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宅凰之梧桐引 » 第二百二十五回 赛江南

第二百二十五回 赛江南

    端木华和墨子桐领着众人一路往城中走去,果然山川河流,草原沙漠各种风景交替,一日能见多景已不新奇,早晚与午时气候温度也相去甚远,似一日过了三季。

    直到进了城,见这里碧水蓝天,芦苇四处摇曳又是另一番天地,街市上树影婆娑,店铺美食林林总总尤为丰盛,不同民族不同服饰的人在街市上来来往往,来到这里就能感受到安居乐业的美好,而城内林立的塔寺和庙宇,又让这里看上去像隐在喧嚣红尘中的小佛国。

    端木华对谢瑛笑道:“当日你来此上任,我心中还有所顾忌,想着这北漠黄沙之地,你未必受得,原来却是个风水宝地,怪不得大禹来此治水,周穆王来此西巡,汉骠骑将军在此驻军,隋炀帝邀各国使者在此举行盛会。就连蛮夷各国也每每觊觎此处,实在是好地方啊!”

    墨子桐听了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到江南了。简直就是荒漠之地长出的塞上江南明珠。”

    端木华笑道:“太太说得好,这里虽地处荒漠却有山有水有草地,确实有几分江南的味道。谢瑛,过几日让太太给你们画一幅山顶雪和塞上江南明珠的风情画,你挂在堂屋让人好好看看。”

    谢瑛听了端木华的话忙答应着笑道:“母亲画画技艺了得,在下早就有此想法,只不敢提,怕母亲劳了神老爷怪罪,既然老爷提出来,那我就谢谢老爷,谢谢母亲了!”

    墨子桐听了笑道:这几日我听你一口一个老爷,一口一个母亲叫着怪别扭的,你既称我为母亲,也该改口称老爷为父亲才是,怎么还两种称呼?

    谢瑛忙躬身施礼道:母亲有所不知,我和老爷在京城时就商议过了,要是当众称呼老爷为父亲,恐招人非议,会说父亲大人笼络下属,说我向上巴结,于老爷于我仕途上皆无益处,因此仍以老爷称呼。

    墨子桐听了看了看端木华笑道:“怪不得咱们老爷一向在礼仪上十分看重的人这次倒不啃声了,原来有玄机藏在这称呼里啊!”

    端木华看着墨子桐笑而不语。墨子桐看端木华神情,便知其不想当着众人的面说这些事,忙换了话题说道:“这要画山顶雪,须得去山跟前看看方有灵感,改日让茯苓带我们去山下近观如何?”

    谢瑛道:“这有何难,等老爷太太修整修整,我和茯苓陪老爷太太去看看。这山上的雪一年四季皆不化,远远看上去像一抹白云隐在山头,尤其大晴天,蓝天下那山的轮廓十分清晰,看一眼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真是能让人心旷神怡。”

    端木华看谢瑛说这番话时那痴迷的模样笑道:“谢瑛,我看你倒把这甘城当做故乡了,改日调任,怕是还会不舍吧!”

    谢瑛笑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屈指算来我在此地也有几年了,没有感情是假的,要真调我离开,可能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不过老爷明鉴,我是朝廷的人,调到哪里都使得,离开时可能都会不舍,老爷在善城也呆了些日子了,如果此时调你回京,也是一样的。”

    端木华笑道:“你倒会找伴,说你呢怎么又扯上我了,我和你一样,可能离开时也会舍不得吧!”

    墨子桐笑道:“你们两人倒能自娱自乐,天下好地方很多,要真能调个地方,让茯苓和孩子们多去看看,长见识不说,谢女婿这官也必会越升越高。”

    端木华听了笑道:“正是太太这话,这地方再好,要调你离开你可不能只管恋着,人挪活,走的地方越多这官场的经验越丰富,将来爬到我头上时,我们还指望谢老爷提携一二呢!”

    众人听了都笑了,谢瑛听了忙道:“老爷和母亲别只顾着拿我打趣了,老爷是谁,我是谁,就是肠子努断今生也到不了老爷的位置,老爷快别调侃在下了。”

    且说众人在甘城修整了几日,人人精神焕发,看城里,居物之处为邸的行商货栈和沽卖之所为店的营业坐商随处可见,且客店林立,驴驿兴隆。九姓胡商明驼驰足往来不绝,集市上更是琳琅满目,奇珍异宝,锦帛丝绸,旃裘茶酒应有尽有。

    尤其那夜市,比白天更有一番奇趣,好些白天不能交易,不得度边关的锦丝、罗谷、袖绢、珍珠、金、银、铁在夜里皆有私售,且都有暗语,在这里还能以物易物。

    太阳落山,夜市上各种美食充盈着街道,白天的店铺与晚上的小摊交织在一起,似乎满城的人都在街上吃喝玩乐,这里比京城比善城有更多的自由,也有更多的快乐和体验。

    这些日子以来,叶忽如在谢瑛府里细心调养着,绿君衣不解带日日悉心看护,众人也插不上手。

    因绿君近身陪伴左右心情大好,加上本身年轻抵抗力强,叶忽如的伤势没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原打算将叶忽如放在此处养伤,端木华等人将息几日先回善城,叶忽如则等伤好了再回。

    但没想到叶忽如伤情恢复得很快,加之其着急回去娶绿君过门,因此便商定了三日后和端木华等人一起返回善城。

    就在叶忽如养伤期间,端木华看众人皆无事,便领着众人由甘城县令和谢瑛等人陪着,将谢瑛介绍的祁连积雪、黑水春融、苇溆秋风,薤谷晴岚、甘泉晚昭、木塔疏钟,东山烟雾、板桥夜月甘城八景一一游历,每到一处,墨子桐必将择其最美的景色画下来,并在图上标出颜色,待回去后再慢慢补画。

    这日,谢瑛认识的那个部落王爷来拜访谢瑛,听说端木华等人还在,十分高兴,当夜,谢瑛做东请甘城县令、端木华、墨子桐、叶忽如、墨子川等人赴宴与部落王爷共饮。

    墨子桐推托不愿参加,便与端木华商量着,当夜要带茯苓、绿君、小支棱等女眷去夜市再逛一逛,吃一吃美食,好好领略领略西北民族风情。

    端木华想着墨子桐参加和部落王爷见面的宴席也十分无趣,便令添喜等几个小厮跟着墨子桐等女眷随时保护,并要墨子桐等人装扮了再去。

    且说墨子桐等几个人装扮成男子模样,一路玩笑着就走到了街市最繁华的西大街。

    前几日跟着县令和谢瑛逛夜市时,墨子桐看到有胡人舞坊就想进去看看,但有外人跟着,便不好意思提出,只得随众人走马观花大概看了看。今日自己做得主,便领着众人进了舞坊。

    且说这舞坊门脸不大,进去后里面倒宽敞。亦如京城胡人酒肆一般,也有客人一边吃东西一边看舞台上胡人舞者或舞姬表演各种节目。

    墨子桐等人进去,见舞台上正有一个红衣女子领着几个舞姬在跳胡旋舞。

    墨子桐看那红衣女子舞姿柔中带刚,所有的动作都比自己做得更到位,更潇洒更柔顺,便指着那个舞姬对众人说道:这个舞姬年纪虽比那几个大上许多,但舞蹈动作一点不含糊,可见人说生姜还是老得辣这话原不错。

    绿君在京城时还跟着墨子桐偷偷去过几回胡肆酒坊,那时侯小支棱和春芽还小,墨子桐怕那样的地方将两个小孩的心性带偏,所以小支棱并未进过这样的地方。

    今日进了这里,小支棱大开眼界,听了墨子桐的话,不住点头道:“太太!”

    刚说到这,又想起出门前说好的以公子称呼墨子桐,便忙改口道:“公子说得没错,小支棱算是开眼了,原来这舞跳得好坏与年龄无关,别看那几个小胡女年纪小,但比起前面那个大婶差太远了。”

    墨子桐笑道:“人家看上去也没到大婶年纪吧!我看和我年纪差不多,顶多是个大姐姐。”

    小支棱不好意思地伸了伸舌头道:“她虽算不上大婶,但比公子可老多了,哪有公子这样支棱,你看她眼睛周围皮肤都松了。”

    墨子桐笑道:“你倒看得仔细,这眼睛也太好使了,这么远就能看到人家眼睛周围的皮肤,这小支棱的名号不是吹的,却实比别人能支棱。”

    众人听了都笑了,茯苓在众人说话间已点了酒菜,一时几个胡女就将各色菜肴并特色面一盘盘一盆盆往上端着。

    墨子桐等人看着摆了满满一食案的食物,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小支棱便笑问道:“蓝公子,这几样是什么,我怎么没见过?”

    茯苓还没回答,墨子桐笑道:“我们吃了饭出来的,哪里吃得下这些?”

    茯苓看着墨子桐笑道:“这几道菜是我们这时独有的特色菜肴,我吃着还不错,今天正好有机会请公子和诸位好好品尝品尝,等将来回去了不一定能吃得上这么地道的。”

    说完又看着食案指着案上的菜肴等食物说道:“这个叫拉条子,这个叫搓鱼子,这个是箭头面,这个是小饭,这个是酿皮子,这个是蒸月饼,这个是烧壳子,这个是糁饭,这个叫碾珍,这个叫葱花油饼,这个叫水晶干粮,这个叫油糕。这个是黄参炸骨朵,这个地卷皮饺子,这个是焌拔拉,这个是凉拌苦苣菜,这个是凉拌沙葱。这个是手抓羊肉。”

    墨子桐看那拉条子、搓鱼子和箭头面上浇着醋蒜汁子,笑道:“这三个面食形状不同,吃法倒都一样,不知道口感是不是也一样?”

    茯苓笑道:“拉条子和搓鱼子是白面做的,箭头面是青稞面,三个面食做法不同,口感也不一样,公子您各样尝一点试试?”

    且说众人在茯苓介绍下一道一道品尝着那些美食时,墨子桐忽然发现添喜不在已经很久了,便对小厮秋陌说道:“添喜怎么许久没回来,你快去找一找,这地方虽热闹,但也很乱,快寻了他来吃这些美食,别在外面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