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章休明录 » 第十一章 作答开始

第十一章 作答开始

    李应知道往年的情况,心中已有了预料,不过见到这么多人,心中还是有些感慨,毕竟人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听到梁泽的疑问,他解释道:“神都人文荟萃,英杰辈出,很多青年才俊都喜欢来这边闯荡一番。”

    梁泽闻言,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一位身着绯红色官服的官员走了出来,高声道:“进入贡院的考场后,莫要大声喧哗惊扰他人,更莫要琢磨什么歪门邪道。若是有谁坏了规矩,到时候,莫怪本官不讲情面。”说完,便转头看向了前面一群考生,特别是多关注了列位华服公子。

    此时,一位剑眉星目、面如冠玉的华服公子向前一步,拱手道:“请大人放心。我等到此参加考试,只为校验学问、追寻圣道,定然会一切听从安排。”

    官员点头道:“如此便好。”

    又接着宣读“本次考试内容分为墨义、诗词和策论,考试截止时间为明日申时。试卷糊名后由国子博士负责评阅。”

    “现在开始入场,考生分为五列逐次入场,不得争抢,不得喧哗,遵守考试纪律,如有违反者,当即驱逐出场。”

    官员宣读过后,一队士兵出列维持秩序,组织考生按批次入场,并负责核查考生身份并检查其身上是否携带有小抄等违禁物品。

    梁泽也按照要求排好队,在把守的士兵搜身过后,上交亲供单,领取自己的号牌,然后跨过龙门进入了贡院内部。

    梁泽顺着宽阔的甬道前行,首先看到坐落于甬道中央全院最高的建筑明远楼,监考人员可在明远楼上清楚看到每位考生的状况;而明远楼的东部和西部则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考生考棚号房,考棚号房两壁为砖墙结构,在离地一二尺处砌有砖托,上面放置有上下层木板,方便士子食宿。

    梁泽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考棚号房,忍不住眉头一皱,这考棚号舍如此逼仄狭小,夏天闷热难耐又有蚊虫,冬季寒风凛冽又无法取暖,考生吃喝拉撒都要在这小小的棚屋中完成,卫生条件极差,怪不得每年都有考生撑不过考试。

    幸好这是书院和官学的招生考试,考试程序有所简化,考试内容减少,因此考试时间也大大缩短,两天之内便可完成。正常的科举考试内容繁多,考试时间至少为三天,如今两天内结束,倒是能够少受煎熬。并且,考试内容偏重诗词和策论,对梁泽有利。他来到此方世界毕竟为时尚短,而原主的学识也是极为有限,如果偏重经意注释怕是难以和其他人相争。

    大约过去一炷香时间,所有的考生都已经进入了考棚号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凝神静气,调整好状态迎接接下来的考试。梁泽略微有些紧张,于是暗暗为自己鼓劲,在心中坚定地告诉自己:“相信自己,今天一定没问题!”

    很快,考试时间到,主考官宣布开考。

    外面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很快到了梁泽的考棚之前。

    一个人探出身体,从推车中拿出一叠土黄色的纸,将其递给梁泽。

    梁泽站起身来双手接过试卷,并向外边的人道谢。

    送卷人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转身去到了下一个考棚号舍前给考生发卷,一言不发。按照贡院考试规矩,除监考官外的考场工作人员与不得与考生进行任何交流,以防作弊。

    梁泽坐下身子,拿起刚刚接过的试卷,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开始作答。

    纸张拿在手上感觉略微有些粗糙,质量与现代社会的书写纸相差甚远。想来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虽然这个世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超凡入圣的力量,但是基础科学和生产力还是非常落后,在工业品制造方面远远无法与经历三次工业革命的地球相比。虽然有可以承载儒家青气的宝纸,但是其制作流程复杂成本高昂,在战场等更紧迫的地方都供不应求,不可能用在普通的考场上。

    梁泽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急着动笔答题,而是按照之前十几年学习生涯中养成的习惯,先拿起试卷快速浏览了一番。本次考试的试卷非常简单,第一张试卷纸上是墨义的内容,第二张试卷纸是写着本次所考诗词的主题和要求,第三张试卷纸则提示考生如何撰写策论。下面是几张空白纸张,用来供各位考生拟稿,或者在前面考题答题出现错误时重新抄写。

    考试时间共有两天一夜,交卷时间到了之后会有贡院的官员鸣锣三声,锣声响后所有考生必须停笔,违反者成绩取消;同样,不允许考生中途离场,无论考生下笔如有神、飞快答题完毕,还是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都需要坐在原位等待考试结束统一由专人收取答卷。这种做法也是用来防止作弊。

    第一部分是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和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只要熟读经文和注疏就能答出来,主要考的是平时的积累和记忆能力。

    第二部分是诗词。题目并不复杂,只是提出了一些诗词的基本规则。例如写诗可自选五言或者七言,但要准守平仄、对仗、押韵这三项基本的要求,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对仗,只指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就是说,律诗中间的四句,要求对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即大家所熟知的韵脚。而写词则要严格遵守词牌的要求,每一种词牌都有规定的字数、句数,以及每一个字的平仄,填词需要按照词谱的规定填写。

    本次试题给出的诗词主题是报国。梁泽看到报国的主题后,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了一半,这是一个非常寻常的题目,而且也符合最近一些年大章的形势,并且自己记忆中以报效国家为主题的诗词名篇极多。

    梁泽又翻开策论的试卷,看到策论的要求是围绕于保境安民这一政治问题来加以论说,提出对策。梁泽脑海中闪过封建论、六国论等经典策论名篇,但是又感觉到和主题有些相悖,而且原来历史中的一些典故这个时空并不存在,不能够简单套用。

    “算了,先完成前面的墨义和诗词。”梁泽排除掉心中杂念,决定先答墨义题,再写胸有成竹的诗词,然后再集中注意力解决策论的问题。

    墨义题共有二十道,皆以经中正文大义为问题。梁泽以前也读过四书五经,来到这个世界后记忆力比以前提升了很多,原来记不清的细节现在反而能回想起来,这也算是自己的金手指了。

    他看着这二十道墨义题,发现其中大部分自己都能答出来。例如第一题是《礼记》:“凡三王教世子……”,就是强调要通过老师的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谨言慎行。

    梁泽顺利答出来了十七道墨义,剩下几道涉及到这个世界的大儒所做的注释,确实是没有什么印象。他也没有乱答,直接就空在了那里。想着如果答对十七题,应该也足够了。

    接下来就是写一首诗或词了。

    看着答卷,梁泽在心中暗暗琢磨“我现在真实的诗词水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而且这具身体的原主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云州灾民,如果突然作出千古名篇,未免太过于惊人。但是本次考试,我务必需要考一个好的名次,这样未来的路会容易很多。”

    “两权相害取其轻,两权相利取其重。我现在孤身一人,流落京城,生存问题尚且没有完全解决,其他的事情其实不用考虑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