恐荆州也会如北方大地那般陷入战火纷飞之中而民不聊生。

    随着刘琦加入军阵中,领众而行。

    此刻站在将台上的蔡瑁目视刘琦率部离开,眼神冷冽,面色透着阴狠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