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 第十六章阽危之域

第十六章阽危之域

    向介万万没有想到,雒阳官场的明争暗斗,与讨伐黄巾的过程相比竟也不遑多让,甚至更为险象频生,令人防不胜防。

    自从穿越到了这个时空,向介慢慢发现:

    穿越的经历虽然多姿多彩。但宫廷之内的暗礁险滩何其多,稍有不慎,肯定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如今的他根本就没有选择,想全身而退谈何容易?能明哲保身已经要烧香拜佛了。

    可以选择的路只有一条——随遇而安!

    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时间,京师雒阳附近的黄巾已被消灭的一干二净。

    陈国战役之后,皇甫嵩将战功全部推让给朱儁,朝廷于是升朱儁为西乡侯,镇贼中郎将。

    另一方面,皇甫嵩乘胜进击,在广宗阵斩刚病故的黄巾领导人张角之弟张梁。

    可怜三万黄巾农民不是投降,就是被杀,此外尚有五万黄巾将士被赶进河中活活淹死。

    皇甫嵩接着再接再厉,于下曲阳再次阵斩张角另一弟弟张宝,俘虏击杀黄巾十余万。

    黄巾主力从此一蹶不振。

    朝廷于是升皇甫嵩为左翼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

    北中郎将卢植太过正直,不肯向中常侍低头,为前往视察军情的小黄门左封所陷害收监雒阳。

    东汉末年,瘟疫层出不穷,人口急剧下降,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当曹操率领凯旋之师回到京师雒阳之时,始发现这里仍是歌舞升平,与各郡刚发生的瘟疫流行简直格格不入。

    另一厢,皇宫的南宫云台与中门乐城门连续发生火灾,事故反让中常侍赵忠,张让等找到了绝佳的敛财方法。

    在他们的游说之下,当今圣上刘宏向全国征收的田赋激增十钱用以修葺宫殿。

    对于曹操这些讨伐黄巾的有功之臣,反而搁置一旁,并不召见。

    曹家在京师的人脉关系甚广,才归来就已知雒阳城中已生谷岸之变。

    原来如今朝廷以渐变成两大派系;

    一个就是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派系,而另一个就是从何进为主的将军派系。

    已经被封为慎侯的何进身为大将军,按照汉期的制度己有资格开府辟才。

    所以,为笼络人心,扩大自己的势力,何进早已急不及待地进行着他的宏图大计。

    首先他要征辟的是六十多岁高龄的经学大师,北海人郑玄。

    此儒者十六岁便通晓儒学,方术,被当地人誉为“神童”。

    如今学富五车,学生遍布天下。

    但郑玄素来清高,羞与外戚阉党为伍,亦不愿与朝官同流合污,故一直都不肯入京任职。

    何进为达目的,让北海高密郡的官吏对郑玄软硬兼施。

    最后郑玄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之下终于向现实低头,被逼入朝。

    喜出望外的何进为表自己礼贤下士,自是对郑玄恭敬有加。设几,杖之礼以待之。

    郑玄为保自己名士的节操,死活不肯穿著朝服,就算是与何进见面之际也只穿普通儒者所穿的便服而已。

    然仅隔一夜,郑玄实在难以忍受,竟未等授予其官职就选择了逃之夭夭。

    何进的拓展大计受到当头一棒,想不到就连其下属亦不卖面子给这个出生于南阳的暴发户。

    其属下长史王谦乃三公之后,何进欲提高自家的地位,便欲与王谦结成姻亲,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与王谦见面,让他二择其一做他的乘龙快婿。

    谁知王谦,此位“建安七子”之一王桀的父亲竟然既不看僧面,也不看佛面,斩钉截铁就拒绝何进。

    至于不是将军府属下的官员,就更不将这之前以屠羊为生的何进放在眼里。

    司徒杨赐属下的孔融就是其中的最佳代表者。

    何进荣升大将军,杨赐遣司徒掾属孔融持贴到河南尹府道贺。

    这位本来就心高气傲的孔子之后,因门人没及时通报竟将名片夺回,不听其同僚及好友大将军府掾羊续的劝告,最后选择弃官潜逃。

    河南尹官员颜面无存,便欲遣刺客追杀孔融。

    倒是何进欲显其宽宏大量,反行其道,主动举荐孔融回京为官。

    但在其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却被宦官引为笑柄,两派势力更是势成水火。

    话说才一回雒阳,何进已派人召曹操及“襄楷”二人到其新建的将军府中相见。

    向介想不到自己竟成如此受欢迎的人物。

    由于曹操乃宦官之后,所以何进只是客套数句而已,反对襄楷这个在京师已出尽风头的术士名儒则以礼相侍。

    设几,杖之无一遗漏,这与对大儒郑玄的礼节有何异?

    何进更对襄先生承诺将军府属下官职任其挑选。

    如此厚待,换了其他人早已感恩戴德了。

    但此刻的向介对官场的黑暗早已深恶痛绝,明知山有虎,何必去自投罗网?

    但向介不能光明正大的断言拒绝,毕竟他还没有达到那些世外高人的崇高境界。

    他只懂得做人需凡事留一线,遂以身体抱恙为由婉言暂拒。

    刚一出将军府,不远处已久候“襄楷”先生多时的小太监立上前邀其至赵忠府中作客。

    向介如今一介平民,身为中常侍,官至车骑将军的赵忠欲见,向介有何能耐敢说“不”。

    赵忠与何进的想法竟是如出一辙,欲将这个当红“炸子鸡”揽于自己麾下。

    向介看到自己的“未卜先知”与“足智多谋”,竟惹来这么多的麻烦,直感啼笑皆非。

    然而他亦深知:赵忠比何进更难应付!因为何进新至高位,在官场上的手段远没有赵忠的老奸巨猾。

    所以,在转弯抹角地表明自己暂不欲为官之时,还隐晦曲折地表明自己亦不会加入何进阵营之后,赵忠才悻悻地放其离开。

    虽然如今左右逢源尚不至于深陷难以拔足之地,然此终非长久之计。

    但是应该如何全身而退,一时三刻向介亦想不出任何万全之策。

    正当向介一筹莫展之际,当今皇上刘宏终于宣召一众讨伐黄巾有功之士上朝面圣。

    刘宏总算不是一个昏君,懂得论功行赏。

    赤胆忠心的皇甫嵩乃讨伐黄巾最大的功臣。他直言不讳,在刘宏面前替卢植求情,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让给卢植。

    刘宏于是下旨让卢植官复原位,仍任尚书一职;

    朱儁则升为光禄大夫,增邑五千;

    张让等十二位中常侍皆加冠进爵,位列侯爵。

    但当刘宏欲嘉奖皇甫嵩之际。张让等人立即出来百般阻挠,指出皇甫嵩连战皆北,寸功未立反浪费国家财力物力。

    将功劳都让给卢植和朱儁的皇甫嵩一生尽忠报国,对张让等宦官恨之入骨,早欲除之而后快。

    此前张让向其求赂五千万钱为其断言拒绝。他就早已料到中常侍不会对自己手下留情。

    所以此刻,皇甫嵩完全豁了出去,随即反戈一击。

    他正颜厉色指出当自己在讨伐张角时,于邺城见到中常侍赵忠的豪宅乃违法扩建,比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违国法。

    一群中常侍平时擅作威福,哪里受过如此对待,自是群起而攻皇甫嵩。

    皇甫嵩一嘴难敌众舌,自是立处下风。

    中常侍们与皇甫嵩于朝上唇枪舌剑。何进站于一旁幸灾乐祸,完全置身于度外,静观其变,欲坐收渔人之利。

    本来就无甚主见的刘宏,对双方的各执一词立感左右为难。

    突然,刘宏将目光落在襄楷身上,想到之前襄先生为自己出谋划策,最后皆能大功告成。所以,他立即将这烫手的山芋抛给了襄楷先生。

    向介怎么也想不到,刘宏居然会向自己咨询解决方法。

    他当然明白,无论什么方案都很难两全齐美。但如今势成骑虎,向介立即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亦是向介福星高照,正当他支吾以对之时,快马带来了凉州的战况。

    原来之前北地郡西羌部落叛变,拥立匈奴人北宫伯玉与李文侯为将军,再以威逼利诱手法,令负有盛名的金城人边章,韩遂加入其队伍。

    他们率军击杀护羌校尉冷徽,金城郡长陈懿。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现在已攻至三辅附近,形势险峻。

    所谓三辅就是大长安。

    向介灵机一触,已计上心头。于是他神色自若,不慌不忙向刘宏说出其刚想出来锦囊妙计。

    “如今国事为重,暂不急于降罪谁人,何不给诸君一改过之机?

    草民窃以为让皇甫将军戴罪立功,命其驻防长安以挡反贼。

    赵常侍则负责粮秣供给事宜。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刘宏将目光投向皇甫嵩。

    事已至此,渐觉事危累卵的皇甫嵩知此举已是不幸之中之大幸,忙跪头领命而去。

    赵忠再获肥职,自然也不复多言。

    向介知道中常侍气数未尽,亦不敢轻举妄动,但他却在此奠出了四两拨千斤的神术妙计。只听见他娓娓而言:

    ”坊传常侍于朝中败法乱纪,窃以为此乃空穴之风也。

    正如豫州刺史王允身陷囹圄,旁人皆思此乃中常侍所为。

    窃认为不然,否则王刺史早已尸骨无存矣!

    诚然,大将军,袁司徒,杨太尉等大臣上书,亦足以证明王刺史乃无罪之身。

    诸位常侍,不知在下所言是否属实?”

    事分轻重,身家财产当然不及性命重要。

    所以不待刘宏询问。赵忠与张让已率其余的常侍拜倒于殿,痛哭流涕力呈此事与他们无关。

    原来,豫州刺史王允率军击破豫州黄巾军后,于其司令部搜出张让门客与黄巾渠帅的通信证据,遂奏报刘宏。

    然张让等人颠倒黑白,反让刘宏将王允逮捕入狱。但忠心为国的王允坚持己见,誓不低头。

    此刻,众常侍不知襄楷葫芦里面到底在卖着什么样的药,自然不敢于大庭广众之下再生事端。

    更何况皇甫嵩已把赵忠的家宅之事和盘托出。追究下去,他们肯定丝毫占不到一点便宜。

    权衡轻重,区区一个王允的贱命能值几钱?如今明哲保身才是万全之策。

    刘宏见状,立即顺水推舟下达其旨意:

    收缴皇甫嵩左车骑将军印信,削减采邑六千户人家;

    令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其助手,中郎将董卓与荡寇将军周慎同受张温节制,随时候命出发,讨伐凉州暴乱;

    而至于赵忠于邺城的豪宅,则给予没收充公;

    王允则无罪释放。

    众人皆拜倒,口呼“圣上英明”。

    皇帝刘宏如负重释,对襄楷先生又帮他解决一大难题,万分满意。便想升襄楷为官替自己出谋划策。

    其实,向介亦是哑巴吃黄连。刚才好像是完美的解决了问题,但其实自己已临阽危之域。

    十常侍见向介为皇甫嵩脱罪,自然火冒三丈,就连坐等收取渔人之利的何进亦会为化干帛为玉帛的结果大感不满,定将矛头指向自己。

    如果自己仍懵然不知于朝中混个一官半职,那无疑就是自讨苦吃了。

    如今颇为欣赏自己的刘宏总不能一直恩泽于己。所以向介一如既往的仍以健康为由婉拒刘宏的好意。

    刘宏知其乃有德方士,骨子里总有那么一股逍遥自在的清闲之风,亦不强求,只命人赏给向介一把刚煅炼出来的百炼宝刀。

    此刀上刻错金铭文二十四字:“中平二年五月丙午支刀百炼清钢,上应星宿,下辟皇命。”

    向介拜谢,欣然受之。

    至于曹操,刘宏授以济南相之职;

    钟繇则被辟为尚书郎;

    荀攸则成为何进将军府内的黄门侍郎;

    史阿,戏志才等人亦有封赏。众人拜谢领封。

    退朝后,众人见向介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都询问其因。

    已出一身冷汗的向介将其中的厉害关系一一陈述。

    众人皆大惊失色,都替襄先生头痛不已。一时众人头上满布愁云惨雾。

    突然,街上一个少年追着一群人,口中大声叫唤着一个人的名字,这个名字街上的所有人都闻所未闻,但却令向介如雷贯耳,全身一震。

    正是这个少年的吼号声,令面临绝境之路的向介人生就此改写......

    欲知后事如何,请续阅下章《改名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