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前有间中药铺 » 第三十八章 大柴胡汤

第三十八章 大柴胡汤

    翻到医疗报告的第三页,翁教授开始逐字逐句的阅读。

    “患者李某近几周内经常发生右上腹的绞痛,每周持续高烧两至三天,出现黄疸症状,食欲不振,腹胀嗳气,伴有呕吐,偶食油腻食品后疼痛明显加剧。”

    “患者先前服用西药,病情未得到明显改善,已于三日前,由朱医生的安排,留院观察。”

    翁教授说完,看向张德重。

    “嗯,患者胆囊炎的症状挺严重的,朱医生的检查与诊断呢?”

    张德重神情严肃,问道。

    “朱医生检查发现,患者李某的右上腹部具有明显的压痛与肌肉紧张。同时巩膜黄染,脉弦滑数,舌苔黄腻,体温为39摄氏度。”

    “初步诊断病人李某,患有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在场的研究员们基本都是药学或是化学出身,对医学有些了解,但是不深。

    圆桌之上,能够整份报告全部听懂的人,只有张德重和钟尧二人罢了。

    “诊断没问题,朱医生的治则和处方给我看下吧。”

    张德重说完,翁教授将手里的报告递了过去。

    这位一院的朱医生,行医年份虽然不长,但为人忠厚踏实,不会乱开方子。

    简单看了一遍,张德重心里便有数了。

    “肝郁失疏,木横克土,温热蕴蒸,气滞作痛。”

    朱医生报告上写的比较全面,但通篇下来,想传达的意思就是张德重口中这十六个字。

    “小翁,你记录一下,建议朱医生……诶,对了。”

    张德重话说到一半,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过头笑眯眯的盯着钟尧。

    “小钟,我记得你以前也是一院的中医医师,假设是你初诊这位病人,你会如何医治?”

    张老有意考校一下钟尧这位年轻人,因此没有把朱医生的处方给他看。

    不知道钟尧在当上药铺老板之后,之前的医学功底有没有忘得一干二净。

    “嗯……慢性胆囊炎在病理范畴上,大多都属于“胁痛”和“胆涨”。”

    钟尧只是思考片刻,便开始分析。

    “肝位于胁下,胆又附于肝上,因此临床症状表现为胁痛的病,病因多数在于肝胆。”

    “胆和肝互为表里,五行上属木与土,关系比较复杂,容易失去稳态。”

    “在治疗的时候,肝胆需要同治,由于脾肾也得兼顾,疏肝利胆的同时,利不伤正,才能切合病机,提高疗效。”

    说到这里,在场的人已经和听天书一样,字听得懂,但完全不知道钟尧在讲些什么。

    只有张德重,正用赞许的目光注视着钟尧,示意他继续往下讲。

    “讲到很对,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开方呢?”

    “我想想。”

    毕竟有段时间没有开诊了,而且分析病理比较容易,开方需要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更加费神。

    大约三四分钟后,钟尧缓缓开口。

    “柴胡12克,黄芩9克,白芍9克,半夏9克,枳实6克,大黄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金钱草24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

    这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记载的大柴胡汤。

    对于胆囊炎的患者,疗效甚佳。

    能够用柴胡疏解少阳胆经之热,黄芩在里面也起到助推作用。

    并且,考虑到患者的其他症状,钟尧还加上了其他几味中药,不光只有大柴胡汤里面的八味药。

    “枳实和白芍能够解除患者心下的压迫郁塞感。”

    “半夏和大枣调理患者的脾胃,生姜可以止呕。”

    “另外,为了化解他的胆石症,放了金钱草和鸡内金,滑石也能帮助他利尿泄热。”

    大致分析了一下自己处方的原理,钟尧转头看向张德重。

    “小翁,钟尧讲的药方都记下来了吗?”

    张德重并没有直接点评,而是先问了一嘴翁教授。

    “啊……没有。”

    几乎所有研究员都认为钟尧刚刚讲的这些并不重要,包括翁教授,也是如此。

    以往都是张德重直接给出建议,他们负责记录和传达。

    然而今天,多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帅小伙,他们都以为张德重只是随意问点问题,考察一下钟尧的水平罢了。

    “没事,我待会写给你就好了。”

    翁教授坐的近,钟尧直接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嗯,待会就把小钟的药方写进建议里,转达给朱医生就行了。”

    张德重刚想继续说下去,却被翁教授直接打断。

    “诶?张老师,这次不用写你的建议了吗?”

    张德重听后摇了摇头。

    “不用了,小钟的治疗思路和我基本是一样的,药方也没有区别,没必要再给朱医生一份相同的治疗建议。”

    卧槽?

    这年轻人竟然开出了和张老师一样的药方?

    深藏不露啊。

    翁教授以为钟尧只是一名单纯的老板,没想到还精通中医。

    这倒是让他高看了一眼。

    “另外,建议让朱医生这次用钟记药堂的药材来治疗胆囊炎的病人。”

    看着翁教授已经开始在电脑上打字,张德重又加了一句。

    “这样是可以的吗?”

    翁教授停顿了一下,不解的问道。

    他觉得医生开完方,患者不都得去医院的药房里面配药嘛。

    怎么还能够去外面买药?

    而且,医生这么干,患者他能同意吗?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有一些药医院里面没有,或者医生觉得患者服用其他药更有效果,都会建议对方去买外面的药。”

    “毕竟医生赚的是诊费和工资,他们只希望患者早点痊愈,至于卖药的钱,基本都被医院和药企赚去了。”

    还没等张德重回答,一旁的宋教授率先解答了他的疑惑。

    接着,张德重顺着宋教授的话,开始解释。

    “没错,医院的药并不齐全,除了国家保障的药物之外,每吸纳一种新药,都需要与药企签订合同。”

    “很多时候,因为谈不拢合同上的各种条款,会发生患者需要的药,在这家医院买不到的情况。”

    “不过中药一般不会有这种问题,让患者去买钟记药堂的药,无非是因为钟尧的药材质量更好,患者若是嫌贵,完全可以拒绝。”

    医院内部的事情,张德重比在场的人清楚多了。

    其实钟尧卖药是挺良心的,药效比别人强很多,但是价格却只贵了一点点,不是那种只给富人吃的贵族药。

    所以张德重才会让患者去吃钟尧的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