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百兵谱之刀 » 第二十二章 皓月常日照有遗 成他之刀把己伤

第二十二章 皓月常日照有遗 成他之刀把己伤

    星辰丝毫不敢大意,忍住肩头疼痛,蹑手蹑脚扶着杨柳树缓缓前去观瞧。

    那湖边之人似乎并未察觉,稳如泰山站立不动,双手环胸不得正面。

    隐约,见那人穿着得体,身材瘦高,虽背对其面,但应也是个与星辰一边儿大的少年郎。

    不过星辰十分谨慎,虽半年来从未夜间在湖畔偶遇有人,但今日自己深受重伤,又后有追兵,故并未打算前去一探究竟,好奇心在生命之下,自是无足轻重。

    不过又一青衣倩影出现在星辰的眼内。

    那女子,头系彩带双丸子,一席青衣如月娥,芊芊身影显惋惜,悠悠黑夜不遮优。

    这倩影星辰再熟悉不过,半年间,每日得见,还常共席。不是心里那娇滴滴的良人就当何人呢!

    项府管家“决明”,此时突然出现在杨柳湖畔,步子混乱,步伐极慢。

    决明与那男子相距千寸,便停了下来。

    赵星辰隐于暗处,见那男子转过头,隐约听见他对着决明冷声道:既来了,何不近身。

    男子转头,星辰得见其侧面,略有熟悉,却一时无法想起。

    不过心中良人,三更半夜,竟出现于此。

    若是常时,倒也正常。可现在,决明伤势尚未痊愈,走路亦已费劲。为何不辞辛苦,非要来此见这名男子?

    决明的出现让赵星辰忘记了左肩之痛,心里活动频繁。见那女子闻声之后朝那公子走去,每走一步,星辰便心痛一分。

    隐于暗处观瞧,就要瞧个到底。

    决明缓缓行至那公子面前,并未说话。那公子先开了言。

    曰:你倒是聪明,知道我会来此,看来我监视你之事你也已经知晓?

    决明淡然:知晓!

    公子曰:明知我们早有婚约,你还与那小白脸整夜厮混于此,你可知你下场将会如何?

    听闻面前公子讥笑威胁之言,决明有些气急,却是咳个不停。

    那公子似也不急,就在一旁观赏夜湖之景,似乎心情大好,甩手将手中铁扇打开,腊月寒冬竟扇起凉来。

    那公子打开扇面之时,星辰突然瞳孔放大,知了此人身份。

    整个再东镇,有此铁扇者,唯李氏商会少爷---李悠然

    想起种种,再结合方才听闻他们交谈之言,星辰的面庞不知是汗还是泪水,已经全然湿透。

    那日夜间,丫头姐姐悄悄外出,不让自己跟着,第二日又晕于李府之外,定是去了李悠然处。他们早已定下婚约,婚前私会虽悖常理,却不是自己一个外人能管的。

    星辰全身只觉瘫软,脑海如翻江,如地震。想到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一厢情愿,又想到丫头姐姐与自己曾无数日星夜共席于湖畔之岸,不禁苦笑起来。

    随后又想起项府之主,项庆龙曾给自己的许诺,又恶气窜生。

    不过星辰现在血流盆口,又受李府追杀,实在有些上天无门,下地无路之感。

    村里爷爷曾教导,流血过多会至昏迷,再多,便有死亡之险。星辰靠在杨柳树边,眼皮越来越重,身体的透支非意志能其左右,慢慢的,眼睛睁不开来,睡了过去。

    后有言曰:

    年少无知好轻狂,成他之刀把己伤;

    杨柳树下心灰意,不顾是非人离去。

    不知决明受何苦,生恨自己不留步;

    皓月常日照有遗,此生背刀良人替。

    布谷鸟啼鸣之声将星辰唤醒,眯松睁眼已是清晨。慌忙看向湖畔,只有大好美景。虽内心早已知晓定是无人在此,但还是深叹一气。

    这才想起自己左肩伤口来,原本以为会流血过多致死,不成想左肩流血已停,碗口大的伤口处,已经只有尚未凝结成疤的血块。虽仍有些许疼痛,比较昨夜,却是好了太多。

    右手扶树,晃晃悠悠站起,又弯下身来拖起重刀。

    走到湖畔之边,决明昨晚站立之处。看着湖面,不知想着什么。仰天又叹,再将重刀随意丢在一旁,缓缓褪去衣裳,一脚跨进湖中。

    不顾左肩之伤,在这清澈湖中净了身子。爬上岸来,穿上衣裳,提刀,便走。

    此时,对星辰而言;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反正自己本就是为寻亲而踏上江湖路。

    若非发生昨夜之事,定要再深入险境去携手决明一起。

    但如今,决明已有婚约在身,自己已无任何资格。

    内心极度丰富的少年此时却刻意不愿去想再东镇的任何事情。爷爷给的医书随身而带,便更没有回去之由,倒是可惜了半年来存的银子还在项府之内。

    本是过客暂留此,机巧驻足半甲子;

    从此勿关生与死,星月至晨也未辞。

    再东镇距离最近的便是“麒麟县”。若出东海,必走麒麟。

    途中,一直昏昏沉沉的少年郎被打斗之音唤醒。

    提了提精神,加快脚步前去查看。

    远处槐树之下,去往麒麟必经之路中,两男一女正围困一大汉。

    观那三人,有一人大约二十出头,还有一男一女,竟好似比自己还小。星辰不禁感叹,如此年纪,竟会武功,果然越繁华之地,便能人越多。

    不过那大汉怎么着也得四五十左右。一脸子串脸胡,瞧那上衣不能遮盖的大肚子,似乎也能作为兵器一般。

    赵星辰并未打算插手,独自低头由路旁草坪而过。

    不过越近时,却是安奈不住那颗武侠奇心。

    缓步观瞧,却见那手拿红缨长枪,比自己还稚嫩的女娃娃,竟在三位中最是凶狠,每一枪都直奔大汉胸口、脑袋、脖劲而去。

    另一位姑娘手持双匕,近身颤抖于大汉。

    那名男孩儿,也是俊威不凡,手拿双刀,刀刀迅猛。

    三人合力,一人缠斗,一人牵制,一人进攻,好不默契。

    那大汉也是了得。在星辰看来,三人如此默契之势,任谁也是只能坐以待毙罢了。可这大汉手持一柄宽重之刀,硬是打的有来有回。

    星辰步伐越来越慢,见几人都未注意自己,干脆在槐树旁靠了上去,光明正大的看起了热闹。

    他也并非纯粹好奇,而是观这几人打斗,招式十分细腻、高巧。星辰便想学习一二。边看,心里边琢磨、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