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诸葛四友一个都不能少 » 第三十二章 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第三十二章 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一支军队从自由散漫到行列严谨需要多长时间?

    徐晃给崔钧的答案是三天,第一天撤掉两名军司马四名都伯,花一天时间宣讲军队职位与命令,第二天组织演武填补军职空缺,第三天直接做到令行禁止……

    令行禁止可能有些夸张,徐晃也不是练兵的神,他所做的只不过是能者上不能者下,凡是听不懂军令的一律换下,最后一万多白波青壮只剩下了不足四千人。

    余下的七八千人再度回到了杨奉、韩暹等人的麾下,让这些担心自己朝不保夕的将军心里稍微安稳了些。

    对于徐晃交上来的答卷其实崔钧非常满意,目前整个河东除了曹仁,恐怕也很难找一个统兵之道与徐晃媲美之人了。

    说到底杨奉、韩暹、胡才李乐等人自己用起来还是不放心,这种不放心源于他们本身的实力不济,而自己撮合起来的董承、杨定、白波联军也不好把兵权完全交给曹仁,发展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力足够的将领便是重中之重。

    恰好现在的徐晃再合适不过,第一他的能力是足够的,第二自己是举荐人,更是将他从乱贼变成天子诏书册封的校尉,知遇之恩足以保证忠心。

    已经改头换面的白波营地内,崔钧看着眼前规划出的一块块营地,眼中满是赞赏,营帐之中秩序井然,其中阡陌道路分类而行,专供车马、巡营、粮草的道路都有标识,哪怕是被袭营也不会第一时间发生骚乱。

    “公明真乃治军良才,颇具周亚夫之风!”

    徐晃跟在崔钧的身后,听到崔钧的夸赞之言也是拱手连称不敢当。

    大汉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察举制,在这种大环境下,举荐人与被举荐人本身就有一种从属关系。比如袁氏号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些“门生故吏”就是被袁家所举荐,论起来总和袁家有一份情谊。

    在徐晃看来自己也是被崔钧发现的人才,虽然途径不是举孝廉,但除国贼、救天子之后,或许就是自己距离封妻荫子最接近的时候。

    “公明,如今河东之军已初现峥嵘,你暂且屯兵于蒲州,若是听闻长安有变则率兵渡黄河夺冯翊,休整三日后再西进高陵,届时那里会有西凉军董承、杨定二位将军的兵马,若是顺利,我也会在高陵与你会合,接下来我等便直奔长安,诛杀国贼,营救天子!”

    “顺利?先生之后还有事情?可否让公明代劳?”

    徐晃听闻崔钧之言后拱手对答,若是真有什么危险的任务,受了知遇之恩的他当然要率先尝试。

    纵然不是经学之家,但徐晃的三观之中也不容许自己知情的情况下让恩人犯险。

    “西凉军权主将有四位,李傕郭汜樊稠皆在我谋算之中,唯有张济这一个变数……甚至这一个变数远超其他三人。”

    崔钧先是鼓动董承、杨定、杨奉数万大军,后又与朝廷中杨彪等人共谋离间李傕郭汜,这一切的发生甚至没有被李傕郭汜注意到。

    无论计划有多么周密,崔钧都担心有智者通过蛛丝马迹追查到真相。纵然李傕郭汜等人志大才疏而无谋,但西凉军里还有一个老狐狸。

    -----------------

    “樊稠!你当真为了那些并州人不顾我等情义?要和我们撕破脸?”

    不同于河东被整合安抚的白波贼,也不同于泾阳、池阳等地正在悄悄整备的董承、杨定兵马。

    扶风地区,槐里城下,五千铁骑的到来将这里彻底点燃。

    五千骑兵奔腾的景象甚是骇人,也给阵前的李傕无穷的底气,在他身后十里,还有好兄弟郭汜领两万大军正在缓缓靠近。

    如此强军,只是他们兄弟和别人“和平谈判”的阵仗。

    若是手下六七万西凉铁骑到来,再裹挟数万民夫完完全全可以号称二十万大军,这个规模足以让任何人胆寒,却唯独不能让城墙之上的樊稠恐惧半分。

    “李稚然!你也有脸和我称兄道弟?”

    城墙之上,樊稠向城下大喝一声,这一声震得李傕脑子也是懵的。明明是他樊稠刻意诱骗自己麾下的并州兵导致无数人叛逃,现在怎么成了自己的错?

    前些日子,李傕郭汜的城外军营之中流言四起,言说樊稠帐下对于并州人不会区别对待……

    此言一出,属于他们麾下的并州兵马人心浮动,他们想要的只是公平对待,但这种需求在李傕郭汜的营帐内只是一种奢望。

    渐渐的并州兵开始在一些胆大之人的带领下开始尝试叛逃,李傕郭汜麾下本身就看并州人不顺眼,对于这些还想着叛逃的士兵轻则鞭笞重则斩首。

    庞大的压力让李暹麾下的数千并州兵直接造反,因为李暹的大营本身就在长安以西的咸阳城外,而李暹本人又只注重在城内享乐,当他收到手下回报的时候,并州兵已经逃散大半,两千多并州兵开始向西投奔扶风的樊稠。

    郭汜麾下并州兵乃是一小股一小股地被分割给诸位将校,就算如此也没有镇压住士兵的溃逃,一开始就透露着几分诡异的叛逃如今看来竟然让两人有些恐惧。

    最后李傕还是下定了决心,以“大汉忠良”的身份虚心向杨彪请教。

    “诚如将军所言,并州军的叛逃应当是有人从中作梗,至于何人作祟……将军且看何人在其中获利最大便可。”

    杨彪的话还在李傕脑海中回荡,这句话在李傕看来简直就是人生格言,大部分的抉择都可以以此决断。

    若是读过几年书,他或许可以说出诸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之言,可惜没读过,只能用啊对对对表达对杨彪的认可。

    几千人的叛逃方向自然瞒不过李傕郭汜,二人一番商议后便点起骑兵五千,步卒两万一路奔向扶风与樊稠“讲理”。

    讲理当然要保证安全,所以二人派出的护卫与樊稠总兵力相当,只是樊稠的眼中,怎么肯相信这些兵马只是护卫?

    “当年破长安之时,我与张济也算是出了力,结果你们二人一人自封大司马一人自封大将军,我被封了右将军,但却被硬生生赶出长安,名义上抵挡马腾韩遂,实际上却只是排挤于我!”

    后方赶着步卒来到的郭汜也听见了城墙之上樊稠的话语,该说这是一场误会么?谈不上,他和李傕确实藏着排挤樊稠张济二人的心思。

    只是这种事情暴露出来?樊稠要和自己两人撕破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