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章休明录 » 第三十七章 轰动

第三十七章 轰动

    校文阁的编修和助理们纷纷忙碌了起来,几位编修选好这一期的作品,再把自己的赏析也写下来,交给助理排版校对。然后第一时间把内容交给下面的印刷作坊,开动机器,开始生产。

    就在校文阁那边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梁泽这边也没有闲着。

    昨日他完成了《南柯太守传》的创作,开启了新的事业版图。

    不过一时半会之间,还不能收到成效。

    眼下这个时候,酿酒的事业还不能落下,谋生手段不能丢。

    酿酒的小作坊依旧是只有梁泽、李应和叶若若三个人。酿出的少康醉截止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神都或者说是大章唯一的高度白酒,这波也算是垄断市场了,销路根本不成问题,每天拉出去卖的酒水都是供不应求。

    要不是三个人忙不过来,肯定能做到日进斗金。

    目前制约扩大产能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力,手工作坊的生产效率很低。在没有自动化生产线的情况下,需要堆叠人手来增加产出。

    增加新的工人又需要购买新的足够宽敞的场地,而且必须保证其可以信赖,不会泄密。等到以后酿酒作坊的规模足够大,树立起口碑,可以开发真正的白酒酿造技术,梁泽会转变现在的生产经营模式。

    但在此之前,蒸馏酒的技术还需要严格保密。

    梁泽可不想过几日大街上到处都是模仿自己工艺的蒸馏酒,毕竟自己的竞争优势此时还没有完全形成。

    所以这个时候梁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先慢慢积累资本,等到时机合适再扩大生产。

    他这几天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酿酒的事业之中。

    闲隙之时,便接着进行创作。这几日,他又提笔写好了两篇作品,分别是:《徐玄之传》和《张景传》。前者讲的是徐玄之梦中历险蚍蜉国的故事,后者讲的是虫子成魅欲害人最终被诛杀的故事。都是属于花鸟鱼虫卷,正好合编为一个系列。

    人在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这一期的《文道汇编》刊行的日子。

    这天梁泽还是和往常一样,和李应一起拉着小板车出门卖酒。

    在出去的路上,看到书亭前边围了一大群人。

    稍一打听,就很容易知道是新一期的《文道汇编》开售了,这些人都是第一时间过来购买的。

    这个时代发行书报,成本的大头是纸张和印刷的费用。至于版权费,那是没有的。

    因为在大章出书是替一个人弘扬文名的行为,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随便写书出版,自己的作品能被选上说明是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去要稿费。文道这么高雅的事情,不能和金钱混为一谈。

    甚至部分家境不错的人,还会给印刷作坊贴钱,自己自费出书。例如朝廷的齐王殿下,附庸风雅,但是自己才识又很有限,非要学人家写书。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关键的是没有书局看得上他的作品,他就想了个办法,自己花钱印了三千份,见人就送,结果贻笑大方,此事也沦为了大章的笑谈。

    《文道汇编》不以盈利为目的,又有官方的物资支持,所以相较于其他的书籍和刊物,价格很实惠,上面的内容又经过精挑细选,可读性很高,是家境普通的那些读书人的首选,城中的大户人家往往也会订阅。

    所以每到新一期刊行之时,都是很受欢迎,大户人家的仆人和贫民百姓都会来排队抢购。

    梁泽想到上次林厚提到要把自己在醉仙楼所作的那些诗词投稿给《文道汇编》呢,不知道结果怎么样,被选上了几篇。

    想来《把酒问月》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其他的作品就有些不好说了。

    梁泽还在这儿考虑待会要不要买一本看看呢,不过看到排队的人很多,估计要排很大一会儿,可能会耽误其他的事情,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等到闲暇时再过来买吧,现在没必要浪费时间。

    就在梁泽从这里路过时,排在最前列的人已经买到了新鲜印刷出来的书刊。

    刚拿到手,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当场打开读了起来。

    《文道汇编》的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板块:第一块是收录的优秀诗词和编修们的赏析;第二块则是文章;第三块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名宿对经义的讲解。三个板块占据的篇幅每期不固定,会根据需要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大家第一时间阅读的都是诗词这一块的内容。诗词相对于那些晦涩的文章和经义来讲,更为雅俗共赏,也不需要投入大把时间时间钻研道理。

    赵有恒就是特别喜欢《文道汇编》收录的诗词和编修们的赏析。他住在神都的神光坊之中,家境普通,虽然还没有能入品,但是也算是个读书人。苦于囊中羞涩,他买不起那些昂贵的书籍,相对廉价的《文道汇编》就成了他的必读刊物,每期他都会买下来精心收藏起来。

    今天他还是和以往一样,早早地来到了坊门前的书亭排队买新一期的《文道汇编》。今天出门比较早,幸运地排到了前列。

    他付过钱,从小吏手中接过刊物,便转身走到了一边,第一时间翻开内容。

    看到这期的第一篇作品就是《食槐叶冷淘》:枇杷已熟粲金珠……

    诗写的挺有意思,一看作者名字是梁泽。嗯?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想起来了,今年书院考试的案首好像就叫做梁泽,听说此人前些日子在绣春楼也是诗词赋三绝。想必是有才华在身的。

    接着往下看,是一首词:名曰《鹧鸪天·潋滟湖光》,作者也是梁泽。能够诗词同时登上《文道汇编》,不愧是案首。

    越往后看,他的心里越是吃惊,怎么这一期的诗词全都是梁泽的作品啊?

    看到最后一篇《把酒问月》,赵有恒心里已经呆住了。名篇!这首诗的水平在大章最近几年的诗作里足以名列前十!

    之前还有些怀疑梁泽何德何能,一下子占据了小半期的内容,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可是看了这篇作品,赵有恒明白了,梁泽凭借的就是自己的才华。

    有着和赵有恒类似想法的人不是个例。有些人嫉妒心理驱使,不怀好意地散播说这梁泽和国子监的卢司业关系匪浅,而卢司业又主管《文道汇编》的一应事宜,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梁泽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这种人叫嚣的时机不太好,有一些早了!别人直接把压轴的《把酒问月》甩到了他们的面前,有这样的水平怎么可能需要靠关系呢?

    没办法,心中再是不忿,也得服。

    质疑的人在真正的实力面前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没有翻起什么浪花。

    不过,梁泽十五首作品同时被选录进《文道汇编》,独占半刊的壮举,还是成功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很快,梁泽更多的信息被大家发掘了出来。他在考试时写的作品和在绣春楼的事情又重新进入了神都群众的视线,甚至他在五方山对抗蜥蜴妖物的旧事都被扒了出来。一时间,关于梁泽的各种消息皆为众人所津津乐道。

    如果大章要是有微博,那梁泽-诗词,妥妥地会登上微博的热搜榜第一名。

    越深入了解,大家越觉得梁泽真是不一般,不知不觉间,又是一个天才要崛起了。

    要是在21世纪这样一炮而红,说不定就是开直播卖货、发财致富改变自己屌丝命运的机会。当然,在大章名气和流量没有办法直接变现。不过,养望也是士人常做的事情,有了名声,办什么事都会方便很多。

    梁泽自然是不知道这一切的,知道了也只会一笑置之。他承接了这具身体的因果,有自己的理想要完成,一鸣惊人是迟早的事情,苟住发育不是他的风格。

    下午,梁泽正在家中聚精会神地写着小说,李应兴冲冲地跑了过来,嘴里还在大喊着:“阿泽,这下你真的出名了。外面的人都在讨论你的事情呢。”

    李应跑到梁泽的身边,气还没有喘匀呢,便从怀里掏出来了一本《文道汇编》,嘟囔了一句:“看,我排了半天的队才买到了,以前可没这么难买啊。”

    不过接着又是兴奋地说:“阿泽,你之前在醉仙楼作的那十五首诗词全部都入选了这一期的《文道汇编》,而且诗词这一块成了你的专刊呢。”

    听了李应带来的消息,梁泽也略感意外。上午自己还在想这件事呢,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了轰动性的新闻。

    “哈哈,阿泽,这一下你肯定是要成为风云人物了。”

    叶若若这个时候也走了进来,她也是知道了这个消息,过来向梁泽道喜:“妾身也在这里祝贺梁公子了。没想到梁公子居然能创下如此壮举,确实让人佩服。这下估计妾身原来的那些姐妹们,更是对梁公子翘首以待了。”

    说完,捂着嘴轻轻笑了笑。李应也跟着在那里哈哈大笑。

    今日之事确实算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