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战国当国君 » 第17章 郑骀命烛力铸铁锅

第17章 郑骀命烛力铸铁锅

    上古炎帝时期便有宿沙氏以海水煮盐;

    到了商朝时期,海水煮盐工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周朝初年,湖水煮盐工艺得到了发展;

    到了春秋时期,池水晒盐工艺和井卤制盐工艺又得到了发展。

    但华夏大地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开始生产精盐,在此之前只有苦涩难吃的粗盐。

    郑骀虽然两世都没有接触过制盐,但后世的他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而且还看过许多穿越文,所以对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郑骀结合多部穿越文提到的粗盐提纯工艺以及现有的条件制定了一个符合这个时代的粗盐提纯工艺,然后将其用简体字记录在了竹简上。

    郑骀之所以使用简体字记录,是因为他清楚的明白精盐会创造多大的利益,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工艺泄露。

    郑骀刚在竹简上写完粗盐提纯工艺,范季便带着烛力来到了兰台阁外。

    “启禀君上,臣季已将冶铁匠人带到。”谒者来到郑骀面前禀报道。

    “宣。”郑骀说道。

    谒者便来到阁外楹间唱喏道:“宣烛力。”

    烛力便于西阶下脱掉鞋袜拾阶而上,来到了郑骀面前稽首道:“烛力拜见国君。”

    “汝可铸造过铁器?”郑骀向烛力询问道。

    “禀君上,力铸造过铁器。”烛力恭敬的答道。

    “善。”郑骀高兴的向烛力招手说道:“汝上前来。”

    烛力称诺后便起身疑立,一名宦者将烛力的坐席搬到了郑骀面前,烛力便唯唯诺诺的走到了郑骀面前跪坐了下来。

    郑骀从铜几上将画着铁锅的木椟拿了起来,一边将铁锅图样展示给烛力看,一边说道:“此物名叫铁锅,汝先铸几口出来。”

    “敢问君上,这铁锅尺寸几何?”烛力小心翼翼的问道。

    郑骀想了想后说道:“最大口径长四尺,厚五分,两面均要打磨光滑。”

    “诺。”烛力拱手应道。

    “几日可铸成?”郑骀知道铸造铁锅要专门制作泥范,而泥范烘干需要时间,故有此一问。

    “三日即可。”烛力自信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