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龙的孩子 » 第二十一章 去学堂(一)

第二十一章 去学堂(一)

    晚上兰花回来后,同两人说了学堂的规矩,“一定要听先生话,不要和同窗闹矛盾。”两人点头后,她又对刘遥道,“遥儿,若是先生让你摘掉手上的布袋,你就摘了,戴着这个不好写字。”

    “明白了娘亲,我一定好好听先生话!”

    兰花点头,又看向刘远,他这个儿子一直很有当哥哥的自觉,什么都先照顾着弟弟,“遥儿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交给我就好。”刘远笑着回道。

    兰花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真是越来越像他爹了…

    第二天,兰花把两人送到书院后,同先生打过招呼便离开了。

    刘遥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同龄孩子,难免有些怕生,一直跟在刘远身后。

    孩子们都对两个新来的十分感兴趣,问问年龄,喜欢吃什么,在刘远看来就是小朋友之间的社交,很单纯。

    当然也有几个特例,这个学堂里的学生大概20来人,自动的分成了两个群体,一边是穿着较好的,衣服料子上都有花纹,一边就是刘远他们这样的,衣服上虽说没有补丁,但料子也没那么好。

    “你们俩是双生子?为什么一点都不像?”

    刘远刘遥两人被围住,的确,他们两人一点都不像,刘遥长得更加秀气些,长大后应该是俊美类型,而自己就普普通通。

    “我像爹一点,弟弟像娘亲多一些。”刘远道,异卵双胞胎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小孩子们肯定是不懂这些的,既然得到了回答便不会再深究,“那你弟弟为什么一直把手遮住?”

    果然来了…刘远心道,小孩子都会对不理解的事情感兴趣,最喜欢问的就是为什么。

    正待他考虑如何回答时,先生出现了,他戒尺往桌上一敲,所有人瞬间安静了下来,“坐好。”

    几乎是一瞬,围在他俩身边的人就散开了,飞快的跑回自己座位。

    李子明看向还站着的两人道,“随意找地方坐。”

    刘远点头,带着刘遥坐在了空座处,一个长桌坐两人,刚好。

    他们俩算是插班生,李子明也不可能为了两人,而拖慢所有人的进度,虽说教小儿读书,主要是认字明理,但他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

    “昨日背的可还记得?”李子明问道。他声音并不严厉,但是下头的孩子一个都不敢造次,不亏是有血脉压制的。

    “记得——”

    “那好,何良才你来背。”

    被点起来的是朴素阵营的,他站起来,有些慌乱紧张,双手捏着衣角,想了半响,才背出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习相远…”

    刘远一愣,这不是宋代的三字经么…难道现在是宋代?但是宋代已经广泛使用楷书,没理由他看不懂那些文字啊…

    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他穿越到了一个类似宋代,文学相通,但是文字却不通的世界?

    并且至今他也没听过年号,莫非这个世界没有年号?

    刘远听的认真,果然来学堂是正确的,他对这个世界还太陌生,或许还有更多他不知道的事,比如修仙什么的。

    那为何至今没有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只能说他现在年纪小,加上家里没有这个条件让他了解,所以才闭塞至今。

    刘遥坐在一旁,仿佛在听天数,念得他发困,头刚垂下去,肩膀就被打了一下,他立马坐直。

    李子明看着他道,“若是犯困,以后也就不必来学堂了。”

    刘遥连忙摇头,“学生错了。”

    见他认错诚恳,李子明便没有在追究,何良才也正好背完,“背的不错,只是还不够流畅,回家了也不要只顾着玩。”

    何良才点头坐下,松了一口气,好在昨天没和隔壁二狗出去玩…

    “拿出沙盘,今天教你们学字,内容就是方才何良才背的。”

    刘远没有纸笔,所以不得不靠死记硬背,但是这终究不是办法…这里的文字,和他所知的汉字相同点少之又少,记忆就算再好,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记住。

    为何文学相同,文字却不同,要知道中国从古至今,文字可都是一只传承下来,没有断过,所以现代人也能无障碍的独处古代人所写的诗词和文书,怎么这个世界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字…

    既然解释不了,那就不想了,想想自己都穿越了,难道还有比这更离谱的事情不成?

    大不了再来个修仙设定,可是,在这个世界已经生活了五年,他可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