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书后我成了男主的婶婶 »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四十章

    “是么?”

    程景让凝视着她,他将茶壶放在小几上:“我也向徐家提亲了,为的是徐家嫡长女。”

    “徐”徐凤弥只吐出一字便呆住了。

    她回过神来,瞪着眼睛看他:“啊?你说什么?你去徐家提亲了?”

    “嗯。”这时小葵递进来手炉,程景让接过,再将手炉递给徐凤弥:“徐家已经应下了。阿弥,如今你我,是未婚夫妻了。”

    徐凤弥愣在原地,手里的手炉散发出源源不断的热意。如今已是深秋,有寒意渐袭。

    等徐凤弥缓过神来,程景让已经拿着一本书卷,看得很是认真。

    她当即挑了挑眉,伸出手去,抽了他手里的书卷,看他:“怎么这样突然?京城定是掀起了不少的流言蜚语。”

    “一点不突然。”程景让笑着看她:“至于流言蜚语,说来说去也就那些。彼时你不在京中,也算是耳根清净了。”

    “可我眼下回京,流言蜚语必定再度袭来。”徐凤弥将书卷放在一旁,叹了口气:“徐直还不知道有多高兴,走了个镇南王,又来个静王。他只怕是日日给徐家祖宗烧高香,以示答谢吧。”

    程景让眼底笑意愈发明盛,他伸出手去,替她拢了拢头发,才不紧不慢道:“如今木已成舟,阿弥,你可有想说的?”

    他说罢,又敛了笑意,正色道:“我记得你说过的话。故而,我们可以先定下亲事,然后等你年满十八再成亲。亦或是,可以先成亲,但圆房一事,也等你年满十八再说,你以为如何?”

    徐凤弥微怔,须臾,她轻咳了一声,也十分正经道:“不是我拿乔。而是在我以前的地方,十八才算是成年,也就是你们这儿的及笄、弱冠。懂吗?”

    程景让颔首:“我懂,所以,一切依你。”

    他略微思量,又好奇道:“那成亲呢?又是有什么样的规定?”

    徐凤弥清了清嗓子,给他科普起来:“在那里,根据律法规定,若是要成亲,女子不得小于二十岁,男子不得小于二十二岁。所以,意思是,若要成为正经夫妻,便有年岁规定。”

    她想了想,又连忙道:“而且在那里,是实行的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

    她说得很是郑重。

    程景让嘴角微弯:“我明白。若是今后与阿弥成了亲,我不会纳妾,身边除了你,再没有别的女子。”

    徐凤弥哼哼两声,很满意他的态度。

    等徐凤弥一行人进京时,京城已入冬,天冷气寒,冬风瑟瑟。

    程景让在城门口下了马车,他似是有公事要办。马车驶进了城内,朝徐府驶去。

    因着徐凤弥未送家书,故而徐家人都不知道她回来了。

    徐凤弥一路风尘仆仆,她去了主屋歇着,小葵等人则是赶紧去收拾弥楼。

    “回来了?”贺兰瑛一脸惊奇:“竟是这样意外?”

    她说罢,又思忖片刻,起身道:“她眼下在哪里?随我去瞧瞧。”

    善善遣人送了热茶、糕点及炭盆来,屋子里有几分暖意,倒也不冷。

    贺兰瑛进屋的时候,女子一身缎袄,坐在上方主位,手里端着一杯茶,正优哉游哉的吃着。

    徐凤弥睨了她一眼:“贺兰夫人,有一段时日不见了。”

    贺兰瑛敛了心绪,笑着上前,在左侧首位坐下:“是有段日子不见了。”她仔细打量着徐凤弥,笑意温和:“大姑娘清减了不少,可是不适应荥阳水土?如今回来了好,合该好好补一补才是。”

    徐凤弥放下杯盏,看着贺兰瑛,似笑非笑:“清减?我倒是觉着自己圆润了不少。”

    她挑眉,继续说道:“回来得匆忙,不过,倒也听说了一桩喜事。”

    她往后一靠,垂眸看着自己的指甲盖儿,漫不经心道:“六妹妹如今,倒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恭喜贺兰夫人了。”

    她笑着将手拢进袖中,好整以暇的看着贺兰瑛。

    贺兰瑛心思一转,笑:“怎么是一桩喜事?大姑娘和静王的好事,也是令人艳羡不已。”

    徐凤弥哼笑一声,并未接话。

    这时,善善进了屋来,她递给徐凤弥一个手炉,道:“六姑娘来了。”

    徐凤弥接过,淡淡嗯了一声,问:“弥楼何时能收拾好?”

    善善:“快了,再有半个时辰,必能收拾干净。”

    徐凤若莲步轻移,进了屋子。

    徐凤弥看也不看她,只道:“也不要只图快,还要收拾得干净才是,莫要有疏漏。”

    善善敛眉垂眸:“奴婢省得。”

    徐凤若行至徐凤弥跟前,福了福身,嗓音轻软:“长姐,荥阳一行,长姐可还顺利?”

    徐凤弥看她,勾唇一笑:“自然顺利。”

    徐凤若一身朱红长袄,墨绿挑线裙,梳着垂髫分肖髻,髻上朱钗银簪,倒是有些华贵矜雅。

    贺兰瑛母女二人在徐凤弥左侧下方落座,皆言笑晏晏,平和近人。

    徐凤弥双手环胸,她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略带揶揄的目光落在徐凤若身上:“想来是六妹妹期盼已久,所以六妹妹才会这样容光焕发,喜不自胜。”

    贺兰瑛脸色一僵,她没想到,徐凤弥刚回京,说话就夹枪带棒的。

    什么期盼已久?这不是在暗讽徐凤若早早惦记上了自己的姐夫吗?

    贺兰瑛定了定心绪,她才想开口,就听身边的少女说道——

    “我是替长姐高兴。”徐凤若笑意清润温和:“静王殿下英明神武,长姐今后,可就是静王妃了。”

    “哦?”徐凤弥就是等她这句:“静王是程絮长辈,如此说来,若今后事情顺利,你该和程絮一起,恭恭敬敬的唤我一声婶婶。”

    她说罢,便笑得张扬:“哎,这世上的事儿啊,真是让人出乎意料呢。”

    徐凤若垂眸:“理应如此。”

    天色渐晚,乌云压顶。

    徐凤弥回了弥楼,她盥洗一番后,方准备用晚膳,便听说徐直来了。

    她面色淡淡,放下碗筷,拢了拢衣领,道:“请他去前厅,我这就来。”

    前厅。

    徐直站在屋子中央,负手而立,神情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复杂,一会儿又唉声叹气。也不知他是在想什么。

    “父亲何故而来?”徐凤弥踏进了屋子,第一句话便是询问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