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龙的孩子 » 第九十九章 诗会(一)

第九十九章 诗会(一)

    “诗会?”刘远沉吟道,思考片刻,“可我不善诗词,若只是去看个热闹,倒是可以。”

    何轲见他同自己想法一样,便说道,“当然可以,我就打算去凑凑热闹!”

    “既然如此,那我也去好了,就当去涨涨见识。”

    丁元白见他答应,便笑道,“甚好甚好,那到时我再把请帖给刘兄。”

    刘远微微一愣,还有请帖?看来不是谁都能去的诗会了…“那就劳烦丁兄了。”

    “对了,遥弟有兴趣么?近来那象棋倒是风靡起来了,要是遥弟也去,想来也能好好交流一番。”

    何良才问道。

    “等明天我问问,到时去学堂给你回复。”刘远笑着回道。

    “好。”

    “对了,刘兄,你收集那么多种子做什么?”何轲好奇的问。

    刘远看向摆在柜子上的土罐子,笑了笑道,“你们也知道,一年前我还在乡下刨地呢!留着这些种子,一是留做纪念,二是让自己不忘曾今的苦日子,也好好好最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听到刘远的回答,三人皆佩服他的心性。

    “刘兄如此,我等真是要多多向你学习了。”丁元白笑着道。

    何轲和何良才也附和的点点头。

    刘远有些不好意思,摆了摆手,岔开了话题,“说起来,这诗会,去的都有哪些人?”

    何轲道,“都是城里的书生,有些人还有些功名在身。”

    “这样说来,这次诗会,规模还挺大的。”

    “规模谈不上,要说诗会,那还得是都城的,我两年前去过一次,那可真是繁盛啊!”何良才感叹道。

    “咦?良才兄去过都城?”

    何良才笑着说,“我舅舅就在都城,以前总去舅舅家玩。”

    “原来如此,想来都城一定比这华安县繁华不少。”

    “反正刘兄也有科考之意,以刘兄的才华,上榜是迟早的事,到时候去都城任职,可不就能亲眼见见了?”何轲道。

    “科考哪有轲兄说的这般容易,不过,我自当尽力就是。”

    丁元白看着何家两人道,“我等也还有几年就到年纪了,此时关心刘兄,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己吧。”

    两人不好意思的相视一笑,说道,“自然自然,我可是每日都在家中苦读啊。”

    这话一出,他们四人就心照不宣的笑出了声,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到了傍晚,三人就离开了。

    而刘遥,直到闻到晚饭香,才悠悠醒来。

    随后刘远就和他说了诗会的事,一开始他还摇头不去,直到说了象棋的事,便点头答应了。

    “好,那到时候,就和我一起去吧。”

    过了休沐,刘远就把参加诗会的事告诉丁元白,他听了便欣喜的从兜中拿出一封信,“这便是请帖。”

    刘远接过,道了声谢。

    时间匆匆,很快就到了诗会的日子,刘远刘遥吃过午饭后,便往会场去了。

    会场是一处茶楼,为了今天的诗会,也作了一番布置,露天的阁楼四周幔上了灰白的轻纱,随着风轻柔飘动。

    刘远将请帖递给小二后,就被领着去了阁楼。

    “两位,就是这儿了。”小二推开门道。

    刘远一拱手,“劳烦了。”

    随后两兄弟就走了进去,不得不说,这里得布置着实让两人耳目一新,十分风雅。每张小案上,放着文房四宝和清茶。

    刘远找了个偏僻地方,带着弟弟就坐下了。

    对于会场的其他人来说,他们俩是陌生人,又如此年幼,便没人上前攀谈。

    两兄弟喝着清茶,一直等到丁元白和何家两兄弟,才算是有了个说话的小团体。

    “刘兄来的这般早。”丁元白上前道。

    其余的人见了,便都看了过来,毕竟丁元白的父亲,有不少人都知道。

    刘远笑道,“吃了饭无聊,就早点过来了,这里的茶不错。”

    “遥弟呢?”

    刘远一努下巴,“喏,在那边呢,他看见有人在玩象棋就过去了。”

    三人看过去,果然瞧见刘遥站在外围看着,还踮着脚,明显是个子不够看不着。

    “刘兄怎么没过去?”何良才问道。

    “他难得肯自愿离我身边,我何必跟着。”

    “丁公子,好久不见。”一个明朗的声音从丁元白身后传来。

    丁元白转过身去,看清来人,拱手道,“原来是黄公子,近来可好?”

    “一切都好,这位是?”那位黄公子看向他们中格格不入的刘远。

    “哦,这位是刘远兄,是我的同窗。”

    “原来是刘公子,幸会幸会。”

    “黄公子客气。”

    黄公子见他穿着,就知道他不是公子哥圈里的,也十分有眼力见,没有问身家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