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别偷我纸! » 第四十六章 宋怀义登场

第四十六章 宋怀义登场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我成主帅了。”

    杨瑞祥此时深刻地体会到诸葛丞相,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了。

    同样的事落到自己身上,杨瑞祥很无助,十分无助。

    【诸葛丞相,借我点谋略,十分之一就行啊】

    杨瑞祥自然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眼下的处境必须面对,可是自己这个赶鸭子上架的军师,又被强人所难的推上代理主帅的位置。

    尽管十分懵逼,但三军重担确实压在了杨瑞祥肩上。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将官们,他知道这些人指望不上了,于是他绞尽脑汁地思考应对方法。

    【投降,是不能投降的,就算别人能投,我不能啊,二狗子对我肯定是恨极,投降当晚就得杀我,虽然我要是抓了他,也会立刻杀掉就是了。】

    【逃跑,是不能逃跑的,就算逃跑成功,也就是多活一段时间,等两方势力决出胜负,都肯定不会放过我。所以必须得打下去,还得打赢】

    现在的局势对洛阳方面很不利,如果再来一场大的败仗,第一次长安攻防战就彻底失败了。长安的实力会迅速膨胀,而达到与洛阳总实力相当,甚至超越洛阳,也是有可能的。

    “此次作战,是我与北侯谋划之败,战后自去领罚。与众将无关,诸位忠于职守,奋勇杀敌,有功无过。”

    先安抚众将,自己拦下所有罪责,并推一半给郭开,让众将安心,免得他们起什么心思。

    今天是讨论不出什么了,杨瑞祥让他们退下,好好安抚将士,全军警戒,轮番修养。

    不知是为了心理安慰,还是病急乱投医,杨瑞祥下令工匠赶制大量连弩。他想着,如果被敌军突袭,即使自己人数劣势利用连弩火力压制,也能给自己争取逃跑的时机。

    未思进,先虑退。

    给自己拉车的马匹,也全都换成杨瑞祥所能挑选到的最好的骏马,去任何地方都带着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以及张采薇。

    就在杨瑞祥苦思活命之计的时候,有一个人悄然登场。没有通报,没有阻拦,此人径直进入大营,来到中军营帐。

    他就是大虞军方最知名的人物,也是先帝亲赐,卿子冠军,大虞第一军师,人称智囊的太子少傅,宋怀义。

    杨瑞祥当然没见过宋怀义,但是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仿佛遇到了救星,杨瑞祥不顾形象,没有穿鞋,光着脚就快步走出营帐,高兴地说:

    “先生来了,大事成矣!”

    并请他入座相谈。

    杨瑞祥本以为宋怀义要么是诸葛丞相那种儒雅文臣谋士的形象,要么就是周瑜那种羽扇纶巾的儒将形象,没想到都不是,只见那宋怀义:

    不惑之年,身高七尺(一米七八),体态略有发福,皮肤白净,穿衣也与同时代的人不同,上衣下裳都是以白色为主,而且比较宽松。近看,脑袋比例较常人略大,脸型酷似吴彦祖,只是肤色更白。谈吐儒雅随和,不急不躁,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至于性格,杨瑞祥很想借用黄盖评价周瑜的话:“与怀义相交,如饮甘醇,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简短的谈论后,杨瑞祥了解到:

    宋怀义料到,如果洛阳军此次攻打长安城,一旦失败,则天下大乱,各诸侯起兵混战,中原将战火纷飞,黎民百姓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实在不愿看到如此情景,特来相助一二。

    “先生用茶,当下局势,不知先生如何处置啊!”杨瑞祥亲自奉上一盏茶。

    “我只是来辅助军师的,此次无官无职,算是给你做个谋士,谈不上处置。一切自是你的安排,你的决策。嗯,不错,好茶。”

    宋怀义表明自己的立场,他不是二皇子的敌人,也不是洛阳方面的人,他代表的是普通百姓,来此只是阻止战乱蔓延,不是针对任何一方势力。

    “先生高洁,我的明白,还请先生不吝赐教,挽狂澜之既到,济黎民于倒悬!”

    宋怀义听到杨瑞祥明白了自己的立场,也不怠慢,来到沙盘前,迅速地为杨瑞祥分析局势:

    渭水以北,两万长安援军,都是世家大族或勋贵家族从自家庄园拉起的农民,平时种地,有些力气,但绝对不是精锐军队,不必忧心。

    长安城,天下大城。此次西帝集结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天下没有比长安更坚固的城池了,没有比长安更能彰显他正统地位的城池了。

    所以他绝不会放弃长安,既然他不会弃城而走,就没必要围三缺一,应该集中兵力,攻于一处。

    听到宋怀义的分析,杨瑞祥表示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之后宋怀义为杨瑞祥制定了一套作战计划,杨瑞祥觉得此计甚好,欣然采纳。

    当晚二人同帐而眠,第二天他们出入相随,言谈甚欢,情好日密。

    贾文武等不悦,杨瑞祥解之曰:“我得到先生的帮助,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你们不要再说了。”贾文武一行乃止。

    当日见过宋怀义到来的士兵,都被杨瑞祥集中看管起来,并严令他们保密。

    杨瑞祥当时是这么说的:“军中敢有泄露先生来谋者,斩!”

    两天后,在得到洛阳方面的一万后续部队抵达潼关,翌日一早,杨瑞祥就以代理主帅的身份下令:

    全军集结于长安以东,高举旗帜,高声擂鼓,明目张胆的聚集;

    原来的营地中派少量的部队,每天夜晚出去,白天回来,也是大张旗鼓,假装援军到来;

    在长安城外修建新营寨,做出要进攻的架势。并且把所有的蹶张弓兵集中起来,布置在后营之中;

    后军一万部队后撤,潼关留少量驻军。

    当天夜里,杨瑞祥召集各将官,发布作战命令:

    参与之前攻城战斗的一万败兵驻扎左营。并且告知卒长及以上将官,一旦队伍溃散,领军前往蓝田方向,重新收拢部队;

    一万精锐驻扎右营。严令将官加强巡逻,没有命令,不许主动出击,违令者,虽胜尤斩。待中军大火起,全军冲向长安城东门,遇敌杀敌;

    一万部队后撤,驻扎渭水南安,做防御北方援军状,不论敌军是否渡河,天亮后火速向中军营帐冲杀回来。

    剩余一万五千人,由杨瑞祥亲自率领,驻扎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