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内守墓人 » 第十九章 在下唐伯虎

第十九章 在下唐伯虎

    “这位公子看着有些面生,应该是第一次来我们秋香院吧。”

    很快,小丫头目光落在了大厅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呃……”

    陈闲一愣,有些蛋疼。

    他和那个小丫头不熟,这个时候对方和自己说话,摆明了别有深意。

    莫不是,这小丫头打算拿我当炮灰?

    小丫头一开口,大厅中的公子和贵人们,纷纷看向了陈闲。

    “这位公子我第一次见,他应该不是秋香院的常客。”

    “虽然此人穿的寒酸了些,不过对方面向和善,不像是那种喜欢刁难人的人。”

    “这位公子与诸位公子和贵人们不熟,定能对各位一视同仁,做出最精准的评判,若是诸位公子和贵人们没有意见,那评审员,便选这位公子如何?”

    陈闲正琢磨这其中的深意,小丫头已经旁若无人的开始征询众人的意见。

    “甚好。”

    “甚好。”

    ……

    众人看了看陈闲,纷纷点头,也不询问他是不是愿意做这个评审,直接一锤子定音。

    “我就知道。”

    陈闲暗暗琢磨,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别人进入秋香院,少则三五两银子,自己却只花了一两银子。

    他不是运气好,更不是因为守门的小丫头看他穿的寒酸。

    而是因为他面生,不是秋香院的常客。

    今晚秋香设下这个局,势必有一人要成为众矢之的。

    在场的各位公子和贵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评审选他们,不合适。

    他就不同了,他面生,和大家都不熟悉,再加上他不是这里的常客,做这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再好不过。

    “这位公子不知如何称呼?”人敲定了后,小丫头问道。

    “得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既然是来见秋香的,那干脆点,我就叫……”陈闲心中盘算着,脱口而出:“在下唐伯虎。”

    “原来是唐公子。”小丫头点点头,这名字真好听,可惜就是人穷了点。

    “姑娘,既然你选了我做评审,不知道我要做些什么?”陈闲看了她一眼,随即询问道。

    “唐公子只需评审一下诸位公子的礼物即可。”小丫头道。

    “此事倒是简单,只是这个评审费力不讨好,若是在下据实给出的评审诸位不满意,要打我,那可如何是好?”陈闲装出一副担忧的样子。

    “诸位公子和贵人们,都是知书达理之人,唐公子据实评审,有理有据,他们自然信服,除非唐公子口无遮拦,给不出让人信服的理由,这种情况下,各位公子和贵人们打你,也怨不得他们。”小丫头道。

    “我就知道。”

    陈闲心里撇撇嘴。

    小丫头的一番话,信息量很大,陈闲从中受益匪浅,得到不少情报。

    “既然如此,那我晓得了。”

    “长夜漫漫,与其浪费时间,不如我们早早开始。”

    “不知道哪位公子先来?”

    陈闲回了声,立马开口道。

    “我先来。”

    众人中,吴公子是个急性子,率先站了出来。

    “不知这位公子给秋香姑娘带了什么礼物?”陈闲看向对方。

    吴公子道:“本公子为秋香姑娘写了一首诗。”

    “那东西呢?”陈闲。

    “在这。”吴公子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陈闲。

    陈闲接过后,迅速打开,然后看了看。

    “也不知道这小子会给出什么样的评价。”大厅里有人小声道。

    “吴公子的文采虽然并不出众,不过舞文弄墨,也有些经验,应该不会太差吧。”有人暗道。

    “此诗字里行间,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时陈闲已经开始评审。

    “难道是首好诗?”听他这样说,不少人纷纷一惊,暗道。

    吴公子脸上笑意满满,这首诗,是他琢磨了七天写出来的。

    写了删,删了写,才写出这首佳作。

    吴公子对这首诗,信心满满。

    事实上,此刻陈闲对那首诗的评价,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如此评价,今晚一睹秋香芳容,怕是指日可待。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他想这些的时候,陈闲并未停下,而是继续道:“吴公子慕秋香,这首诗名字毫不掩饰的流露出了吴公子对秋香姑娘的爱慕之情,是个好名字。”

    “只是,名字是个好名字,可你诗歌写的是什么鬼东西?”

    “不说此诗多么出彩,最基本的工整都做不到,敢问这位公子,你是在做诗,还是在做屎?”

    “你的这首诗除了名字外,狗屁不通啊。”

    不曾想,吴公子没高兴多久,紧跟着陈闲劈头盖脸的便把吴公子一顿臭骂。

    “这小子好大的胆子,吴公子才学,有这么不堪入目?”

    “什么情况?这小子怕是脑袋进水了吧?他就不怕吴公子盛怒之下,把他打成残废?”不少公子和贵人们纷纷心惊道。

    “漱口小儿,本公子好歹一书生,七日苦思冥想出的佳作,有你说的这么不堪入目?”果然,吴公子当场发火了。

    “七日研磨?”

    “呵呵,这位公子,你以为写诗歌是磨面吗?越磨越细,越磨越精?”

    “这首诗你虽然花了七天时间,你也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不过写诗,不是你这样写的。”

    “写了删,删了写,一个字一个字往下顺,顺的好了是诗,顺的不好,可就是狗屁不通了。”

    看他发火,陈闲没有任何的忌惮,娓娓道来。

    “这人疯了吗?吴公子有这么不堪?”

    “坏了,就凭这几句话,怕是这小子活不过今晚。”有人又道。

    只是十分奇怪的是,大厅中的吴公子,一脸呆滞的盯着陈闲。

    他这首《吴公子慕秋香》,正是一个一个字顺出来的。

    这一点,陈闲说的分毫不差。

    “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吴公子心中震惊。

    “这位公子莫怪,我唐伯虎是个直肠子,说话不太喜欢拐弯抹角。”

    “我先前所说,句句发自肺腑,若是这位公子对我给出的评价不满,公子可思虑片刻,等组织好了语言后,再行对我进行辩解。”

    陈闲给出评断后,又对着吴公子说了声。

    说话的时候,陈闲并未把吴公子的那首诗,传阅给其他人阅览。

    而是原封不动的叠好,放入信封中,返还给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