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战国当国君 » 第186章 止戈

第186章 止戈

    墨翟来到斗兽场后,只见之前立在斗兽场中的四张木板已经散乱的倒在了一旁,木板之上还多了许多洞,似乎还有许多钉在木板之上,战场简直一片狼藉。

    这时公输尺手里拿着一个布满突刺的球状物来到了郑骀和墨翟面前,郑骀指着公输尺手中的物品对墨翟说到:“墨子,此乃火蒺藜,适才之声响便为此物所发,此处之况亦为此物所造成。”

    墨翟闻言大惊,立即便看向了公输尺手中的火蒺藜。墨翟只见火蒺藜其貌不扬,直径约为三、四寸,观其材质应该是陶制的,有一根细麻绳从其内部延伸至外。

    墨翟想不通陶制的火蒺藜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虽然火蒺藜浑身都是突刺,但那也不足以使四张木板有那么大的损伤。

    墨翟突然想到火蒺藜的名字,蒺藜很好理解,蒺藜是一种果实长有尖刺的植物,火蒺藜有许多突刺所以叫蒺藜。那火蒺藜的名字为什么要加一个火字呢?墨翟刚才看到火蒺藜上有一个圆形的口子,其内部似乎是空心的,于是墨翟便猜想其内部是不是会填充油脂之类的可燃物。

    墨翟随即仔细观察了一下倒在地上的木板,墨翟发现木板上有许多碎陶片,还有许多小的铜刃、铜蒺藜,但就是没有被灼烧过的痕迹。不过墨翟倒是发现地上有一些被灼烧过的痕迹。

    郑骀见墨翟有些怀疑,于是便又让人准备了四张木板立在斗兽场内。

    这次郑骀没有带着墨翟走远,而是让人在斗兽场边用沙袋堆了一道掩体,郑骀和墨翟便躲在了掩体之后。

    刚才西圃的人在斗兽场内也用沙袋堆了一道掩体,公输尺将火蒺藜放在了立着的四张木板之中,然后用火折子将火蒺藜的引线点燃便跑到了掩体后躲了起来。

    “砰”随着一声巨响,斗兽场内的四张木板便纷纷倒下了,木板之上同样多出了许多窟窿和脆陶片以及铜刃、铜蒺藜。

    墨翟这次亲眼看到了火蒺藜的威力,便不再有了怀疑,不过他还是不明白火蒺藜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郑伯可否赐火蒺藜于翟观之。”墨翟对郑骀再拜顿首说到。

    郑骀便让公输尺又取了一个火蒺藜交到了墨翟手中,墨翟接过火蒺藜便往火蒺藜口部看去,结果发现火蒺藜口部被堵死了。

    郑骀见状便对公输尺说到:“阿尺,帮墨子砸开火蒺藜。”

    “诺。”公输尺拱手应到。

    公输尺随即从墨翟手中拿过火蒺藜,往地上一摔,只听“啪”的一声,火蒺藜便碎开了,从中露出了几个铜蒺藜和一个球形布包。

    郑骀随即蹲下拿起布包对墨翟说到:“墨子,此物便是火蒺藜威力之源。”

    墨翟闻言惊讶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布包竟有如此威力,于是他便双手从郑骀手中接过了布包,打开一看,只见布包内是装着的全是黑色的粉末。

    “墨子请将黑色粉末置于地上。”郑骀对墨翟说到。

    墨翟随即将布包放在了地上,郑骀把墨翟拉到了一旁,公输尺便用火折子点燃了黑色粉末。

    墨翟只见火折子的火星一接触到黑色粉末,黑色粉末便快速燃烧了起来,瞬间便燃烧没了。

    “此黑色粉末名曰火药,其威力远不止墨子所见。”郑骀说到。

    火药的配方在郑骀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并不是什么秘密,火药是由硝石、硫磺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硝石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作为颜料和药石加以开采利用,郑骀想要获得硝石并不难。硫磺在这个时代叫做石流黄,也是一种药石,想要获得难度也不大。木炭就更简单了,用木头烧制就可以了。

    至于火药的具体配方郑骀也记得几个,比如火蒺藜使用的火药配方便是宋代的军事著作记载的。

    载: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铁刃,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长一丈二尺。外以纸并杂药傅之,又施铁蒺藜八枚,各有逆须。放时,烧铁锥烙透,令焰出。

    随后郑骀又向墨翟展示了突火枪、震天雷、霹雳炮和火箭的威力,墨翟完全被震住了。

    其实郑骀向墨翟展示的只是宋代的原始火器,其威力和实用性根本无法与后世的火器相提并论。郑骀清楚的知道那些原始火器也许初现世之时能对敌人起到一些作用,但时间久了必然会让敌人找到应对之法,所以原始火器根本无法给郑国的军事实力带来太大的改变,就好比历史上的两宋,即使拥有原始火器也没有变身成为军事强国。郑骀不是武器专家,对金属的冶炼工艺也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他也无法对原始火器做出太大的改变。

    对于墨翟来说即使是原始火器也足以令他震惊,墨家也擅长制造攻守城器械,在墨翟看来,他制造的那些攻守城器械与郑骀展示的原始火器想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过郑骀清楚的知道,在真正的战场上,他展示的原始火器根本不如墨家制造的攻守城器械稳定。

    墨翟知道郑骀是想招揽他,于是他在随郑骀回郑伯宫的路上便想清楚了。

    当墨翟随郑骀回到郑伯宫后,墨翟便率先向郑骀再拜顿首说到:“公博学多识,令翟折服,翟愿以公为师,朝夕事于公侧,可乎?”

    郑骀闻言大喜,高兴的说到:“可。”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组织,墨家弟子遍布列国。墨翟被墨家弟子称之为钜子,所有墨家弟子皆被称为墨者。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还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