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淘气王 » 第29章:秦明远

第29章:秦明远

    “秦明远的事你怎么看?”

    内阁首辅张正中正坐在府中的椅子上,而此时齐云海正在他府上,同时还有高言和胡毅。

    厉帝一朝和之前的各个皇帝都不差不多,党派斗争是永远都是不变的主题。

    大熠武将没有什么地位,文官和宦官就账户对质,文官以张正中为首的内阁为主要势力,但还有齐国公齐云海,郑国公郑宇通等老牌勋贵的暗中支持。

    宦官集团头目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忠诚,锦衣卫指挥使黄威为首,他们幕后的势力是方贵妃和四皇子。

    陕西这场叛乱发生之后厉帝看中了秦明远做事果断,刚正不阿的品质才让他前去救火。

    秦明远的方略也是以安抚为主,镇压为辅的方针让很多原本生活不下去,无可奈何被迫起义的农民重新回归故乡,回去后朝廷还会减免一部分赋税。

    在这一方针的作用下,大部分的起义军都被招安,本来事情朝着很好的方向发展,谁知道突然出了个李成功。

    李成功是陕北人当时陕北地区灾荒连年,官府粮差分文不减,李家生活非常困难。

    李成功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并给本邑地主牧羊度日。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二十一岁那年,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驿站当一名驿卒。不久,因无力偿还豪绅的债,他曾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后来在穷伙伴的帮助下,杀死债主,又逃往陕北当边兵。

    当时,边兵的生活也很困苦,粮饷不足,军官又贪污、克扣军饷,兵士经常挨饿受冻,兵士们要求发饷,上头军官克扣不发。

    于是李成功发动士兵们将军官和当地县令杀害,发动了起义。

    和其他的起义军相比李成功显然更有谋略和魄力,他出身穷苦,知道老百姓的需求,所以始终能够抓住民众心理。

    他自称李天王,提出不纳粮的口号,使得原本被百姓压迫的朝廷一下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所以很快占据了陕北三分之一的城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城池是当地百姓杀了守城官员们迎接李成功入城的。

    朝廷的贪污腐败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连年灾荒,老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

    军队各级军官也经常克扣军饷,下面的士兵的战斗力不强,而且贪生怕死,很多时候起义军还没有来,他们就跑掉了,陕西的问题不是一个秦明远能解决的。

    他做的已经够好了,但是朝廷不得舍弃他,来掩盖朝廷的种种问题,来保住朝廷的颜面。

    案子其实很明白了,按照锦衣卫的手段,弄几封书信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此次案子朝廷只追究秦明远一个人的责任,没有涉及家人。

    如果真的是勾结叛军,那可是谋反大罪是要株连九族的。

    厉帝牺牲掉秦明远也是万般无奈,他特地吩咐刑部要好好照顾秦明远在大牢内的生活。

    齐云海此时想起秦明远的往事,二十多年前他在京都看到一位因为饥饿而昏倒在路边的年轻人,上前把他救了起来,一问才知道他是一位上京都赶考的举人,那位举人就是秦明远。

    秦明远自幼家庭困难,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靠母亲母亲一个人把他养大成人。

    他母亲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一个人,尽管家里条件困难,她还是让秦明远读书,希望有一日能够金榜题名。

    秦明远也十分争气,读书十分刻苦,十年寒窗苦读之后,秀才,举人全部考中,这次他带着母亲的希望和所有积蓄进京赶考。

    秦明远同村的姑娘小红从小就对秦明远倾心,她顾不上父母的反对,毅然帮助秦明远照顾母亲,和她母亲一起做工来维持这个家庭。

    秦明远也暗下决心此次考中功名后就迎娶小红。

    在进京的路上他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来到京都,但是正好碰到很多灾民,秦明远把自己的盘缠分一部分给别人。到了京都之后反而自己没有多余的钱了,他吃便宜的东西,睡在破庙里面。

    眼看着生活拮据秦明远心烦意乱,进而走着走着晕倒了。

    齐云海本就是善良之人,他听了秦明远的一番讲述之后,更是佩服秦明远,所以决定让秦明远住在他府上。

    有了齐云海的帮助,秦明远可以毫无顾虑的备考,结果在当年的殿试中入围三甲,高中探花。

    消息传出之后很多京都官绅富豪给秦明远做媒,但是秦明远一心只想迎娶小红,所以都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齐云海知道秦明远的才学考中进士肯定没有问题,考前他就秘密把秦明远的母亲和小红接到京都。

    正好在秦明远考中探花后一日他们到达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