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战国当国君 » 第216章 造纸术

第216章 造纸术

    姜媛的身份自然不能和姬姝、姬琙比,但其身份也不低,所以郑骀封其为嫔之下的世妇。

    新郑南郊,陈栎家院子内。

    陈栎将不知修改了多少次的木制零件安装在了新织布机上,随后便开始试机。

    陈栎成功用他发明的新织布机织出了布,其织布效率和效果都令他非常满意。

    以往人们使用的织布机名叫腰机,腰机没有机架,使用者席地而坐,将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拿打纬木刀打紧纬线,左手以骨针引纬。使用腰机织布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非常辛苦。

    陈栎发明的织布机带有机架,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采用了脚踏提综的开口装置,使用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操作织布机,手脚并用,生产率比腰机提高了十几倍,而且没有使用腰机那么辛苦。

    陈栎来不及和正在屋内织布的母亲分享喜悦,当即便朝着新郑城跑去。陈栎这是生怕节外生枝,想要尽快给自己发明的新织布机申请专利。

    天禄三年十月初二,郑骀派出使臣前往列国商议关于商标和专利保护的事宜。

    商标的使用和保护有利于促进商业发展,专利的保护则有利于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列国对于商标和专利的保护还是比较认可。

    十月初三,陈栎发明的新织布机的专利办了下来,陈栎将新织布机取名为提综织布机。

    这是一个男耕女织为主流的时代,也就是大多数普通百姓家庭都是男人耕种,女人织布。

    陈栎非常清楚提综织布机将会有怎样的市场,所以他准备自己开作坊生产提综织布机销售。

    陈栎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根本没有存款,不过陈栎早有对策,那就是郑国中央银行推出的贷款业务。

    陈栎和父母商量过后,便拿着房契和地契前往新郑郑国中央银行总行办理贷款业务,很快他便贷下了一笔不菲的资金。

    陈栎拿到贷款后便在村子旁租了一块荒地,开始修建作坊。陈栎准备将作坊取名为提综织布机制造作坊,专门生产、销售提综织布机。

    陈栎虽然准备创业,但依然没有放弃在新郑大学的学业,因为他深知新郑大学所授知识的重要性,他之所以能够发明出提综织布机,便是运用了大量物理学知识。

    陈栎在提综织布机作坊刚开始修建的时候每天都会去工地视察一番,当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时,陈栎去工地的次数便减少了,毕竟每天都在新郑大学和工地间奔走实在太累。

    这日新郑大学下午放学,陈栎请同学加好友东郭元在新郑城内的一家饭馆喝酒吃饭。

    “东郭,之前我说过织布机早就成功了就请你喝酒,可是前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只能现在才请你喝酒了。”陈栎歉意的对东郭元说到。

    “子期,瞧你这话说的,就好像我整天都惦记着你这顿酒似的。”东郭元玩笑的说到。

    “呵呵,来吧,满饮此杯。”陈栎端起漆木耳杯对东郭元敬到。

    “满饮。”东郭元端起耳杯回敬到。

    二人干了一杯酒后,东郭元便向陈栎询问到:“子期,作坊修建可还顺利?”

    “非常顺利,预计一个月后便能完工。”陈栎答到。

    “看来用不了多久子期就能成为不弱于陶朱公和猗顿的巨贾。”东郭元同样清楚提综织布机的市场潜力,由衷为陈栎感到高兴。

    陈栎没有否认,只是感慨的说到:“我能有这样的机遇全托国君之福,要不是国君创立新郑大学,开设物理学专业,我哪里能够发明出提综织布机来?要不是国君颁布,我哪里敢自己开作坊?要不是国君在中央银行推出贷款业务,我哪里有能力自己开作坊?”

    “子期说的不错,自国君即位以来,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强大,变得越来越繁荣,我相信过不了多久,郑国必将称霸于诸侯。”东郭元豪迈的说到。

    “称霸?”陈栎摇头说到:“我观国君之志恐怕不止于此。”

    东郭元想了想后便赞同的点头说到:“子期说的对。”

    陈栎自己有了出路,并没有忘记好友,他也为东郭元想了一条出路。

    陈栎对东郭元说到:“东郭,我帮你也想了一条致富之路。”

    东郭元好奇的问到:“哦?是何致富之路?”

    陈栎低声说到:“织布作坊。”

    东郭元闻言眉毛一挑,瞬间便明白了陈栎的意思,激动的端起了耳杯对陈栎说到:“子期,你以管鲍之交待我,我亦之,来满饮此杯。”

    “满饮。”陈栎端起耳杯说到。

    陈栎是想让东郭元开办大型的织布作坊,这个时代的织布业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各个家庭的妇女织出布后,由商人统一收购和销售。

    东郭元第二天便带着房契、地契前往新郑郑国中央银行总行申请贷款,很快便申请下了贷款。

    东郭元用贷款在新郑东郊租下了一块荒地后,立即便开始修建织布作坊。

    赵国淇阴城内,自赵国降低粮价后,列国商人便纷纷涌入赵国淇阴城,大大的带动了淇阴城的经济。

    十月十五,“郑报”第二期出版了一千五百份,“新语”出版了两千五百份。郑骀同样命人将一部分“郑报”和“新语”免费赠送给了列国具有影响力的贵族和富商。

    同日,吴起自郑国濊州回到了郑都新郑,因为他和姬莹的婚期将至。

    十一月初一,郑骀为吴起和姬莹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吴起婚后郑骀另派了一名武将前往濊州,将吴起留在了新郑。

    是日,郑骀命人给列国具有影响力的贵族和富商送出了第三期的“郑报”和“新语”。

    十一月初十,郑国位于魏都安邑盐池旁的制碱作坊顺利完工。同时,郑骀派出的人在楚、秦、燕、巴等国也陆续找到了许多盐池,郑骀准备也在这些国家的盐池旁开设制碱作坊。

    安邑制碱作坊内,郑国工匠将盐池水引入水槽,然后利用硝石制冷的原理来为盐池水降温,使纯碱析出。

    十一月十五,安邑制碱作坊生产的第一批纯碱被送到了新郑大学格物院,郑骀随即开始研究玻璃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