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军权天下 » 第七十章:鞍山猛将独在外

第七十章:鞍山猛将独在外

    李秉诚私调大军决战沈阳的消息传回京师以后,明廷中枢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此次战况如何,疯狗一样的御史言官不停的递折子,先说李秉诚窃用兵权,再说李秉诚目无上官,最后说李秉诚行此事,犹如谋逆。

    西暖阁里的小皇帝并不在乎将军们怎么打仗,毕竟眼前的事儿都处理不完。此时,兵部尚书张鹤鸣弓着身子神在在的说道:“兵科给事中蔡思充奏报,蓟州、昌平、镇定、保定共举兵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人出关援辽,合此前京营调派的五千人马,周永春麾下共有两万人屯驻广宁,大同、宣府、延绥、宁夏、固原、甘肃应核调兵马共计四万五千,实际出兵不过四千人许。”

    天启皇帝心烦意乱,眼窝发青,两颊骨骼明显,此面相是虚耗之症,劳思伤神,肝肾亏损严重,他不耐烦的点点头道:“还有呢?”

    “援辽浙江游击袁应兆领浙兵六千停驻天津三卫不前,说是协同天津三卫兵马抵御王好贤叛军。”张鹤鸣看着天启皇帝的脸色哀叹道:“川浙兵皆为援辽兵马,如今川军将官累战身死,浙兵将官后援兵马畏战不敢出关。”

    朱由校气得嘴唇发抖,面色青黑,下令袁应兆‘不得观望’,即刻出关到周永春麾下听用。

    朱由校虽然偏好贪玩,但并非不问国事,《明熹宗实录》中亦多有朱由校为国事劳心的描述。此时,大明国事危急,他更是多番播发内库银钱提振九边士气,但他又哪知道,内库的银子出得了内库却出不了京城。

    再过三日,顺天府治下牛栏山左近一卫所营垒,此地驻扎的三千湖广兵因四个月以来无粮无饷,营中米粮已尽,军士挨饿受冻,是以炸营叛逃。和原本历史上不同,他们并不是去京城闹饷,这次他们行军方向是,天津三卫左近的闻香教叛军大营之一的沧州城。

    ……

    山东贼寇势大,赵彦与袁可立遣山东都司杨国盛、莱芜参将廖栋、乐安游击张齐、复州参将王雄、金州游击谭俊臣五将军合军四万七千一起攻打邹县,意图解围京杭运河沿线。

    哪知道,徐鸿儒竟然尽起麾下乱民叛军十二万人于邹县北部的泗水河畔列阵与大明官军死战。

    此一战,直杀得邹县左近二十里伏尸无数,泗水河十里飘红。这场大战两方无分胜负,徐鸿儒一方虽然死伤惨重,但经此一战青州府、济南府、登州府、莱阳府境内的五支大明官军却也失去了继续攻略兖州的能力。

    ……

    济南府,泰安州大明官军帅营。

    脸色铁青的袁可立脚下跪着五个昂藏大汉,只听当中一人说道:“并非将士不用命,实乃那白莲教徒皆是悍不畏死之人,每逢厮杀,一人抢刀两人擎枪,枪盾进退战法严整,怎看也不像流贼。再加上这些贼人背水结阵,两旁皆是带甲督战军士,所以这些人只得决死拼命。”

    说话的白面汉子乃是莱芜参将廖栋,他与另外四个统兵将佐前日刚刚在邹县与贼兵决战。虽然斩首数万级,但是,他们五人麾下也承受了巨大的战损,说来难以相信,若不是金州游击谭俊臣留下一个千总队断后,他们根本没办法全身而退。

    “这叛贼麾下竟如此善战?”袁可立拂了一下自己的大红官袍冷笑道:“赵彦真是当得好官呐,他巡抚山东,境内却有如此谋逆之人广结乡里。”

    登莱巡抚辖下乃是登州府、莱州府二地,山东巡抚辖东昌府、青州府、兖州府、济南府四地。此番平乱,因辽东援兵自威海卫登陆,所以是袁可立引兵督战,赵彦主管后勤。

    “此番战守不利,你等可有什么计策说给我听?”袁可立心知此时不是问责参核的时候,只好问计于五将佐。

    复州参将王雄低声道:“还请袁大人许我等就地募兵,领足粮饷,眼下贼兵势大,再募兵马最少须得练兵三个月时间。”

    此前,张启仁因为劫掠乡里被袁可立砍了脑袋,具体原因却非常复杂,一来辽东镇援兵初到威海卫,卫中军吏未补给米粮。二来远来客军常有赏银一说,辽东三卫援兵也未发给赏银。张启仁只好寻衅乡里,逮着烧香拜佛的就是一通苛责求索。是以被袁可立抓住了把柄,斩首立威。

    袁可立听闻王雄话语以后,其他将领再无发声,心知这是几人共同商议过的。但是他却并不打算许可复州、盖州两卫的援军在此募兵,辽东镇虽然名义上分属山东,但辽镇军官素来不和于登莱官员。

    只说一事,全辽东镇的首级功劳只有李秉诚一人送登莱转报京师,其他将官多通过广宁走山海关转报京师,如此已是水火不容之势。况且辽西主官眼下乃是阎鸣泰、王化贞二人,与袁可立、赵彦二人无关。

    心中计较已定,袁可立挑起眉毛说道:“本抚令下,尔等听令。着山东都司杨国盛、莱芜参将廖栋、乐安游击张齐三人就地张榜募兵,一应钱粮稍后着请济南知府配给。”

    济南知府并非袁可立所辖,众人听闻此命令都是心中叫苦,如此山东本地将佐三个还要前去拜访山东巡抚赵彦的衙门。但复州参将王雄、金州游击谭俊臣二人闻言却是一脸难堪。如此下去不允许就地募兵,难道要他们辽东将佐麾下尽数战死在山东吗?

    且不说袁可立拿捏辽东援军的小把戏,泗水河决战的影响力对闻香教的造反进程却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战,闻香教死伤近四万人,但这并不妨碍这群宗教疯子将之包装成一次大胜。

    泗水河决战后不过半月,徐州大盗宋元宝攻略沛县、开封流贼孟铁杵强占朱家寨,两方各聚豪勇数千人响应福烈皇帝徐鸿儒杀官起事。与此同时川陕白莲教徒更是多方响应,一时间天下震动。

    ……

    兖州府城,城外鞍山军大营。

    袁天野和卓砚昭一脸古怪的坐在椅子上喝闷酒,帐外五六个疤脸汉子正拉着十几个将佐在吹逼。

    “你说杜将军会不会惩治我等?”袁天野看着堂外那些聚在一起嬉笑怒骂的军官一脸忐忑的说道:“若这事遮掩不住,岂不是为将军惹麻烦?”

    话自二人来沧州说起……

    杜文悍北上辽阳在鞍山、海州一线留下了不少看顾后方的将佐。之前主管募兵的卓砚昭和早期跟着秦婉娘的袁天野就在此列。

    二人原本是奉命,领了两千新兵帮着王好贤协防沧州左近出海口岸的。王好贤这个家伙用每月一万石粮食租来这两千甲胄森然,军容严整的战兵目的是怕丢了和杜文悍交易的出海口,杜文悍心中衡量一番以后,自觉这买卖还算合适,便遣了这两支人马,杜文悍收拢了大批辽南难民,实在是太需要粮食了。

    虽然说出兵两千,但是算上辅兵、力夫、匠人车马,这一大堆闲散人员算下来,总共有将近四千人在码头下船。

    直至杜文悍大军出征之前,一线战兵团已经完成了军械换装。而数量庞大的战事缴获和破损兵甲就都没了用处,除了捡出一批最烂的甲胄兵器混着铁矿卖给闻香教,杜文悍麾下的战兵基本上都有着充裕的甲胄兵器。

    在此基础上,鞍山驿烧着滚滚浓烟的铁匠铺依旧在疯狂的打造刀兵、甲胄,所以这四千人的战辅兵卒来的时候不仅人人挂甲持枪,还带着足够再武装四千人的刀兵甲胄作为战损替换。

    杜文悍给卓砚昭和袁天野下的命令是,保住向辽东运粮出海口,若官军势大,你等便趁机倒戈杀光闻香教教徒。若官军败走,你等便收拢官军败兵不得让闻香教教众杀虐军户,毕竟都是穷苦军户,何苦自己人折磨自己人。

    但是,卓砚昭和袁天野到了沧州以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先是之前投靠王好贤的那两个天津卫千总官来找袁天野拉关系,然后又有沧州左近的一堆闻香教头领来磕头,再是附近的不少流民来投靠这伙兵强马壮的官兵,再后来,王好贤甚至命人送来了不少银子做军饷。

    卓砚昭此前的本职工作就是拉壮丁的,到了这流民遍地的沧州左近,立马重操旧业。半个月的功夫,又给他拉起了四千人的队伍,袁天野穷极无聊把这些新兵分派了各级将佐以后就收拢起来日夜熬练。

    就这么着半个月过去了,赖在天津三卫的浙兵游击将军袁应兆带着六千人来打沧州,王好贤一伙人迎着车营火器就冲过去了,顿时被杀的大败。卓砚昭、袁天野两个率军驻扎在沧州城外的北大港,他们知晓王好贤兵败的时候,沧州城已经被打下来了。

    也是这些浙兵火器厉害,更是这些流民未经训练当不得战阵。

    卓砚昭、袁天野两个凑在一起研究了一下,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王好贤若是跑没影了,那辽东的粮食就会断流,没办法只好杀败这支浙兵了。

    当机立断,这俩家伙招来那两个先前叛变的天津卫千户官,两人也没什么废话,当即召集兵马剑指沧州城。

    沧州城下。

    浙兵游击袁应兆于城外五里安营,这一日傍晚,袁应兆肩上扛着一柄鬼头刀正巡视着营里的一千多个俘虏。他哆嗦着羊癫疯一样的胳膊,指到哪个人,身边就把哪个人拽到他跟前按着,让他砍头。

    天下群起,人头换钱,此乃乱世。

    “报!营外来了一支兵马,有八千人上下,看旗帜是登莱巡抚的‘袁’字旗。”哨探跪地高声道:“想来是山东剿匪兵马追到了此处。”

    “点起兵卒,咱们去瞧瞧。”

    沿海一带富庶,战辅兵马大量装备车营火铳,卓砚昭二人心中有数。

    他二人诈称袁应泰麾下辽东援兵,拉住袁应兆便入帐闲聊。待得天幕渐暗,袁天野一个眼神递下,他身后三个亲兵手持短匕一拥而上,将袁应兆捅出了一身的血窟窿,通红的鲜血顺着铁甲缝隙流了一身。而后,卓砚昭、袁天野二人趁势冲营,厮杀不过一个时辰,袁应兆麾下的四五千人竟大多跪地请降。

    卓砚昭、袁天野没打过这样的仗,他们裹挟着降兵占下沧州城以后,直到第三天才联系上王好贤,这厮已经跑到兖州府邹县去了。直到这时候,二人才又广布探马巡视左近,突然发现,他们已经成了孤悬在外的孤军。

    不得以,卓砚昭、袁天野二人只好统御八千战兵,带着二千户、四千多浙兵俘虏南下东昌府,再转进兖州府。

    一步错,步步错。

    卓砚昭、袁天野二人一路走,一路编练兵马,又把浙兵的火铳兵整合进了队伍。卓砚昭不愧是个拉壮丁的把总出身,他一路走一路拐,这下可好,军队滚雪球似的疯狂壮大。

    在东昌府收拢了一队辽东流兵以后,卓砚昭与袁天野到达兖州府邹县时,二人麾下已经有一万七千人了。不止如此,卓砚昭、袁天野二人兵甲齐备,更兼火药充足,遍观徐鸿儒麾下,就数他们的队伍最强横。

    徐鸿儒见到这伙人的时候,脑袋也是有点转不过来,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了杜文悍起家的过程,早先他以为那都是夸大其词的无稽之谈。

    现在,他看着杜文悍麾下两个默默无名的统兵裨将都有如此本领,这简直就是杜文悍彪炳战绩的最强注解。

    “杜将军真的睡了建州奴酋的大妃?”

    袁天野一脸得意的说道:“我亲眼看见杜将军阉了奴酋的儿子阿济格!”

    徐鸿儒不再怀疑,他又问袁天野道:“袁将军,此番袁可立率大军前来,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袁天野看死人似的看着徐鸿儒,他想着杜文悍不止一次说过要干掉这个宗教头子,于是袁天野抱拳朗声说道:“不敢多言。”

    徐鸿儒在杜文悍这伙人跟前根本拿不起架子,他笑呵呵的对袁天野说道:“将军与我眼下同生共死,还有何不敢说的?”

    卓砚昭一脸奸笑的说道:“如此,我就多说几句。若是徐帅欲要取得天下,此番须得与官军列阵决死,某有一言,请徐帅静听……”

    杜文悍麾下每个心腹都学到了杜文悍的一处本领,譬如这卓砚昭最善扯淡,问题是扯淡也分跟谁说。

    只听这卓砚昭道:兖州府东,邹县以北有大河名为泗水,《左传》曰,鲁有大庭氏之库,泗有居龙之宫。以我观之,此成国运之天势也。徐帅起兵夺钜野、邹县,乡里接连响应,旬月之间聚兵二十余万,此乃人势也。泗水横流,庇护兖州府、邹县、曲阜,徐帅可于此背水结战阵,效项王背水一战之勇略,合天地人三势,以我观之,大明官军必败无疑。

    袁天野在一旁听着卓砚昭胡扯,只是翻了翻白眼并没说话。泗水有个屁的地利,在袁天野看来,袁可立也是脑子有病,直接分兵攻打钜野、平邑、济宁州便是,这帮流民左右救援,累成疲兵,只需千余骑兵兖州战事可定。

    不得不说,当皇帝的人脑回路就是不一样,徐鸿儒听完卓砚昭的话以后,立刻召集麾下各头领,向大明官军发去战书,然后就有了前面的泗水河大战。

    十几万人规模的决战,只要没发生大溃退,基本上不能算是战败,因为,双方都还有整军再战的实力。

    问题是,徐鸿儒麾下兵马直接把袁可立麾下五个将佐打的无心再战,回去练兵了……

    卓砚昭喝干了杯里的残酒,起身满脸笑意的推了一把袁天野,然后吹了个口哨,带着一行人出营去了。

    袁天野知道,这家伙又跑出去拉壮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