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亚特兰蒂斯的复仇 » 第三章:火星移民三百年(下)

第三章:火星移民三百年(下)

    公元2158年

    对天府城城民而言,这一年是特殊的一年。

    “MR”领域下的“命运”神经网络在议会授权和艾萨克研究所的主导下重启成功,整个天府城地表区域在重建的同时进行了标准数字化测量。

    小到路标,大到摩天大楼都以虚拟数字模型的形式导入了公共数据库,之后有权限的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份数据对现实进行混合虚拟重铸。

    “命运”之下的“Fightting”、“Monster”教育系统和彩虹基金会三大核心系统前两者被重新投入天府城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彩虹基金会则作为议会重构放逐者的辅助联结机构,迅速在红土平原天府城的正下方设立了资源管理发放机构。

    根据资料记录,地球灾难之前“Fightting”系统下曾有过数次现实虚拟世界大战级模拟竞技,参赛者来自世界各国,人数甚至超过了百万。

    最著名的撒哈拉之战甚至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传说最后的胜利者甚至得到了一枚“创世神”亲手制作青铜硬币。

    在天府城修理期间,一套初期的红土平原循环系统方案在初期的农场框架布局下也进入实施阶段。

    被放逐者在历经了近三个月的黑暗、恐惧、折磨与分裂后,终于恢复了“平静”。

    不久后议会派出使团与分裂后的放逐者其中名为“猎杀者”的一支直接接触并获得了支持。

    在“猎杀者”的大力宣传下,能以能源电池兑换食物的消息很快在放逐者中传开。

    彩虹基金会中的大量资源迅速以兑换方式被交换了出去。

    同时临时水循环系统的建立也能避免混乱时期水资源的大量损耗。

    尽管不完善的循环系统让饮水有一股难名的味道,但在生命与味道之间又有谁会在乎后者。

    在彩虹基金会和“猎杀者”的辅助下,议会很快在放逐者中建立起一套初期的分层管理体系。

    管理系统的确立让曾经的混乱逐渐平复了下去,接下来的工作分配也变得水到渠成。

    被放逐者中精通循环系统和建筑工程学的工程师满足背景调查后被招募进入水利循环中心加入中心水利循环系统的建立。

    其余满足背景调查的科研工作者可在水循环工厂外围设立新的研究所作为天府城同类型研究所的分支机构。

    其中尤以转基因植物研究所提供的条件最为优渥。

    剩余环绕整个水利循环工厂建造的城镇区联合前两者共同构成了下层城市的核心区域。

    城镇之外环绕着高达百米的埃匹希斯高墙将整个核心区域和外界彻底隔离开来。

    被多层混合材料包裹的水循环主管道沿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直达“穹顶”边界,将整个环境稳定区整齐的切割成了四大块。

    其中西北区域负责原生态有机农作物的种植和禽畜农产品的生产,东北和西南区域负责转基因速生强化农作物与干细胞肉类培育生产,最后的东南区域则是放逐者们的居住区,也是后来被天府城民称作铁血堡的地方。

    除了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层,由天府城直辖的西北农业区无疑提供了最好待遇的工作岗位,次一等的东北和西南区也能完全满足日常需求。

    但早期没有资源或者人脉想获得这类工作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再之后便是稳定区之外的腥红石矿区开辟和采集,纵然有天府城辅助建立小型稳定区,但矿难事件仍时有发生。

    腥红石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脱离石壳的瞬间会释放出一种能被有机体接触吸收的异种能量。

    而如果附近没有可吸收能量的有机体存在这种能量会迅速回流导致腥红石彻底失活,这就直接断绝了机械开采的可能性。

    后续的不少事故也表明,短时间过量的吸收这种异种能量会直接导致人体产生各类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幻觉。

    即使有足够的缓冲平复期,长期的累积最终也会导致人体意识的错乱而疯狂。

    而无论在哪个时代,为了满足各阶层的互通和供需,商人永远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人员的不同职能划分也很快让被放逐者的社会层级逐渐成型,埃匹希斯高墙外大体社会框架就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