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宅凰之梧桐引 » 第一百五十七回 失复得

第一百五十七回 失复得

    添喜正在欣喜时,后面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却是鸿来引着老爷骑着马,后面跟着太太与苏姨娘平日出门的车轿向这边奔来。

    原来端木华接到信,怕两个孩子有闪失,也不敢与刑部说明,因此时是正月,天寒地冻,出了城四野茫茫无处藏身,添喜出城去后,端木华便领着府里人悄悄躲在城墙内等消息,见过了信上说的时辰添喜还未进城,才领着众人出了城来,见添喜无精打采回来又欣喜的模样,才敢出声叫他。

    一时墨子桐和苏姨娘的马车停下,两个从车上下来,便扑到端木华身边,看端木华手中抱着亦朵,墨子桐一把抢过来搂在怀里心肝宝贝叫个不停,亲也不是哭也不是。

    苏姨娘一看只有亦朵回来了,身子一软就坐在地上哭天抢地道:“我可怜的宁儿,你在哪里呀,老爷,你快想想办法呀!”

    端木华看苏姨娘哭得伤心,便说道:“看今日情形,那伙贼人还是守约的,我们在远处都看到了,并未伤人,也按约定送回了亦朵,明日这时侯我们在此守着,亦宁也会回来的,放心好了,黑道也讲规矩,他们收了钱,应该不会伤人,姨娘且先别哭,这天也快黑了,城门就要关了,再不回去进不了城了。”

    大家都各自上马,只有添喜的马怎么也不走,端木华看着那马说道:“看一下马蹄子,估计是让人动了手脚。”

    众人听了忙抬起马蹄看时,果见一根长针扎在上面。

    于是只得将那马的缰绳拉在手上,添喜和鸿来骑在一匹马上死拉活拽拉着那马往前走。

    几个丫头搀着墨子桐、苏姨娘,抱着亦朵也都回到各自车轿里,一路回了府里。

    到了次日,添喜又架了辆马车来到原处等着,足足一个多时辰,并未见人过来送孩子,添喜观察着每一个从他身边路过的人和车,却未见异常。

    眼看着约定时间就到了,添喜心中波澜暗涌,想道:再不能发生昨日的事情了,被一个老婆子骗了,说出去都丢人。这会儿不管男女都得看得牢牢得。反正不能把大小组弄丢了。

    正想着,一个十二三岁小孩走到添喜旁边问道:“你可是端木府里的人?”

    添喜看着那小孩,疑惑地答道:“是,你是谁?”

    那孩子听了一边递上一封信,一边答道:“那边有个人给了一文钱让我把这封信交给你。”

    添喜一听,忙接了打开信来看,只见信上写道:“孩子已送到府门口。”

    添喜看完信,顺着那孩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四野空空哪有什么人?就问那小孩:“那人什么模样?”

    那小孩一脸茫然道:“那人蒙着面纱,我也不知他长什么样?”

    添喜接着又问:“你是谁家孩子?”

    那孩子忙道:“我就住在城边上,我家姓焦,我爹是给人扛活的,今日我们几个正在院外放炮,来了个蒙面人,说给一文钱替他送这封信,因我个子最高,所以抢到手了,他用车带了我一段,停在那里让我自己走过来送信。”

    说完,又气呼呼地说道:“说好的送完信还要送我回去的,怎么不守信先跑了。”

    添喜道:“我带你一程吧!”说着让那孩子和自己骑在一匹马上,路过他家时将他放下,添喜看那户人家屋子平常,又看那孩子一脸实诚,想那孩子可能并未说谎,看他进了屋子,自己赶紧往府里奔去。

    苏姨娘得知孩子被放在在府门外,此时正在君阳院端木华书房里,忙一路狂跑来到书房。

    进了书房,只见端木华黑着脸,手里抱着孩子也不说话。

    苏姨娘一把抢过孩子,只见亦宁一抽一抽,似乎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

    苏姨娘一看就放声大哭起来,正在这时,墨子桐也急步走进书房,看到孩子这个样子,也跟着哭起来道:“老爷,这是怎么了?”

    端木华道:“因孩子丢了那日我们报了官,这几日只要是同岁孩子都会严加审查,贼人可能怕被查出来,咱们宁儿是裹了被子放在泔水桶里送来的,怕孩子哭,又嘴里给塞了东西,泔水桶又盖着盖子,宁儿怕是被捂的时间太长了。”

    墨子桐道:“请大夫了没有,赶紧请大夫来看看,有没有办法?”

    端木华叹口气道:“已经去请城里专门给孩子瞧病瞧得最好的孙大夫了。应该马上就到了。”

    正说着,孙大夫已经到了。孙大夫看了看情形,掐了一下亦宁的人中,只听一声哭声,那孙大夫忙道:“快快弄些白萝卜汁来给孩子灌下去,可能还有救。”

    几个人忙去找了萝卜弄了汁子出来,苏姨娘一把抢过给孩子灌了下去,一时工夫,见亦宁呼吸渐渐平顺,众人才出了口气,悬着心略略放了下来。

    端木华看孩子没事了,对孙大夫道:“孙大夫真是神人。”

    孙大夫道:“神人不敢当,这情形我从未遇到过,之前有中煤气之毒的,今日小姐是长时间被捂在桶里无法吸气所致,并无其他办法,只得用中煤气之毒的法子一试,没想到奏效了。只一件,小姐不能顺畅吸气时间过长,可能会有后遗症。”

    苏姨娘一听脸色就变了,忙问道:“会有什么后遗症?”

    孙大夫道:“这也没个定数,因人而异,有些人会有,有些人也不会有。”

    端木华看孙大夫似有顾虑,便说道:“孙大夫,你放心说吧,最严重会是什么情形?”

    孙大夫迟疑了一下说道:“最严重可能孩子将来会变成痴傻。”

    苏姨娘一听又哭成了泪人。墨子桐忙上前安慰道:“姨娘不必太伤心,大夫只说最严重,我们亦宁福大命大,必不会如此,你看她这会呼吸多均匀,料无大事的,你也别先哭得这样了。”

    次日,端木华再次来到刑部。两个孩子先后被接回后,端木华就遣人给刑部李万年送了一封信,只说拿了三千贯钱将两位千金救回了,详细情况明日见面详谈。

    两人见面,李万年便急急问道:“到底是怎样情况,端木华不语,只将先前收到的几封信递给李万年。”

    李万年匆匆看了,仍不解。端木华便将如何收到信,如何送钱,如何被穷婆子抢了马车,如何救回亦朵,如何在府外发现亦宁等一一说了。

    李万年听了,又问道:“听你这番话,除了见过那个穷婆子和一帮半大小子,竟一个贼人面也未见过。”

    “是没见过,这贼人甚是狡猾,像是极有经验的。”

    “那穷婆子长什么样?”

    “昨夜已按照我家中下人描述画了图影,也安排人去寻了,只怕这会子早跑了。出了城都是四野,哪里跑不得的。而且那婆子身手敏捷,大小伙子都不是对手,我估计那婆子怕是故意装扮的。我家中下人今日也一并来了,要做什么李公尽管吩咐。”

    “若是装扮的,更难捕获。先让我这里画师按照你家下人描述再画几张图影出来,各处张贴,仔细寻查吧!”

    苏姨娘担心亦宁如孙大夫所言长成了痴傻儿,因此时孩子还太小,并不能判断,只得日夜悬心。

    转眼正月已过,贼人音信全无。反正两位小姐已回府了,慢慢地合府也不再论起此事。

    这日是正月十五,按往年惯例,吃了汤圆就要去赏花灯,猜灯谜,看人耍龙灯,最最重要的是各家的媳妇姑娘们在这一夜都穿着彩衣出来了,也是女子争奇斗艳的时侯。每年今日街上的人都特别多。

    因今年府里两位千金出过事,墨子桐与苏姨娘也没心情,便只在府里不愿外出。叶姨娘已告了假回了娘家,黄姨娘吃了药也不想出门只在家休养。

    端木华本不打算出去,但墨子桐说林巧烟前几日就问过墨子桐是不是可以跟着老爷和太太一起赏灯,墨子桐当时就答应了。

    当端木华提出不去看灯时墨子桐便劝道:“既然林姨娘有这个心,还是陪她去看灯,看她究竟意在何为?”端木华一听便只得答应了。

    端木华和林巧烟两个坐在一个轿子里,林巧烟并不十分放得开,虽然纳作了府里姨娘,但端木华从未与她有过肌肤之亲,就是平日遇上也是冷心冷面,因此两人皆默默坐在车中谁也不说话。

    端木华透过车窗见大街上灯火辉煌,游人如织,有带着昆仑奴面具的,有带着刘关张面具的,有挑着灯的,有拿着剑的,一路上杂货买卖生意火爆。

    车马走到人最多的一条街前,林巧烟便小声说道:“老爷,这里人多热闹,我们下去边走边逛如何?”

    端木华答应一声便同林巧烟一起下了车,端木华的小厮添喜和林巧烟的丫头冬灵跟在后面。在他们身后还悄悄跟着墨子山和十几个兵士装扮的下人。

    几个人来到大街上,端木华心想:这大街上人来人往,林巧烟能做什么?

    看街道两边皆是商家摆的吃的玩的,人人皆一幅喜色,并无异样,就是那些戴面具的人也是往天上看或往摊点上看,并没有人特别注意他们。

    端木华心想:这都快走到街尽头了,难道林巧烟真的就是为了看灯逛街?

    一边往前走看那繁华街道已走到尽头,看前面已无热闹,端木华看林巧烟停在最后一家买香粉头花的摊位上看那些东西,便停住脚等了一会,又前后左右四下里看了看,并无异样,这时林巧烟轻飘飘走到端木华身边说道:“老爷,我们往回走吧,再往前走也没什么了。”

    端木华点点头道:“好,咱们回去。”刚转过身,就和一人撞了个满怀。

    那人看撞了人,忙开口道:“实在对不住,是我只顾看街上热闹,冲撞了官人,请官人莫怪。”

    端木华听那人说话似在哪里听过,便抬眼向那个看去,只一眼便怔住了。

    原来此人正是大年初一大雪夜落在自家梅园中飞扬轻舞的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