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 第七十章 幕后黑手

第七十章 幕后黑手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章。

    继荀攸、何颙、郑泰三人均获得高职后,大将军何进仍然马不停蹄继续扩充着他的智囊幕僚团队。

    桓典,因为替何进出色的完成了剿灭蹇硕的任务,并有着将蹇硕的羽林铁军收编之功,官封平津都尉。

    王允,在“襄楷”先生的极力推荐之下,成功进入了何进的幕僚集团,如今身任从事中郎一职。

    与王允一起踏进大将军府的尚有广陵射阳人陈琳,这个后来成为曹魏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著名文学家,如今的官职乃大将军府主薄。

    王匡,兖州泰山郡人,年轻时轻财好施,以任侠闻,与大文豪蔡邕相好。其此时的性格与虎贲中郎将袁术甚为相似,现为何进拜为大将军府进符使。

    泰山郡平阳县人鲍信,被封为骑都尉;

    襄阳人蒯越被辟为东曹掾;

    汝南人伍孚则是东曹属掾;

    此外,尚有与何进同为南阳人的许攸、逢纪也成了大将军府内的一员。

    加上一直在京师雒阳为何进镇守大将军府的长史王谦、部将吴匡、张璋等人。整个大将军府的幕僚团已是人才济济。

    而何进显然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在朝廷上下他也安插了不少由他一手提拔出来的政要人物。

    除了之前的荀攸、何颙、郑泰三人外,亲何派尚有侍中种辑、谏议大夫种邵、尚书郎华歆等人。

    至于最为举足轻重的理所当然乃是袁氏家族的太傅袁隗、中军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三人,曹操、卢植、冯芳亦是何进的股肱。

    而为何进所弃的亦不乏其人。刘表与孔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何进让何颙取代了刘表北军中侯一职,孔融则是之前与何进有极深的隙嫌而不受何进器重。

    不要以为何进这就偃旗卧鼓。

    在众多亲信的极力推荐之下,何进频频从外地召回一些颇有名望的学者,智囊。

    王允向何进推荐了前太尉杨震玄孙汝南太守杨奇。

    何进纳王允之言召杨奇回京委其以侍中一职。

    誉满雒阳的方士“襄楷”则举荐了名不见传的颍川人荀彧。

    何进深知“襄楷”之明,留下守宫令此文职静待荀彧的到来。

    因为曹操、王匡与蔡邕素善,所以二人就极力向何进保举这个流亡在外的大文豪。

    何进当然知道蔡邕的文学才能,二话不说就命人立即前往江东召回蔡邕。

    何颙则力荐荀彧的叔父荀爽。

    何进来者不拒,本来想派公车召荀爽来任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但又怕荀爽嫌之不纳,遂迎荐其为侍中。

    然而,何进这庞大的人才集团仍然不能为何进带来片刻的宁静。

    在董重自杀的一个月后,何进在其智囊团的提议下,联合朝中士族大臣勒令董太后遣返回其封国。

    然董太后上书要求待刘宏下葬后才启程之奏亦已获批。

    之所以不否决董太后的提奏,是因为何氏集团的智囊团为顾及民心故不敢太过张扬,更何况董太后之求亦合情合理。

    最重要的是智囊团一致认为董太后羽翼已除,根本不可能再兴风作浪,对何进构成任何威胁。

    就在一切都似乎已胜劵在握,大局已定的时候,大将军何进所居住的百郡邸竟然再次遭到了袭击!

    此前经历过刺客夜袭百郡邸之事后,整座百郡邸的戒备状态比以前升级了数倍,想不到今天仍是受到了迅雷烈风般的狂袭。

    虽然来袭者最后铩羽而归。但何进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何进大发雷霆,但却又无可奈何。

    消息纷至沓来,何进的一众部属均受到了袭击。

    而于此时,虎贲中郎将袁术麾下的虎贲中郎文凯一行四人快马赶至,带来了一个令何进怒目切齿的消息。

    偷袭者的幕后黑手原来是董太后!

    此前,文凯等人遇到刺客袭击,与冯则激战的竟是一个青年。后来,他被冯则击败生擒活捉后仍然昂然自若,视死如归。

    冯则追随文凯多时,耳闻目睹之下,或多或少都学到了一点文凯甚讲义气的性格。因喜那青年的豪气,不忍不手,遂放其归去。

    那青年想不到冯则会放过自己,感激之余便跟他泄露出此次行动的幕后策划之人。

    显然,已走投无路的孝仁皇后不甘坐以待毙,更不欲放弃之前那垂手可得的荣华富贵。故才孤注一掷,在临归回其属国之前以图力挽狂澜,一举扭转乾坤。

    何进本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想不到这一次却毅然决然,立即让麾下文笔最好的写手陈琳修书一封,命快马速送至于京师雒阳坐镇的中军校尉袁绍处。

    处理完最重要的事情之后,何进才派出探子外出探听各个下属的情况。

    袁术、冯芳等人亦同时受到了袭击。万幸的是除了跟随的亲信或多或少有所阵亡和受伤外,各个将领都秋毫无损。

    接着回来的探子捎来的最新消息却令何进与其智囊团大惑不解。为何曹操与他的挚友襄楷会有此行动?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推断出来的是:曹操一行肯定是事有他由才会改辙易途。

    前往百郡邸的典军校尉曹操一行在途中亦有中伏,伤亡若干。然在其赶回百郡邸时,突然改道朝京师雒阳的方向风驰电掣火速而去。

    探子飞报句句属实,曹操与向介在获知了董太后乃刺杀行动的幕后黑手后,自是快马加鞭朝百郡邸赶去。

    在差不多到达目的地之际,一个从树林中冒出来拦住去路的人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如果说董太后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寡妇就有点委屈她了。

    自从那次她口出狂言侮辱了何后釀下了大错,招来了飞来横祸,最后令其弟死于非命,自己亦同样被逼上绝路。

    痛定思痛后的董太后不再盲目出击,她一直忍辱负重。

    一方面低声下气恳求让她留在京师多一段时间,等到刘宏入土为安后才离开雒阳。

    另一方面,不能虚度光阴的董太后马不解鞍地部署最后一击。

    吃一堑,长一智。董太后知道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

    所以,她把失败的因素亦考虑得清清楚楚,把善后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正如现在,出现在向介等人面前的就是董太后派来的人。

    连向介也想不到董太后竟然会这般的聪明绝顶。

    原来在此静候的人所奉之命就是:若今日曹操与“襄楷”在此处经过,就需立即现身献书与“襄楷”。

    如果曹操等人不在此地出现,这就表明刺杀行动已经成功。那也就根本不会有曹操一行经过此地之说了。

    反之,则说明行动失败了。曹操等人必定会由此路回百郡邸向何进汇报情况。

    也就是说,董太后已走投无路,只能寄望“襄楷”先生能有一丝恻忍之心为其善后!

    向介满腹狐疑打开文书,只见其上写着:

    “昔日圣上告之哀家,公矩先生忠孝节义。如有后事可托之!望先生见此书如见先皇。望先生速往永乐宫一趟,哀家有要事相告!”

    向介将文书递给曹操,虽然此文书乃董太后专给自己的。但他自问光明磊落。士无不可对人言,更何况是一直与己相持至今的挚友曹操?

    曹操看罢文书,沉思片刻,神色凝重地对向介说道:

    “公矩如欲去晤董后,曹某自会奉送到底!”

    向介心中万分感概,但更多的是心存感激。

    以今日到处都是兵凶战危的形势,没有曹操等人的护送,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到达雒阳,更不用说要进宫去见董太后了。

    事实上,向介真的想进宫去见见董太后,因为自己心底真的有许多谜团欲从董太后那里获得答案。

    不知是否董太后命不该绝,曹操一行人异常顺利就进入了雒阳。

    然当他们一路无阻直达董太后的永乐宫殿外之时,意外之事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正值向介等人准备进入之时,袁绍带着一队人刚好从永乐宫内走了出来。

    袁绍一声令下,立于其后的颜良、文丑等人旋即上前拦住去路。

    “敢问孟德欲往何处?”袁绍明知故问。

    “孝仁皇后有诏宣公矩进宫!”曹操边说边拿出董太后的文书递给袁绍。

    见袁绍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心生忿气,曹操忍不住反戈一击。

    “本初为何会于此处出现?”

    “太皇太后已畏罪服毒而崩矣!”

    袁绍根本不屑回答曹操的问题,而是以平淡无奇的口吻说出一句令人惊愕失色的话来。

    向介一改平时从容自若的仪态,气急败坏便欲硬闯永乐宫。

    颜良、文丑等人立即抽出身上的兵器,上前拦住向介。

    曹操后面众人见状大急。迅速亮出武器与袁绍部下对峙,双方弩拔剑张的气氛一触即燃。

    “兄弟一场,本初意欲兵戎相对乎?”

    曹操当仁不让,腰间的倚天剑亦应声出鞘。

    袁绍见势成僵,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何况自己的目的已达,完全没有必要与曹操两虎相斗。

    所以,他一言不发,微微将身子一侧。其手下众人见主子如此,自是知趣让开。

    向介快速冲进永乐宫中,偌大的宫内除了董太后外空无一人。

    只见董太后倒卧在地上,口吐泡沫,旁边还倒着一个空瓶子,显然已中毒极深。

    向介忙俯身扶起董太后,伸出手来于她的鼻子下面一探,想不到居然尚有一丝气息。

    在向介的不停的拍打之下,董太后居然缓缓凤目微睁,脸上艰难的挤出一抹微笑。

    “皇上果具慧眼,公矩先生……咳!咳!”

    “是否乃袁绍迫太后服毒?”向介见太后已奄奄一息,赶紧追问心中欲知之事。

    “非也!”

    董太后的答案令向介有点失望,按照小说或电影什么的来推测,袁绍百分百应该会是罪大弥天之人。为何事情发展完全不按常理?

    董太后费劲的摇了摇头。

    “本后时间无多,先生可否看在先帝待先生不薄份上,答允本后一事?”

    见“襄楷”沉默不语,董太后有点焦急,只见她用力吸了一口气。

    “本后止有一事难已释怀,董侯年纪尚幼,先生可否代本后照顾此子?”

    望着董太后殷切期待的眼神,想到刘宏此两年的确已痛改前非,对自己也是情至义尽,还有那天真善良的小刘协……

    向介暗暗叹了一口气,对着董太后缓缓点了点头!

    董太后心事已了,终放下心头大石,而此刻其回光返照之时已尽。

    只见她瞳孔逐渐扩大,四肢抽搐,已临弥留之际。

    “敢问如今尚有几人听命于太后前来伏击吾等与大将军?”

    向介见时间无多,立刻问出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可惜此刻的董太后已经口不能言,只能徐徐的举起一只手掌,然刚勉力举至半空便已颓然垂下,骑鹤西去。

    向介倒吸了一口冷气。居然尚有五路人马为太后效命。

    怪不得董太后有恃无恐!可惜已不能问出此五路人马乃何方神圣。

    虽然自己是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未来,但史书上对此事的记载文字寥寥数字而已,根本连窥豹一斑也说不上。

    综合这一段时间的蛛丝马迹,自己也只能说最多猜出一二,甚至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

    如今线索已断,危机仍然潜伏着,未来仍是一片迷茫。

    默默放下董太后,向介心事重重走出长乐宫。

    只听见曹操仍在质问袁绍是否乃毒死董后的凶手。

    而袁绍正指天发誓此事非其所为,如若乃其所为日后定当断子绝孙云云。

    两人见向介如此之快就走了出来,皆不约而同停止争吵,将目光投到其身上。

    向介思绪万千:日后之路肯定荆棘密布,亦不知道为何在那一瞬间就答允了董后所求照顾董侯刘协。

    此时自己尚也自身难保,要保护刘协谈何容易?

    难道,就凭自己乃从未来到此而拥有的“未卜先知”的优势?

    此时此刻,向介丝毫看不出会有曙光显现,反而在其心坎中隐隐涌现出一个极大的不测之忧。

    殊不知,正是这隐忧会让他与曹操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欲知后事如何,请续阅下章《引熊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