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人之下,三一仙人 » 晚课

晚课

    到了龙虎山晚课的时间,虽然说王近道只是一个新加入龙虎山的道士。但是既然当了龙虎山的道士,既然在正一观内修炼,那就得按照龙虎山的规矩办事,那就得按照龙虎山的规矩行事。

    不存在任何例外,也不存在任何的特例。不管对方的年龄大小,不管对方是不是刚加入到的,只要成为了龙虎山的道士,那就得按照规矩来上早晚课。

    张怀义这边也是很称职,为了防止王近道没来上晚课,为了防止王近道迷路。还特意去找王近道,打算带王近道一块去上晚课。

    可王近道哪里是小孩子?早就去到了指定的地点,准备上晚课了。

    可张怀义并不知道啊!他还以为王近道是贪玩,在山里到处乱跑呢!这可给张怀义急的,在龙虎山到处寻找。可是王近道可是一早就去了集合的地方,张怀他哪里寻得到?

    最后张怀义也没寻下去,因为再寻下去他就要迟到了。这一进去就看到站着最后的王近道,心里也是放心了不少。

    这人齐了,也就开始了他们的晚课。

    先前也说过,这晚课实际上就是一群人在这地里念诵经文,还有咒,还有宝诰。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镇伏。召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常清常静天尊。万物消疵痢。三圣降吉祥。步虚声一徹。朗诵洞玄章。神威如在天尊。””

    “安人各恭敬。道场众等。人各运心。恭对殿前。礼告启请(安奉)如法。道经师宝天尊。”

    几人声势浩大的念诵着,并没有因为留在山上的人少了,而声音小了。

    '这些人毕竟在龙虎山上待了这么久,这早晚课那是早就会背诵了。只有王近道一人拿着书籍在那诵读着。

    此刻他们这时念诵的为澄清韵,再之后便是各种咒。

    这率先念诵的便是净心神咒,将此咒放到这里,作用以及意图很是明了,为的就是让来这里念诵的人净心。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随后是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炼液。道气长存。”

    之后是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

    再之后是安土地咒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祇(qí)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随即是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怛(dá)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杀鬼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炁常存。”

    下一个为祝香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pèi)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

    最后是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我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诵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忘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这些咒念诵完了,便是开经偈。这开经偈,顾名思义就是在翻阅经文之前念诵的。

    “寂寂至无宗。虚峙劫仞阿。豁落洞玄文。谁测此幽遐。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超陵三界途。慈心解世罗。真人无上德。世世为仙家。”

    这开经偈念诵完之后,便是开始念诵经文,这开篇经文便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即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尤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之者。常清静矣!”

    “……”

    这清净经念诵完之后,便是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上清宝诰,太清宝诰,玉帝宝诰,天皇宝诰,星主宝诰,后土宝诰,南极宝诰,救苦宝诰,斗姥宝诰,三官宝诰,玄天宝诰,老祖天师宝诰,葛仙翁宝诰,许真君宝诰,虚靖天师宝诰,东岳宝诰,普化宝诰,雷霆总诰,杜司咒,土地咒。

    自此也就没了,这些都念诵完之后,这晚课也就结束了,也就算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