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繁花落尽见东篱 » 第一百六十章:月饼礼盒有学问

第一百六十章:月饼礼盒有学问

    赵东篱刚下飞机,打开手机,就收到了赵安文的消息,说他自己外公家有事,中秋节要回一趟妈妈的湖北老家,赵东篱看到信息之后,心里一阵失落。

    本来说好一起去QHD玩的,这回又泡汤了,其实这段时间因为自己工作可能调动的事情,两个人一直交流得都比较少,自己又在外地,以至于赵东篱有些时候在怀疑两个人是不是在谈恋爱,她也反省过自己,是不是自己太自私了,过于重视事业而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和爱情的位置。

    赵东篱给男朋友回了一个哭脸的表情,然后问了句:“啥事啊?这么急。”

    赵东篱也没指望男朋友马上回消息,她坐上机场快轨之后,就把手机里的视频APP打开,准备看一会电视剧。

    正当赵东篱看到渣男出轨女同事的桥段的时候,赵安文的消息弹了出来。

    “外公最近身体不太好,我得回去一趟,我妈家那面对于中秋、端午啥的都挺当回事的,所以我妈让我回去一趟,本来想把你一起带着,但是我想了一下,回外公家还得做绿皮车,下车之后,还要坐汽车,我不想让你遭这份罪。每次做那趟绿皮车,里面的烟味都弄得我非常难受,所以宝贝,你就在BJ等我回来就好。”

    赵东篱看了之后,撅了一下嘴,虽然赵安文临场放自己鸽子,但是这家伙毕竟是去探望自己的外公,看在他是去尽孝心的份上,自己就不和他计较了。

    “那你好好去看外公,这次我就不和你算账了。”

    赵东篱回了消息,然后继续看自己的剧,里面的渣男那副虚情假意的模样,让赵东篱看着非常来气,她果断地发送了弹幕,把自己对于渣男的愤怒情绪宣泄了出去。

    而弹幕里面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对于渣男吐槽和愤恨,赵东篱并不是一个愤青,但是对于渣男这种生物还是非常反感的。大学期间唯一的恋爱,就被那个帅帅的男生给绿了,当时她气得还得了一次重感冒,她至今都还记得那个冬天里,自己看到前男友和一个他的同班的女孩手牵着手,和自己在教学楼里偶遇的时候,内心的那种气愤。

    有了前男友的那一次背叛,赵东篱自然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每当看到或是听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她都会在心里骂一句该死的家伙。

    机场快轨飞速地向前行驶着,到了三元桥停了一站,之后一直往东直门驶去,赵东篱的所看的镜头也从渣男的桥段转向了其他的情节。

    三天的中秋假期,赵东篱没有去北戴河,她决定要在家睡三天的懒觉,一方面是因为计划被临时打乱,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去哪,另一方面,这半个月到处跑,一直在出差,确实有点累了。所以在家放松一下,顺便自己给自己做点好吃的,刷刷剧,也是一个美满的中秋。而且赵东篱计划自己去超市买点东西,今年自己给自己做月饼吃,虽然公司发了精美的月饼礼盒,但是对于那种月饼,赵东篱已经不再感觉新奇了。

    况且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已经把中秋节、端午节的礼盒作为一项互相攀比的事业,就像学生时代的互相攀比一样,你家孩子穿耐克,我家宝贝就得穿阿迪。

    只不过现在这种攀比是为了公司的面子,而不是员工个人的面子,就像一次节日公关一样,只不过公司的钱没有付给公关公司,而是打给了食品制作公司,还有设计礼盒的产商。

    特别是礼盒设计公司,是这种节日公关的关键角色。在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就有不少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憧憬和畅想今年的礼盒了,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至少五六年了,甚至更长的时间。

    反正自从赵东篱迈进这个圈子开始,就知道有这个风尚。第一次收到老东家的礼盒,赵东篱当时很激动的,还特意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现在想想自己那个时候还真的是个孩子,现在公司发中秋礼盒和福利,赵东篱还是会一丝小激动,但是不会像之前那么开心地像个品尝到了世间最甜美糖果的小孩子一样。

    今年南河发的礼盒还是蛮有特点的,设计上偏中国的传统的风格,看上很大气,带有低调的华美气息。

    相比较传统行业,在强调个性的互联网行业,这些大公司都要单独去定制礼盒,赵东篱清晰地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连续两年出现撞车的情况。第一次自己的爸爸和叔叔单位发的礼盒是一样的,第二次自己的爸爸、妈妈从各自单位拿回来了完全一样的月饼礼盒。而这种有点尴尬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在北上深的互联网行业里出现,如果两口子都是吃这碗饭的,除非是在同一家公司,否则是不用担心会拿回一模一样的月饼礼盒的。

    这些高档奢华的礼盒诠释着一种飞腾的感觉,某种意义上是浮躁的释放和体现。

    看着网上各家大厂和独角兽今年的月饼礼盒,那种争奇斗艳和各有千秋,仿佛在诉说着这行业如今的繁盛与飞跃,互联网火了这么多年,如今还是处于风头正盛的繁荣期,虽然大潮已经有逐渐消退的迹象,但是大多数弄潮儿还是占据着不错的位置,从优厚的薪资和对于年轻人的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潮水是会按照它自身的运行规律逐步褪去的,最后的返璞归真是必然的。

    就像两百年前火车的汽笛声吹响了蒸汽文明的号角,那个时候在采矿业和纺织业从事管理工作,是英国社会白领的日常,那里有着发财致富的巨大机会。后来电力的出现和发展,照亮了新的文明时代,在福特和埃克森美孚工作就变成了一种新的追求,进入石油托拉斯、汽车巨头、化工公司工作成了那个时代年轻人和大学生梦寐以求的梦想。

    如今轻纺工业早已是利润微薄的夕阳产业,尽管它一直没有被取代。化工等很多行业都成了要被淘汰的落后产能,尽管它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型行业。现在互联网成了大学生新的追求,很多非IT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改行撸代码,或是转向产品等岗位求职,即使是人文社会科类的同学,也恨不得挤进去,事实上很多运营和职能岗位都是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在支撑,当然也包括赵东篱自己。

    其实在这次校招中,赵东篱感触最深,在宣讲会上,那些闪烁着稚嫩和单纯的眼神,对于这个象征着多金、机遇和无限可能的行业,充满了渴望。

    在宣讲会没开始前,赵东篱看着那些早早过来占位置的学生们,而其中一次赵东篱在宣讲会结束之后,从阶梯教室离开,中间经过另外两间阶梯教室,其中一间里面是某传统行业企业的宣讲会,虽然人数也不少,但是和南河那种爆满外溢的感觉相比,就逊色了不少。另外一间教室里面就显得十分凄凉,那家企业,连赵东篱一个学经济的HR都没有听说过,但是看着外面挂的海报上面的介绍,是一家做纺织业加工的地方企业,门可罗雀也是意料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