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科技:行星终点 » 章153 选择题

章153 选择题

    十二名参赛选手在为期两月的餐前小菜中,来到了这里。洁净圆桌是每一个科学家心中的神圣之物,象征着孜孜不倦的研究日夜,和呕心沥血的精力投入。而在临近决赛的洁净圆桌上,郝心对上了一位故人。

    “想必从赛前至今,在座的各位,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补丁大赛的正式题目。也就是xd2000m漏洞。”圆桌中心的投影光屏上刻画出每位选手的模样,主持人则身处圆桌之外的高台,用着清晰的扩音,向十二位选手讲解一道立意有些奇怪的选择题。

    他说:“不过,在进入决赛前,我们还有一道情景模拟题。没有时间限制,请尽情发挥各位的才能,给出答案。”

    随后光屏上以文字与图象穿插的方式,给出了题目。问题是:

    在第五纪元中,由于基因改造技术还没有达到如今的高度,升阶群体并不多。而在五纪元前期,更存在着一段倒退史。那时,社会治安败坏,人伦不兴,名为查尔斯的毒品趁机流行在几大主流城市。那么,请你利用现有技术和知识,选择你的方式,解决掉毒品查尔斯的流行。

    结晶圆桌上的诸位,都保持着各自的思考。他们还能从参考系统中,得到这项毒品的化学式,材料,以及大概的制作工艺。

    根据不同需求,还能够调用相关的历史文献。

    在五分钟的准备下,十二位选手,需要依次向主持人提交大概的想法。在后台评委的评估下,确认其可行性。

    一位位选手依次起身。

    有说制造毒品解药的,也有说用现代武装进行制度改革的,其中大多以手段偏多,政策偏少。一个一个,直到一位面容烧伤的选手,缓缓起身。

    他的名字,叫熊欣。

    和大多数人的站位相同,他也采取了武理的手段:“我会制作一个遥控型的微观粒子,以它为介点,打乱毒品的化学方程式。做到他们完全解不开的程度,我认为这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法。”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熊欣甚至连自己的项目过程,都拟定好了细节。其余选手,有些手足无措。

    后台评委席的曹兴,也很关注熊欣的答案:虽然和大多数选手的方向一致,可明显认真程度更甚。他的身上有身为科学家的执着,没未因为,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而将其潦草对待。

    这份认真,正是评委们的打分点之一。

    补丁大赛的参赛氛围是,相对轻松的。因为做实验,已经成了这群人生活的家常便饭。此时尚未到各自为阵的地步,故而选手之间,甚至可以相互提问,以促进思维。

    基于这种氛围,郝心面向熊欣,礼貌的举起了右手。

    “郝尚御,有什么疑问吗?”主持人恪尽职守,充当话筒。

    “你所说的遥控型微观粒子,能禁锢那些化学式多久?”郝心似乎考虑到了时效问题。

    熊欣镇定的笑道:“如果是在当代,有大把的人可以破解。毕竟,我们在相同的科学技术之下,接受着类似的熏陶,拥有着类似的的永生,但......”他的微笑逐渐凝固,转为一个研究员在聚精会神时,才会突显出的一丝冷漠。

    那种冷漠,是将一切思维都投入进课题的表情,是将项目作为唯一世界的表情。是郝心也拥有过的表情,所以,他理解熊欣后面的那个转折,意味着什么。

    他真的可以做到。

    “那是在第五纪元,他们解不出来的。我甚至只需要一个米太,就能从根本上摧毁那个时代的毒品。我说的不只是查尔斯,而是所有毒品。”熊欣想要为自己拉分,但是,在这个课题上,似乎也不打算退让。

    科学家就是这样,能解决的问题,就实事求是的解决,解决不了的东西,要么退步,要么重来。

    郝心已经感觉到熊欣在的自信了,他对自己的遥控型微观粒子很有信心,不管是在原子的基础上,还是米太的基础上。

    他都将第五纪元的科学,视为了原始的平台。

    他不认为他们拥有先人留存下来的智慧,而先人们,却没有他们此时的技术和理论。这就是进步。

    “真的有那么全面吗?”不知道郝心还在怀疑什么。

    后台里的一位女性评委,正要打断郝心在比赛上的发言,然而一边的曹兴,却阻止了她的举动。他似乎觉得,一场补丁大赛,远没有几位科学新秀的思辩来得精彩。

    何必那么严肃呢?在场的可都是为了某个课题,活跃了上万年的研究员,将他们称之为科学家也不为过。如果我们要请他们帮助查找xd2000m的漏洞,不妨先给予他们,合理的尊重。

    旁边的女评委似乎看懂了曹兴的眼神意思,没再多言。

    这次补丁大赛的出题人,本就是曹兴代表的一群班室,曹兴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

    于是,主持人在接到后台评委们的默许后,并未阻止选手们,对各自答案的交流。原本用于实验的洁净圆桌,逐渐变成了两方的辩论场所。

    熊欣甚至不用准备手稿,将自己的概念模板,如同演讲般念了出来:“看来你想了解一下这项技术的前景,好吧。”

    首先,我会收集流行于那个时代的所有毒品。了解他们的化学式。

    发射小粒子,改变元素结构,从而阻止宏观的化学反应。通过某些量子效应,将这种改变,从个体扩展至相关粒子。

    从而构建一个没有毒品的世界。

    项目补充。如果他们在这种封锁下,还想制造毒品。就必须用当时的技术,解开粒子被干扰的真相,并以相当或是更高精度的微观粒子,将我遥控的小粒子去除。

    这点是不可能的。

    为了以防万一,我在构建遥控型米太时,还用循环算法加固了它。即便被湮灭,也会一直重新运动。而它设定的运动周期,可以达到50至100亿年,相当于一个行星的寿命。

    这个量级,不要说第五纪元的科学家,就算是当今信安群,拿出二群里的一个班室,想要提前结束那个遥控型米太的运作,也要耗上百年时间。

    同样是提倡的,以科技手段解决毒品问题的一位选手,在听闻熊欣的解释以后,不由得拍起手来,称赞:“构建这么精妙的仪器,要耗费多久的工期?”

    “单兵作战需要大概两万年,如果用信安群最高的光谱,加上暗原子网络的算力,说不定只需要半天。”熊欣做出了保守估计,他对暗原子网络的计算和处理能力,是由衷信服的。

    在场不少选手,都对这个项目点头。

    如果是在物理手段上,他们的确几乎想不出,比熊欣更好的办法。

    看到大多数人对自己的项目做出了肯定的态度,熊欣借机拉分:“而且,虽然一个人构建这个产品的工期漫长,可一旦成形,它所达到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全球的毒品贸易,会在一瞬间被戒断。已经成形的毒品,会因为化学式的崩塌而失去刺激神经的作用。而那个时代的不法分子,就算是请那时最高的科研团队,也再造不出一克查尔斯。

    除非他们的科学突飞猛进,否则在接下来的50到100亿年内,他们的毒品都将受到技术上的锁死。这就是熊欣构建的“无毒世界”,不知为何,虽然他的项目概述,对拉分很有帮助,但他本人,似乎不怎么高兴。

    “立竿见影。”郝心再次望向他,好像说的并没有错。

    熊欣会在意这个题目,或许是他在闲暇之余,也了解过一些,从前的历史。但郝心认为,自己也是如此。

    “的确是立竿见影,不过,我也有与之不同的处理方式。”郝心的眼神再次坚定了起来,原本轻松的思辨交流,突然蒙上了一层紧张的氛围。

    而掌握着扩音权的主持人,已经在两头为难的情形下阵亡,选择了观战。

    “那么请讲讲你的解决方案。”这里没人会恶意的攻击和贬低别人,更愿意用现实来做出评价。

    包括熊欣自己,都期待着郝心,能提出比他更优的解决方案。

    届时郝心,聚焦了场上选手主持人,以及后台评委的隐形目光于一身。

    他面容单调,显得毫不紧张,在座的人和他一样,都是理性的研究员,是追求客观事实的科学家。郝心所要做的,只是将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讲述出来。

    他说:“如果是我,给予我足够的权利,我会在时代兴起一场大变革。”接着,郝心像熊欣那样,摆出了自己的项目大概。

    针对于第五纪元的时代主题,也就是人工智能,做出多领域的变革。

    教育。首先当时的原生人占据多数,而升阶人只是少数。那么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对大多数只在百年的生命群体,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理解,时代主题,改变自身堕落的观念。从幼儿入手,往往能决定未来。

    工作。毒品的本质,是精神毒药,身体负担只是它造成的物理效果而已。吸食毒品的情况在社会上大面积流通,只能说明群体的幸福感得不到满足。没有一个好的工作,合适的工作体系,以及能让工作体系进行良性循环的社会秩序,是行不通的。因此给予分层群体,不同层面的工作岗位,是重中之重。

    最关键的是领导部门。也就是当时星委会的治理体系,需要全面彻底的改造......

    话说于此,郝心的讲解还没结束,有的人已经忍不住发出了笑声。

    全场只有一个人在笑,那就是熊欣。他的笑声,随着郝心讲解的停顿,也停顿了下来:“不好意思,但,你是社会学家吗?”

    其余选手听出了熊欣话里讽刺的意味,这种讽刺,不仅讽刺了郝心个人,更讽刺了社会学家这个群体。

    但郝心却并未放在心上,抛开他与熊欣的过往交集,他也不认为有什么讽刺:“只要能解决问题,不同手段也无可厚非吧。”

    这是补丁大赛,但没说是武理大赛呀。

    在其余选手们还面面相觑时,熊欣脸上的表情,已经开始有些变化:“请容我问一个不太礼貌的问题,郝心尚御。你参加过什么大型实践项目?”

    “陆地桥的中期建设,我曾担任项目管理,对超距空间算法做补丁。”郝心提出自己所承接的一个管道项目,如今那个名为陆地桥的管道,已经接通在曹时城和诗意城的两段,进一步完善两地的交通。

    “既然你是个名副其实的科学家,我更加好奇,你怎么会说出如此滑稽的答案来。”在熊欣看来,他的文理改革,根本不合题意。

    郝心尚未开口,另一位女性选手,也在举手之后,反驳了熊欣的观点:“不尽然吧,你会这么说,是觉得文理方案不如你的方法来得高效吗?”

    毕竟改革需要长篇大论,需要时间磨合。做不到遥控米太的立竿见影。

    熊欣本有这重意味,但被那人抢先一步提出后,反而变成了对方的筹码。

    此时再说“准备时间”,对自己并无优势。因为改革虽然耗费时间,但自己在没有暗原子网络和诸多先进工具的辅助下,制造遥控型米太,也需要相当的耗时。

    既然如此,熊欣便舍去了“时耗”这张牌面。

    “不,我的意思是,文理改革在那个时代而言,没有意义。”熊欣大胆的否定了郝心的方案,“天真的不是我,而是你们。你们没有经历过短暂的生命,匮乏物质的现实,当然可以用轻松的语气说,依靠改革去改变。呵呵,你怎么知道当时的星委会没有做出过改变?”

    熊欣先是面对众人,而后又针对着郝心。

    “那一定是他们,采取的措施不对。”郝心仍不放弃文理的可行性。

    但熊欣紧接着一锤,重击了他的想法:“那你肯定自己制定的政策,会比当时的星委会更加明智吗?”

    这一致命反问,令郝心感受到压力。在场众人,作为旁观者,也体会到了熊欣言语中的情绪。那已经不像是,单纯的做学问,而是带有私人恩怨。

    终于,这时在接到评委的指令过后,主持人再次上线:“评委们已经看到了选手们的答案,这是个无分题目,在进入正式比赛前,大家可以先进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