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师兄,你怎么变得那么强 » 第三十五章 还打呢?

第三十五章 还打呢?

    “我就问你同意不同意!”

    周武盯着知书,空气似乎都凝结了起来。

    知书嘴角痉挛一阵后,却是冷哼一声,“周大人,你觉得你这样真能瞒天过海吗?我觉得还是实话实说吧!”

    这时,周武背在身后,捏着匕首的手略微发力。

    仅剩的良知让他做着最后的挣扎,努力劝解道:“此行动失败得如此彻底!觉得赵大人会放过我们嘛?”

    “放不放过也不是你说的算!”知书横眉冷眼道:“我相信赵大人自会判断。”

    “你他妈的……”

    这一刻,周武低沉个脸。

    “你怎么骂人!”

    “不仅骂你,老子还要杀你!”

    周武的杀心骤然爆发,瞪着眼向前刺出匕首,直朝知书的脖颈处的大动脉!

    “那别怪我心狠手辣!”

    刚刚,知书就察觉了周武的不对劲,提前预防了一手,可没想到对方真敢动手!

    “你他妈的疯了?!”

    知书赶忙侧身去躲。

    可脖子皮上依旧被划出一道血痕,伤不及要害,却也血流不止。

    “我疯了?”

    “我就是疯了!”

    “给我死!”

    周武不依不饶,匕首再度刺出,知书忙不迭的向后躲闪,可脚下一个狼枪却差点摔进尸堆里。

    “现在给我住手,我会在赵大人面前给你美言几句,任务失败不是你的错,是那陈洛的诡计!”

    知书再次勉强躲过一刀,可手臂上又添一道血痕。

    “呵呵,放屁吧你!”

    “我可亲眼见过,他将一任务失败之人的手筋脚筋挑断!”

    周武虽然身负重伤,可在生存面前,竟然又爆发出了不少的潜力。

    只见他接连进攻,招招索命!

    战场上仅剩的几名官兵,还有不死堂的人纷纷发愣。

    什么情况。

    他们怎么打起来了?

    这时。

    不死堂的一些年轻小伙,望着不死堂之人满地尸体,本就情绪本就上头,难以控制。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大哥,首领马骁峰,是被那周武杀死的时候。

    更是悲愤化泪,上头冲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怒向他周武干去。

    “杀了他,为首领报仇啊!”

    可也有理智的声音:“先别急,我们应该是中计了!”

    “不管中不中,清贫门的人秋后算账也不迟,但血刃首领的人就是他,给我杀!”

    “对,他们这帮玩意杀了我们多少兄弟啊!杀!”

    “不死堂之人永不死!!杀!”

    但是。

    理智的声音往往容易被煽动性的言论所替代。

    让人忍住,可比随时发泄难得多。

    刹那间。

    剩余的不死堂帮众怒吼着,举起染血的刀剑,对周武群起而攻之。

    可幸存的官兵见状后,也是悲愤大喊:“快保护尉长,干死这帮江湖杂种。”

    “马勒戈壁的,他杀了我的弟弟,我要报仇!”

    刹那之间,官兵与不死堂之人再度冲突。

    本来因为阵法失效而造成的战局停歇。

    立马又因为真实的杀戮而再度燃起。

    “???”

    陈洛都看呆了。

    他们怎么回事。

    干嘛又打了起来。

    是看到现实的残忍,不愿醒悟吗?

    陈洛不禁笑了。

    这种悲凉的情况,是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的状况。

    本来以为醒悟过来后的众人会暂时撤退,或者是拼尽全力地攻打过来。

    可万万没想到,他们又打作一团了?

    不过细细一想也能理解。

    阵法所造成的幻觉是假。

    可他们所杀的人是真的!

    有些时候,意假仇真,不是一句简单的外人计策就能化解的。

    只是。

    “那名为知书的赵康心腹,怎跟县尉又干起仗来?”

    陈洛再次感叹世事无常,人情很冷啊。

    差不多了。

    这场节目也看够了。

    这时,陈洛望着三姐妹,松了松胳膊:“差不多了,该我们登场了。”

    “嗯!”

    “好!”

    “哦!”

    ……

    艳阳高照,似血似金。

    寿礼县城的主干道上,一辆花车缓缓驶过。

    花车前头站着一衙门小厮,他敲着锣鼓,对周围大喊:“寿礼的乡亲们,你们可好呀。今天你们有福了,县丞赵康大人慈悲为怀,来给你们发钱来喽!”

    钱?

    发钱?

    这两个字宛如魔力一般,立马是吸引了无数的群众围了上来。

    他们眼神闪闪,跃跃欲试。

    赵康站在花车中心,在他的身边放着一口大布袋。

    当他拎起来摇晃时,会发出“叮铃叮铃”的声响,曼妙的声音,引得群众那是一阵喝叫。

    这一刻。

    赵康露出了慈祥待民的样子,缓缓道:

    “我赵康没什么本事,大半辈子也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为民谋生呐。”

    “最近呐,旱灾天祸,边疆战乱,寿礼不少人那是吃不饱穿不暖呐。赵某早都劝着齐大人要做些什么,可无奈齐大人一心陷入修行,无心操政,大家也不要怪他……”

    “可百姓的悲惨遭遇,令赵某那是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心疼呐,我心疼你们呐!”

    赵康都快哭了。

    “所以,赵某便自作主张的取出祖上积攒了半辈的晌钱,分给我寿礼的百姓们!”

    “望你们生活的质量啊能提升一些,今天回去,给孩子割一块肉什么的……”

    这话一说出口呐。

    不明真相的群众还真把赵康当作为国为民的好官,心头丝丝感动。

    “县令不作为,但还好我们寿礼县有赵大人为我们着想呐,我可感动。”

    “可不是嘛,还好有赵大人的接济,我家都断粮两天了。”

    “谢谢赵大人!”

    这时,赵康从布袋里掏出一大把铜钱,宛如散花似的洒向人群。

    铜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落向百姓们的头上。

    人群立马是乱做一团,每个人都奋力的去争抢铜币。

    “大家都不要挤呐,人人有份。”

    拿到铜币的人依旧不愿散去,没有拿到的人更是紧盯着赵康的手,心急如焚。

    当铜币不断的洒下时,拿到的人会不由然的对车上那撒币之人,也无论他这钱是从何而来的,总之就会对他产生崇拜,尊敬。

    这时,混在人群里的拖再那么一喊:

    “赵大人威武,赵大人为国为民!他才是我们寿礼的好官呐。”

    “对,前段时间有人污蔑赵大人,我们民众可要擦亮眼睛呐。”

    这话一出,不明真相的人群也会跟着起哄:“没错,赵大人如此关心百姓,怎么还会有没良心的诬蔑他?”

    “听说那起哄的门派叫作清贫门,他们为啥要诬陷父母官赵大人呢,想不明白。”

    这话入耳,让赵康的嘴角不可谓不上扬。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赵康暗地里做了不少坏事呐,截留救济粮,靠着做官的情报伙同山贼截杀商客……

    可他非常的清楚。

    民心大于天。

    只要能稳住民心。

    自己这官想做多久就做多久!

    所以,他会定期将搜刮而来的民脂民膏中取出来一小部分,做一做所谓的民间福利。

    从而来拉高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我是好官”的形象。

    自从陈洛搞出击鼓鸣冤的事件后,赵康急需要做一些好事,来挽回那件事造成的恶劣影响。

    通常的做法就是上街撒币。

    随着花车的行进,围着的群众越来越多。

    每当一把把的铜钱撒下来,赵康看得小百姓们为了那一个个小钱币争抢得你死我活的,心里那叫个舒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