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 第六十七章 大权独揽

第六十七章 大权独揽

    “夫人有喜矣!”

    一见面,曹操就急不及待向“襄楷”报告了此天大喜讯。

    “卞夫人?”

    与曹操相处了这么多年,向介自然是替曹操开心的。

    同时,他心中暗暗在笑:

    如果史书之上的记载没有误差的话,纵观曹操的一生,就算不将其出生的女儿计算在内,只统计男丁的数量,他曹阿瞒名下有名有姓的儿子也足足有二十五位之多。

    如果还有一些没有载入史册的,那么说曹操拥有三十个以上的儿子并不为过。

    想不到这个子不高的曹孟德在某方面还真的是异乎常人!

    倘若曹操知道自己一生会有二十多个麟儿,不知仍是否会像现在一样欣喜若狂呢?

    “公矩如何得知卞氏怀有身孕?”

    曹操虽然素知这个知己无所不知,但仍难免会对其猜测发出疑问。

    向介知道,按照史书之上的记载:在下一年(公元一八九年),卞氏应该会为曹操诞下她的第二个儿子——黄须儿曹彰。

    当然,史书上的记载不能尽信,有时候孰是孰非,真假难辨。

    所以,向介非常机智地反问曹操。

    “莫非乃刘夫人?”

    “公矩一向算无遗策!”

    曹操哈哈大笑,心情极佳。

    “不知汝竟能连此等琐事亦能未卜早知。他日吾儿出生,定让其拜公矩为师!”

    “楷自幼手无缚鸡之力,只懂辩口利辞。孟德可曾想过将来此麟儿不好文只好武,每天均以舞剑弄枪为乐?”

    想到曹彰日后只喜欢骑马射箭,一生只爱在战场杀敌,向介由衷说出了心底之话。

    “言之有理!日后之事谁人能知?”曹操道:“不知公矩今至此所为何事?”

    自从那晚刺客大闹百郡邸,几乎将何进击杀。百郡邸上下每天都如临大敌。

    虽然何进幸免于难,但其子何咸与两位司马伍宕与许凉却因何进而死。

    向介每每想到此事就郁结于心,总觉得大事不妙,麻烦定会纷至沓来。

    所以,左思右想之际,他最终决定去跟曹操好好商量一下。

    未雨绸缪总比临渴才去掘井为好。

    向介正要开口讲明来意,史阿已气冲冲地跑了进来。

    此时的史阿在曹府的地位与日俱增。

    一方面是因为其身手了得,另一方面是因其乃府中红人“襄楷”先生的心腹。

    故史阿不用通报就可直接入内面见二人。

    “大将军遣人前来言其有要事,欲邀典军校尉与先生过府一聚。”

    此段时间整座雒阳城都风声鹤唳,稍有风吹草动就如杯弓蛇影。

    何进终日惶惶不安,如今欲见二人,应是有何不决之事欲与之共商。

    何进有请,二人自不敢怠慢,匆匆赶至何进仍在暂住的百郡邸。

    到达之时,方发现里面乃清一色何进的智囊团:

    荀攸、边让、郑泰、何颙、张津等人。

    此外还有两副生面孔。经何进介绍后,向介才恍然而悟。

    其中一位乃奉何进之命潜入蹇硕内部的无间道——桓典。

    另外一位就是此前向介为何进力荐的前豫州刺史王允。

    王允一生坎坷,如今虽然只有五十岁,但从其饱经风霜的脸来看,他似乎比实际年龄更为老迈,然一对慧目炯炯有神,似乎又与实龄颇为贴近。

    当下王允对“襄楷”先生的知遇推荐之恩再三道谢。待双方客套之话讲完一大堆后,何进才正式转入正题。

    “雒阳宫内细作来报,日前张让、赵忠二人于深夜共访永乐宫,与董太后密议足有一个时辰才离开。

    此后本将军遣人邀张、赵二人前来商议要事。二人籍故齐辞。”

    何进顿了一顿,叹了一口气后继续说道:

    “昨日何太后派人前来传讯:董太后与舍妹二人闹至不欢而散,董太后更当众侮辱何后……”

    “张让、赵忠二人均乃见风向不对即转舵柄之徒,以二人如此深谙时务,焉会前去倚重太皇太后?

    众知太皇太后依重之人仅有骠骑将军董重一人而已。为何太皇太后竟敢公然辱骂何后?”

    以曹操的聪明才智居然会想不通,显见宫廷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永远令人捉摸不透。

    “只因董后欲参与政事,舍妹辄相禁塞。

    董后逐忿恚詈言道:‘汝今辀张,怙汝兄耶?当敕骠骑将军断何进之头,如反手耳!’

    故本大将军欲知为何董后竟敢大言至此。”何进甚是气愤。

    “闻太皇太后此言,其后应不止骠骑将军一人为其效命也。

    否则,以张、赵二人之性格,断不会贸然弃大将军而附长乐太后。”

    边让缓缓道出其解。

    董太后的名称有二:孝仁皇后,永乐太后。

    此前,汉灵帝继位后,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于建宁二年(公元一六九年),尊其母董氏为孝仁皇后。

    因居于永乐宫,故又称“永乐太后”。

    “大将军如今已手握京师重兵,何人竟能有此本领与大将军分庭抗礼?”

    王允新回雒阳,对朝中的动态不甚明瞭。

    想不到他此言一出,整个大将军府的智囊团都哑口无声。

    如今连蹇硕的军队都已投靠了何进。从理论上来分析,整个京师只剩下骠骑将军董重一股兵力仍在孤军作战而已。

    若董太后想靠董重这个窝囊货根本就大事难成。

    王允之言令众人无言以对。

    向介心中一动,几乎脱口而出讲出心底所虑。

    然而,他的想法也仅是猜测而已。他也不敢百分百肯定自己所料无误。

    故在最后一刻,向介硬生生将已到唇边的话语吞回肚子里去。

    “公矩先生似有所新解?何不道出与吾等共计长短?”

    一旁的张津观察能力颇强,居然可以察觉“襄楷”那欲言又止的动作。

    “襄某乃替大将军担忧而已!”

    向介干咳两声,说出了一句话来,虽然这并非其心中所虑,但足以让众人闻之色变了。

    “若中常侍与孝仁皇后声气相通。于大将军而言此乃一大祸患也!”

    “公矩此话不假。”何进咬牙切齿道:

    “张让、赵忠二人之德行世人皆知,反复无常乃其本性也!

    董后若与此二人相通,在后宫作浪兴风亦不足为奇。

    或正因如此,董后才敢对何太后口出恶言。

    有其在此胡作暗为,吾心难安也!”

    “以大将军现驻于京师之兵力,欲铲除骠骑将军亦非难事也!”

    已擢升为黄门侍郎的荀攸小心翼翼地讲出一句众人皆以为然的话来。

    “中军校尉与车骑将军均手掌重兵,加上桓某所率之军,就算大将军麾下五军按兵不动,骠骑将军恐难与吾等抗衡也!”

    桓典所言非假,如今他已手握蹇硕的羽林旧部,与袁绍、何苗三军联合起来,要歼剿董重之兵实是易如反掌。

    “本大将军正有此意!”何进接过桓典的话头。然其话才一出口,立即就察觉有所不妥,忙改口道:“然……”

    “大将军尚有何虑?”由尚书侍郎迁至待御史的荥阳开封人郑泰奇问。

    “大将军是否乃顾虑何太后?”

    望着何进迟疑难决的表情,向介毫不留情来个一针见血。

    “知我者莫若公矩也!”

    何进干笑两声,脸现尴尬之色。显然是为“襄楷”说中了心事。

    “大将军何需多虑!兵贵神速,吾等需当机决断,尽起三军杀骠骑一个手足无措!”

    曹操有些躁急。何进此厮真的难成大器,事事都要等候其妹的吩咐。

    做事如此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他日定必为此所害。

    “孟德所言有理矣!”

    向介永远站在曹操的身畔,与其共同进退。

    “永乐太后与何太后冰火不容,何太后定必欲除之而后快。

    只要骠骑一败,永乐太后失却靠山,气焰当灭,复不敢与何后为敌矣!

    其时何后必会为大将军之英明决断赞称不绝也!”

    “先生言之有理也!”

    向介之言立解何进心头枷锁。

    “事不宜迟,诸君可有良策献与本将军?”

    何进的智囊团成员个个都非省油之灯。众人各抒己见,不消半个时辰,他们已拟定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完美蓝图交给何进。

    何进煞有介事地将众人的计划去粗取精后,剿董大计就此一槌定音。

    次日,何进命司徒丁宫、司空刘弘于朝堂之上献上以大将军、车骑将军与三公的联名弹劾董太后的奏章。

    “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

    蕃后故事不得留京师,舆服有章,膳羞有品。请永乐后迁宫本国。”

    何进的智囊团想出的此招着实高明。虽然路途人皆知此乃以大将军何进为首而自导自演的闹剧。

    即使太尉刘虞根本不在朝中,甚至刘虞后来根本不就不肯纳太尉一职。

    但何进集团却甚具专业精神,做戏一定要做足一整套,仿佛刘虞是与他们站在同一阵营一样。

    由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谦所写的奏章言之确凿,虽然才寥寥数句,却可将弹劾董太后的理由说得振振有辞且理直气壮。

    事实上,董后的的确是与夏恽、封谞等中常侍狼狈为奸,共同敛财。

    其次,一众智囊团还引经据典,指出封国的王后不能于京师停留,需遣返回其封国。

    在西汉时期汉平帝刘衎元始三年,意图夺取西汉天下的王莽欲巩固其政权,遂上书奏表以为确立一脉相承的正统为由,不许平帝之母卫姫至京师。

    此外,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中山国,就地绶封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平帝之舅父卫宝、卫玄以关内侯之位,但均需留于中山国,不得入京半步。

    这就是何进智囊团所引用的典据。

    理所当然地,临朝听政的何太后自是立准何进等他之奏。

    与此同时,桓典、袁绍与何苗三部联军奉命以迅雷风烈之势浩浩荡荡兵指骠骑将军府,将整个将军府邸围个水泄不通,敕令董重将骠骑将军绶印。

    获知自己骠骑将军职务已被罢免的董重本乃董后其兄董宠之子。

    这个纨袴子弟本乃一不学无术之徒,只是凭其特殊的身份才平步青云至此朝廷重职。

    此前何进派出重兵围攻各营之时被董重侥幸逃脱。

    如今大军再次压境,真正面临大敌的董重顿时手足无措,只懂得呆坐着悲愁垂泪。

    走投无路的董重忍受不了自己日后将要面对的流亡生活,最后选择了在府中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有人都想不到此番行动居然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轻而易举解决大将军现阶段唯一的眼中之钉。

    何进向其独揽大权的终极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此日为光熹元年五月六日,距离上军校尉蹇硕之死只是十日左右的时间而已。

    董太后心膂股肱已除,不足为患矣!

    如今整座雒阳城,唯一能令何进心烦虑乱的就只剩下那经常出尔反尔的十常侍了。

    只是,仅能龟缩于北宫之内的众常侍面对兵以万计的何进之军还能搞出什么花样来呢?

    然而,事实远非何进与其一众智囊团所想的那般一帆风顺。

    在他们坐在着大船乘风破浪之际,水底之下隐藏极深的不明暗涌却令人防不胜防。

    需知阴沟内翻船的例子比比皆是,更何况你在明,他人在暗?

    何进真的能凭借其手中的兵马向十常侍施予压力,从而达到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终目的吗?

    答案乃:非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据向介所知:写出此话的李康此年止有二、三岁而已,但他的话时时刻刻在脑海中浮现。它好像分分秒秒在提醒着自己:

    高处不胜寒,身处此乱世之中,必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才能分丝析缕。

    然暗礁险滩何其之多,只要稍不留神,便会立坠万丈深渊,永不超生!

    唯一可以避之之道只有一条:远走高飞!

    文凯的情况比向介好不了多少,明明可以随孙坚东征北伐,不需身陷朝廷永无止境的勾心斗角之中。

    如今倒好,置身于袁术、何进与何太后的三角关系之内,想抽身而退谈何容易?

    从表面上看,穿越至此的三人当中,只有应玥可以逍遥自在,置身度外。

    然而,一个为了别人整天饱堪其忧的人日子会过得好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续阅下章《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