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咸鱼的忍道 » 第七章 小镇与半年

第七章 小镇与半年

    赵双彦一行人走到了一个小镇,虽然这里依旧是那么杂草丛生、那么破败,但是却有了人烟,田地里有等待收割的稻谷,小镇的主街道上开张了几家卖吃食的店铺。路边也没有了奇奇怪怪的尸骸。

    看样子就像是一个刚刚从垂死中慢慢恢复过来的虚弱病人一样。虽然依旧孱弱,但已经有力气站起来了。

    最让人惊奇的事情是,这个小镇上居然有一家粮油店,还有一家车马店。穿着黄色风衣的家伙先是带着他们租了一辆牛车,又拉着牛车买了几袋子大米,打了一小桶油。

    然后,最让赵小太爷感到幸福的事情就到来了,终于,终于,终于不需要用两条腿走路了。真是莫大的幸福,不用继续依靠11路公交车,可以让酸痛的双脚和膝盖休息一下了。

    交通工具更新迭代,坐上了牛车。赵双彦两条腿耷拉在车尾外边,牛车慢悠悠的走,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稻谷熟透了的气息让人沉醉,夕阳的光辉照在人的身上,温暖而舒适。

    路,终究会走完。

    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到了目的地:一个坐落于小小山谷里的院子。

    院子大门紧闭,黄衣人叫了好一会儿门才打开。这个院落中最显眼的建筑就是一座三层高的楼房。院子里面树木很少,多半在靠近围墙的位置,院子中建筑的布局给人一种奇怪的熟悉感。

    “这里好像是……学校?”赵小太爷在心里嘀咕。

    确实很像学校,正楼前方那一大片、草都没有一根的空地。两层的主楼还开了一个很有“广迎四方宾客”意思的大门。

    ‘也未必是学校,这地方的样子也很像电子厂,毕竟自己被卖到这里来肯定不是养闲汉的。’

    紧接着就是吃饭时间了,伙食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晚饭配了清澈的汤水,一碗米饭,搭配四片胡萝卜和三条一拃长的小炸鱼。味道不错,可惜食物居然是定量的,少得可怜,米饭加小炸鱼没有六两重,自己以前待过最差的剧组都比这个强,吃饭管饱也是基础待遇了吧?

    赵小太爷感觉自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那愈演愈烈的吐槽冲动了:小太爷我累了一天了,晚饭就这么点,喂家雀儿呢?抠抠搜搜的,把小太爷饿坏了怎么办?

    员工宿舍……不对,权且叫学生宿舍,在二楼。推门一看,屋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六张行军床,一张方桌,一盏煤油灯。赵双彦走过去,选了个没人的床,包袱一扔,pia在那里就一动不动。爱谁谁,天王老子来了也叫不醒我!

    天王老子确实不好使,辘辘饥肠却可以。

    是夜,挂在墙上的电子表指向了十一点三十五分,赵双彦睁开了眼睛。他定了定神,长长的吐出一口气,从单人行军床上缓缓地坐起身。

    他转头看了一眼同屋睡着的四个少年。原本自己一行人应该是第二批抵达这里的人,之前这间宿舍已经有了两个小孩,加上自己五个,都差不多十二三岁。宿舍很大,由一间教室改成,黑板上的粉笔灰甚至都没有擦干净。

    侧耳倾听,其他四人的呼吸声很平稳,很清晰。小心翼翼地穿好衣服和鞋子,从包袱里掏出了一段粗麻绳。将绳子的一头紧紧地拴在床脚,转头去开窗户。为了尽可能减少推开窗户的声响,赵双彦就像一只沙漠角蜥一样,动作慢得吓人。他很有耐心,仅仅推开一条四十公分左右的缝隙就花了三分钟。

    把绳子垂下去,把一块烂抹布紧紧缠在手上,翻出窗户,双腿夹住麻绳,手略微一松,整个人就滑了下去……

    月色正浓,夜深人静,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正在厨房里偷吃,不光偷吃,还连吃带拿的。嫌弃面饼太干没滋味,直接打开天然气灶煎鸡蛋,正当他吃得带劲的时候,一只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

    “啊!”赵双彦被吓了一跳,不过他自制力强,“啊”到了一半就被他憋住了。回头一看来人,这人认识,正是和他一起被卖到这里来的两个小男孩中的一个。

    叫小男孩是没错的,论年纪,做这小屁孩的爹毫无问题。

    只见那小子说了一句:“#%¥#>%*%&。”

    很好,赵小太爷听不懂。不过,无外乎就是“你怎么在这里偷东西吃”之类的。真的是,偷东西吃又怎么能叫偷呢?

    本着见面分一半的原则,赵小太爷把盘子里的煎蛋拨出了一半分给他。小屁孩儿见状愣了一下,马上就真香了。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赵双彦又拿了一个面饼塞到他手里。

    很快俩人水足饭饱,掩好厨房门,俩小贼顺着墙根朝着绳子的方向走,一路高抬腿、轻落地,弯腰耸肩,溜回了宿舍。

    待到第二天一大早,一阵哨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赵双彦,对于睡不好觉这种事情他已经完全没有兴趣吐槽了。从第一天到这个鬼地方开始,他就没好好睡过一回觉!蚊子咬、被人揍,赵小太爷即便是有起床气现在也只能忍耐了。

    他仿佛行尸走肉一样快速穿好衣服,跟着其他人集合、排队、跑步。

    ‘令人怀念的生活啊,上一次还是在……十五年前吧?’

    跑步的领队依然是穿黄色卫衣的那个家伙,不过他已经换掉了那件黄色卫衣,换上了一件浅灰色休闲服。

    跑步的人不多,四个女孩、五个男孩,都是差不多十二三岁的年纪。一个青年领跑,九个少年跟在后面,虽然小孩子们都有些营养不良,跑步的时候速度也不一样,有快有慢,队伍就变得稀稀拉拉的。

    领头的风衣男也不怎么关心这个,只是稍稍跑慢了一些,等到跑得最快的小孩离他差不多有五、六米的距离上,再加速奔跑。就这样快一阵子、慢一阵子。一大九小十个人,就这么拖拖拉拉地绕着院子跑完了三圈。

    比较吊诡的是,虽然九个小孩很累,可就是没人说话。一份刻意的沉默被制造了出来。

    气喘吁吁地到了伙房,结果发现锅灶冰凉,好家伙,还得自己做早饭。来吧,反正这也不是啥五星级大饭店。撸胳膊挽袖子,九个小屁孩还得当场转职火头军。

    做完饭,吃饱喝足,然后要刷锅洗碗,忙活完了已经是上午九点。发了一个本子一支笔,这就头昏脑涨的开始上识字课了……

    生活似乎稳定了下来,上课、跑步、做饭、吃饭,然后就是睡觉,哦,顺便晚上去偷饭吃。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天气转凉,换上了冬衣棉鞋。

    在这个过程中,这里的管理者又拐带来了八个小孩。四男四女,他们好像对男女平均搭配有种怪异的执著。

    不过这不重要,让赵双彦感到惊喜的是,几个“人贩子”还给他们发了用料扎实的棉手套和围巾,虽然这些东西是有使用痕迹的二手货,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这些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东西。不过没关系,这些衣物还算干净,赵双彦压根不在乎这种事。

    扫雪的只有十几个小屁孩,干活想不扎实都不行,面对几千平方米的大院子,扫干净雪人人都累得和狗一样。

    也是在扫完雪的第二天,他们开始训练体能。长跑、蛙跳、俯卧撑,还有打沙袋。训练方式突出一个朴实无华,更朴实无华的是鱼和肉开始加倍提供,尽管加倍也没多少。赵双彦在厨房做饭做的更起劲了,他甚至感觉自己原本稀松平常的厨艺得到了提升。

    然后,冬去春来,万物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