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内守墓人 » 第二十三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第二十三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沈公子,对于此事,你有什么解释?”

    陈闲把证据摆在众人跟前,便看向了沈万欢。

    “也许这只是一个巧合呢?”

    沈万欢在心里暗骂陈闲不是东西,尽管陈闲拿出了足够的证据,不过他沈万欢,是不会承认的。

    “巧合吗?这个理由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很充分。”

    “只是你过个一两页,就来一次,过个一两页就来一次,你这巧合,还真是巧合啊。”

    陈闲看了看对方,随后又把手中的那部小说往前翻了一两页,然后指了指某处。

    大厅中不少人跟着陈闲所指,看了看,又看到了三个字:沈万欢。

    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巧合,可当陈闲又往前翻了几次后,大厅中的诸多公子和贵人们,已经不在相信沈万欢的一面之词。

    你说小说是你买的。

    买的时候别人刚刚写完。

    别人写东西,为什么把你的名字写在里边。

    好,写你的名字或许只是一个巧合。

    可一两页就来一次,一两页就来一次,你这巧合,还真是巧合。

    “该死,这个唐伯虎该死。”

    沈万欢目光阴翳,他好不容易才想的这个法子,本来是用来讨好秋香的。

    现在可好,竟然成了笑柄。

    眼看着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装不下去。

    沈万欢心里不想承认,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道:“如唐公子所言,这部小说确实是我写的。”

    “沈万欢竟然承认了。”有人意外。

    “承认,他倒是想不承认,这活生生的证据面前,他狡辩的了吗?”有人讽刺道。

    “怕是今日过后,这沈万欢的名声,臭了。”有人感叹。

    此事沈万欢如果早早的承认,大家对于他,也未必会多说什么。

    可惜对方死鸭子嘴硬,非要陈闲拿出证据,这才承认。

    “既然沈公子承认这部小说是你所做,那我唐伯虎便说说自己对这部小说的看法。”

    对方承认了此事,在陈闲意料之中。

    他逼迫沈万欢承认这件事情,一方面是因为职业病。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要对当事人进行评价。

    “唐公子请说,沈万欢虚心听你赐教。”这一回沈万欢老实了不少,看得出来,他想挽回自己的颜面。

    “沈公子对秋香姑娘的思慕之情,不但我唐伯虎一清二楚,在座的各位,也一清二楚。”

    “不过这写小说,不是闭门造车。”

    “小说来源于生活,写小说不但要懂得世间百态,当事人还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阅历。”

    “除了这些外,还要突破现实,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

    陈闲便开始进行指导。

    “这唐公子何许人也,这么年轻,怎么懂得这么多?”

    大厅中,很多人对于写书虽然不甚了解,不过陈闲说的这些话简单直接,句句让人豁然开朗。

    “沈公子的初衷是好的,不过你用错了地方。”

    “你本意写小说与秋香姑娘。”

    “却不晓得自己硬生生把小说写成了不伦不类的日记。”

    一番大道理出来,陈闲开始对沈万欢的小说进行点评。

    “唐公子说的是,是沈万欢冒失了。”

    本来沈万欢很生气的,可是听过陈闲的指教后,反而没那么生气了。

    “沈公子客气。”

    见他知错,陈闲也不好继续给他发难。

    “今日听唐公子一席话,我沈万欢茅开顿色,不知道唐公子对于创作方面,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沈万欢心里激动,难得遇上一个懂行的,必须套点有用的东西才行。

    “关于创作方面,我确实有不少好的建议。只是……”

    看沈万欢一脸虔诚的询问自己,陈闲也没什么隐瞒,直接回道,只是话说一半,陈闲突然一顿,露出一番为难之色。

    “只是什么?”

    大厅中不少人纷纷问出声。

    “只是我唐伯虎虽空有一番才华,却家徒四壁。”

    “理论来源于实践,而进行实践,又要游历四方,亲自去体验各式各样的生活。”

    “生活要钱,我花钱总结出的东西,就这么告诉沈公子和各位,似乎有些不合适吧。”

    陈闲左思右想,似乎感到有些为难和困扰。

    “唐公子说的是,大家都是人,都要生活,我们素不相识,你也没有理由白白对我等进行指点。不若如此,我愿意出钱十两,烦请唐公子指点迷津如何?”

    沈万欢脑子倒是转的快,说话的时候,已经掏出了银子递给陈闲。

    “罢了,罢了,既然沈公子这么有诚意,那我唐伯虎便把自己花了几百银子才总结出的精要,说与你一人听听。”

    陈闲没有客气,直接接过沈万欢的银子,然后揣入怀中。

    做完这些,他幽幽叹口气,回应了一声。

    “花费几百两银子总结出的精要。”

    “说与你一人听听。”

    这话声音不大,不过一出口,立马在大厅中引起了不少反响。

    “唐公子,我王某人愿意出钱五十两,恳请唐公子赐教。”王老板是个生意人。

    生意人讲究的是谈吐和修养。

    懂得越多,和人谈话的时候,越能提现自己的身份和实力,由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身价。

    商人逐利,在这方面上,王老板不会吝啬钱财。

    “唐公子,我郑某人愿意出钱六十两,恳求唐公子赐教。”郑老板也是商人,在商场上,他和王老板是对头,任何事情,都想压王老板一头。

    王老板这个时候站出来,郑老板也不甘心落后。

    “在下不才,愿意出钱十两,恳请唐公子赐教。”大厅中,有沈万欢,王老板,郑老板三人带头。

    大厅中剩下的那些公子和贵人,也不甘落后,纷纷伸手入怀。

    因为是沈万欢带的头,所以大家出钱的时候,都以沈万欢做为标准。

    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最低标准十两银子。

    对于没钱的来说,十两银子虽然不少,不过这钱用来买学问,花的不亏。

    对于那些相对有钱,又不是很有钱的。

    他们自恃身份,或有人出钱十五两,或有人出钱二十两。

    “唐公子,奴婢只是这秋香院一个小小的丫头,不像诸位公子和贵人们那般腰缠万贯。这二两银子是奴婢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家当,还望唐公子别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