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军权天下 » 第六十七章:沈阳城外定军议

第六十七章:沈阳城外定军议

    古中国将领用兵,历来讲求‘以正合,以奇胜’,决死之时列堂堂之阵,内含变换战术,这个奇字并非是出奇兵劫粮道之类的投机取巧。

    李秉诚不一定有什么变换战术,但他的堂堂之阵却比杜文悍更有功底,一方面这家伙麾下有罗一贯、陈策、童仲揆、戚金等当世虎将,另一方面就是李秉诚本人惯爱琢磨军阵。

    天启元年以来,沈阳城两经大战,城墙多有损坏,此时的沈阳城远比陈策、童仲揆助援时更加不堪守御。李秉诚率本部中军驻营于沈阳西面的河流冲击平原与林丹汗的蒙古骑兵毗邻。

    杜文悍、陈策、罗一贯、童仲揆四人领兵驻沈阳城西南,有守御中军侧翼的任务,另一方面更是可以看顾身后的数十座冰河浮桥。

    后金方面,除镶蓝旗驻守叆阳堡路,途遥远,未能来援以外。两黄旗六十五个牛录、正白旗十八个牛录、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镶白旗十五个牛录、两红旗五十一个牛录悉数在此,七部共有战兵六万余人,汇同科尔沁部、内喀尔喀部二部,率领十八个万人大帐四万七千余蒙古骑兵,另有抚顺驸马大汉奸李永芳、刘兴祚等领万余汉军兵马列阵策应。

    ……

    李秉诚虽军势煊赫,那纵横辽东的后金军又会弱到哪去?努尔哈赤老贼召集蒙古二部强军,意在攻略辽阳。

    杜文悍大军北上辽阳当日,便撤了驻守鞍山驿城北千山军营的全部人马,李秉诚通行无碍,随即就派遣亲信率三千精兵驻守三岔河,意在阻挡辽东经略周永春的车马。

    李秉诚投桃报李,任命杜文悍为总兵官,节制陈策、罗一贯、童仲揆三万人马。此时的李秉诚麾下,辽人为大部,并且经过多次打乱建制,已经打散了原有的上下级军头。

    大军安营后,李秉诚与众将官商量破敌计策,察哈尔部林丹汗王亦列席旁坐。

    杜文悍领着孟三儿、张凯忠等心腹并罗一贯、陈策、童仲揆挟亲兵进帐以后,满心期待这个蒙古秃瓢来几句叽里呱啦的蒙古语。

    但是,这人一口流利的辽东腔汉语顿时把杜文悍给镇住了,陈策见杜文悍表情古怪,便小声和他说道:“自弱宋立国起,直到太祖皇帝起兵,蒙古人统治了北方几百年,诸多蒙古王公贵族自儿时起便要学习汉语。”

    陈策、童仲揆二人何等敏感,麾下将领多番升迁已经与他二人平级,特别是周敦吉、张明世二人。这二人惯爱顶撞上官,为陈策所不喜,他们已经觉察出被李秉诚刻意针对,此番杜文悍前来节制三人兵马,陈策心中正是刻意结交。

    杜文悍心知李秉诚派系有意排斥陈策、童仲揆二人,但他很欣赏陈策、童仲揆这二位川军的老上司,有这一层关系在,三人关系自然非同寻常。

    两个将军在前头说话,被孟三儿听到了,这家伙与王六一样最是笃恨蒙古与后金,当即用鼻子哼声道:“北虏、鞑子没个好东西!”

    声音虽然不大,但皆在帐中诸人耳边,只见那腊肉一般脸色的蒙古秃瓢脸上闪过一丝怒色,李秉诚骤然喝道:“来人!将这裨将拖下去抽二十鞭子,如有反抗便打杀了!”

    李秉诚心有反意,此来沈阳意在驱赶建奴全据辽东镇,以此为龙兴之地,私下里正努力结交林丹汗,他出手整治孟三儿正是如此心意。

    杜文悍麾下何等人,这伙亡命徒除了杜文悍谁都不鸟,只听李秉诚话音方落,老杜身后便是十几柄刀光乍起,廖承忠、陆朝阳和虞建城三人更是从怀里摸出了火器,点燃火绳后遥遥指住了李秉诚与林丹汗二人。

    孟三儿乃是杜文悍嫡系,更是众人的生死弟兄,除了杜文悍,这天底下还没有哪家规矩能束缚他们,昔日的流民和军户早已褪去了一身瑟缩与苟且,杜文悍麾下的汉子们此时正是满心暴戾。

    张凯忠乃是杜文悍手中猛将,这人披头散发一脸的纵横刀疤,眼底那无所顾忌的狠劲与杜文悍如出一辙。他嘿嘿冷笑的将一个哨子塞进嘴里正要吹响,就被杜文悍捏着脖子推到了一边。

    如今杜文悍早已今非昔比,他先后遣了五个义子于两万大军中点选了两千人的亲卫营,这些人都是屡经血战的豪勇之士,不止甲胄兵刃优人一等,就连对杜文悍的狂热忠诚也都经得起考验。

    张凯忠脖子上的哨子便是这些人的厮杀号令……

    “李军门,末将御下不严,此番我代麾下兄弟认错了。”杜文悍笑着摆了摆手,他朝着被侍卫团团围护的林丹汗说道:“打罚就不必了,此战之后,我许林丹汗五万两银子赔罪如何?”

    杜文悍满嘴胡诌,心里也有些生气孟三儿的大臭嘴,但是厮杀兄弟又不能不维护,说几句话就挨鞭子甚至掉脑袋,实在是过分。何况杜文悍本就看不惯这些蒙古鞑子,若非需要这些人助拳,杜文悍头一个砍了这帮腥臊货。五万两银子?曹尼玛的,你有胆只管来鞍山驿试试就完了。

    “当面可是两破鸦鹘关,放火赫图阿拉的猛将杜将军?”林丹汗的破锣嗓子哈哈笑了几声:“强将手下无弱兵,此事既然杜将军赔了银子,便算了吧。”

    小插曲过去以后,几人商议军略。

    由林丹汗部下自城北袭扰后金大军侧翼,寻找战机夺营斩将,同时负责阻挡后金、察哈尔、内喀尔喀三部北来骑兵,李秉诚督帅中军强攻西城墙,杜文悍所部阻挡来自东部的奇袭兵马。这就是李秉诚的计策。

    杜文悍皱眉说道:“我与三位将军麾下皆是步兵,若后金大军自城南以重骑兵开路,轻骑随后掩杀,马军强冲步阵,我部如何抵挡?”

    上万人的厮杀场,人马广布难见边沿。若被马军囊穿两翼,战阵一乱,步卒不见牙旗,那就是数万人的混战乃至溃退。而后金骑兵有没有这个本领?很明显是有的。

    后金军中,蒙古诸头人缺乏铁器,所以重骑兵很少。但是努尔哈赤麾下八旗战兵有近两万的披甲重骑兵,这些重骑兵内着棉甲外包铁片,铁甲之上还有一层铆钉罩衣,手中皆持三四米长的重兵器。

    以杜文悍看来,光这两万重骑、四万多轻骑就够李秉诚喝一壶的,他还要抢攻城头!他的攻城部队只能做佯动部队,不可以真的死命攻城。而且,林丹汗这类枭雄人物如何能够轻信?这家伙能为了十万斤铁,数千甲胄就死光了麾下儿郎?人都死光了,他又不会御剑杀敌,要那么多铁有什么用?

    杜文悍觉得此战最大的风险,不在李秉诚本人,也不在其麾下将领,而是心思难以琢磨的林丹汗。

    最妥善的办法应当是结步兵阵掘深沟战壕,发挥枪阵火器优势,以火炮轰击城墙,待城墙垮塌攻城,沈阳自溃。到那时沈阳城中后金战兵及一应补给物资皆在李秉诚手中,后金大军反倒应该急于决战才是。这也是杜文悍和陈策、童仲揆、罗一贯此前商定的腹稿。

    李秉诚闻言道:“去年陈军门与童军门领万余步卒屡挫后金骑兵锋锐,眼下这两位正领强兵于你麾下听用,你担心什么?”

    杜文悍闻言摇摇头不再说话,李秉诚这匹夫,现在是不打算自己和后金军列阵野战了,他北面有林丹汗人马,南面有杜文悍守御,只想一心攻城。再看陈策、童仲揆二人这时也是一脸冷色。前次沈阳城战之惨烈,李秉诚怎么会不清楚,此时二人麾下却不是戚金、秦邦屏那等强横战兵,如此,这二人心中也没有胜算。

    又是一番往来计较,杜文悍兵势不如李秉诚,再看李秉诚身后周敦吉、戚金、张明世、袁建龙、邓起龙等人更是面色沉凝,心知此事已成定局。

    杜文悍回了自家营帐以后,心中推演有二。

    其一,后金军骑兵自城北攻来,林丹汗率众汇同李秉诚麾下骑将张明世出兵抵御。李秉诚本部率众攻城,此时城南必有后金步卒袭扰。此时杜文悍部攻城南,同时阻挡后金东来袭扰部队。

    待沈阳城陷,李秉诚部登城据守,杜文悍及林丹汗部围城袭杀后金步卒。

    其二,后金军骑兵自城南袭来,林丹汗率众攻后金城北城东步卒营垒,李秉诚另遣一部步卒同时随军攻打沈阳北城,如此李秉诚本部兵马一分为二,除攻城之外还要策应城南杜文悍部战守进退。

    此时,杜文悍所部五万人若能挡住后金马军,李秉诚麾下兵力优势即可在城西、城北充分轮番攻城。如果杜文悍部溃散,则李秉诚所部退路尽失,因为李秉诚大军驻兵地乃是城西河流冲击平原,李秉诚的中军将被后金大军来回冲阵,一溃千里,连逃都没地方逃。

    ……

    杜文悍将这两个猜想说与陈策听后,陈策喊来童仲揆、罗一贯二人共同参谋。

    大将罗一贯面色平静的说道:“敢问杜将军,若后金不管城南我部,悉数自城北挟步军攻略李秉诚中军本阵又如何?”

    陈策惜字如金:“北向有察哈尔部。”

    是啊,若后金大军全军自城北杀败林丹汗,那结果同样是促使李秉诚中军在平原上迎战后金数万骑兵。如此看来,李秉诚驻兵城西本就是个大问题。

    “我说的便是林丹汗被后金人马杀败以后。眼下战局,无论是林丹汗还是我部,只要一方溃败,我军就有全军尽丧的危险。”

    历史上,罗一贯就以精通兵略著称,他成功的猜到了沙岭血战前后金军的行军路线,然后报与王化贞,王化贞听信身边将领,犹豫不定,以致罗一贯统领三千兵马抵御后金十万大军战死西宁堡(又称西平堡)。

    杜文悍手下那帮厮杀汉在一旁凑热闹听着众人说话,犹如听天书,杜文悍恨铁不成钢,他转而问计于三人说道:“眼下咱们这五万人不能平白死在此地。三位将军,有何谋略?”

    罗一贯、童仲揆、陈策这三人闻言皆是沉吟,少倾,南京人童仲揆缓缓开口道:“浮桥不必守,若战败,后金骑兵众多,我等必死。所以,现在唯一的转圜空间便是夺城!”

    “若我等夺城,一则林丹汗必不会溃退,二则可取得城中给养辎重。”罗一贯点点头说道:“三则城西的十万中军亦可背墙列阵决死骑兵,城头弩矢、火铳相助并非不可一战,即使战不得胜,也可退入城中。”

    陈策这时接口道:“我等驻军沈阳城西南角,李秉诚没有让我们攻城,如此岂非违抗军令?事后定被他抓住把柄。”

    杜文悍摸着自己的大光头冷笑道:“甭管那些个,若是此番血战后,我等还有命活着,则辽东事定,此事自有我杜文悍与他分说。”

    杜文悍拍了拍孟三儿的膀子,孟大臭嘴看着自家大佬,顿时爆出一串大笑,随即杜文悍身边的一众亡命徒皆是浑不在乎的哈哈大笑,众人皆是一脸的惯看生死,满眼的横行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