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李相 » 第九十六章:回京途中(下)

第九十六章:回京途中(下)

    扶苏听李瞻问后绪问题,心中也是一苦,不由叹气道:“瞻君啊!城池建成费心劳力。迁民至此,对国内压力很大。整个瓯越地区山高民贪,迁民与当地土人纷争不断,盗窃,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层出不群,派兵管理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我初遇此事,巳经有些手足无措了。向朝庭要人,父皇称全国缺少官员,让我自己想办法。我与章邯商讨良久,也不得法,望瞻君教我。”

    李瞻听后沉默不语,心道:“扶苏公子接触基层百姓太少,不知百姓需求不足为奇,但章邯管理基础多年怎会毫无办法?是章邯藏拙还是另有隐情,现不得而知。只能如此办了。”

    李瞻思定后问章邯道:“章少府瞻临走前派人去请来一人,少府可知此人现在何处?”

    “校尉是问范增吧。他现在衙内居住,章某不时与其畅谈,是天下少有之才。公子也多次与其宴饮,每有惊人之论。但其不忘旧楚,贬低大秦。几次后我与公子只能将其软禁,只能好吃好喝供应。已有多日不曾相见了。”

    “范增就在衙内居住?那劳烦章兄将其请来,我有事相询。”

    章邯退下去请范增。李瞻对扶苏说道:“公子切莫忧心,新城发展之事瞻巳有对策,今日瞻为公子介绍一位大才。能不能收服还要看看再说。”

    “瞻君是指那范增?此人自持有才桀骜不驯,我对他礼下相请数次,其始终对我不理不睬还污言相对。恐不好收服。”

    李瞻轻轻一笑说道:“公子今日放心安座,切看瞻说服他。如果不能为大秦所用,公子也要另做打算。”

    扶苏听李瞻所言大惊失色,急对李瞻说道:“瞻君你的意思是?”

    “是公子所想的那样。这种才智之人若不能为大秦所用,要尽早铲除。始皇在位时他们或可潜伏。说句大不敬的话,一旦始皇龙御骈天,天下震荡时。这些人会成为我大秦最厉害的敌人。”

    “父皇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定会长寿。即使有那一天,也会有很长时间,现在就考虑这些,是不是有些早了。”

    “好,先不说这个。那依公子之见大秦现在有那些危机?”

    扶苏思考一下,很快说道:“大秦现在最大的危机有两方面,一是北方匈奴,月氏,东胡。这三族兵强马壮枭勇善战,且胜产战马。如果相约攻秦,是大秦一大危机。二是瓯越之患,此危机现在看来已经解除。至于其它的,应该是国内劳役沉重,民生不得休养,长次以往恐生民变。不知瞻君以为如何?”

    李瞻正欲答话,门外传来通报声:“章少府与范增拜见。”

    李瞻对扶苏道:“同样问题,先听听范增所言。”

    言罢便见章邯与一须发皆白的老者进入大厅。章邯参见扶苏公子,那老者居傲不拜。见扶苏与李瞻二人后大声说道:“扶苏公子我敬你是秦国皇子,你抓我来此,杀又不杀,放又不放。三番五次戏弄于我,这是何意?”

    李瞻见范增居傲,伸手桉下扶苏,便出言道:“堂下可是范增?尔一平民老儿见了皇子为何不拜?”

    范增见李瞻如此轻贱自己,气的须发贲张大声骂道:“竖子小儿,何敢轻辱于我,我定于你这小儿誓不罢休。”

    “你这老儿与我誓不罢休又如何,自古尊卑有序,你不自思倚老卖老,还在大秦长公子面前大放厥词,你以为你是谁?真当大秦刀剑不利否?”

    范增气的满脸通红,大口喘气。指着李瞻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你个竖子,竖子不与为谋。”

    李瞻嘴角含笑,面带戏觑。继续发问道:“你年过半百若有真才实学,早已闻达于天下,现在提起范增之名,天下有几人听过?一生蹉跎可曾有一件脍炙人口的大事传播?你怎会有脸在大秦长公子面前,买弄你所谓的傲气。我不理解,你所凭借的是什么?”

    范增闻言,如五雷轰顶瞬间怒气全消,痴痴地站在当地。心中如海浪奔涌不能停息。口中喃喃自语道:“想我范增一生志存高远,自许才不输于任何人,回顾半生竟无一事让我自足。究竟是那里出了错?是的,是的,一定是秦国,秦国残暴灭我楚国,使我胸中愤懵,不能一展平生所学。今秦人欺我,我定不与秦善罢干休。”

    李瞻听到范增自语,心道:“此人是没救了,把自己的不得志强加于大秦之上。”

    便开口又道:“自己没本事,还爱找借口。你今年快六十了吧。秦国灭楚也就近几年的事,你要是那么有本事,秦国灭楚时你在那里?为何不在楚国朝堂对抗大秦?现在楚国归秦,你道是站出来说自己不得志是因为大秦灭楚。你有什么脸这样说,还是说你只是嘴炮而己。”

    不得不说章邯是个好同志,不懂就问。

    “那个,李校尉嘴泡是什么东西,是嘴上上火起泡吗?”

    李瞻一听暗道:“坏了,光顾着骂高兴了,把后世网络用语给说出来了。”

    赶忙补救道:“嘴炮是指光会说话,不会办事的人,范指嘴上强者,干活白痴的人。章少府你可引以为戒,不能做这种人啊!”

    “知道了,知道了。李校尉所言极是。”

    范增见李瞻和章邯二人调侃自己不由气恼道:“大秦残暴好战,天下初定便强征民夫,筑长城,修驰道,建皇陵。又大兴刀兵剑指瓯越。战事顺利还能苟延残喘,一旦战事交灼,大秦必身陷泥谭不能自拔。空耗国力,民力,为大秦覆灭埋下极大隐患。而等尚不自知,还在这里沾沾自喜。还有脸面笑我,真不知所谓。”

    李瞻,扶苏,章邯三人对视几眼,章邯领会二人意图,连忙伸手扶范增坐下,假装急切说道:“范老先生所言极是,不知还有什么指教,我等定洗耳恭听。”

    范增见章邯礼遇自己,怒气消减不少,拿起水喝了一囗说道:“本不与你等谋划,然而等竟敢小瞧于我,我便与而等争辨几句。”

    扶苏起身施礼道:“范老先生莫怪,我等年幼无知,愿听老先生高论,望不吝赐教。”

    范增摆摆手回道:“你为大秦长公子,是未来大秦之君,能如此心胸开阔,礼贤下士,端是少见。可你身边这位年级青青便狂傲无礼,尖牙利齿,是一小人尔,公子切不可亲近。”

    李瞻闻言,终于知道范增为何有才不得用了。就这直男脾气,不要说楚国朝堂,就是现在大秦朝堂也不好做官。

    范增接着又道:“大秦危机不在外,而在内。秦虽残暴但吏治清明,当然是较其他旧国而言。贪腐之风在楚地还有留存,这不算大事,不必细究。最大问题是天下初定,不与民休养生息,对内大肆耗费民力修筑长城,驰道,皇陵。民力终有耗尽时,等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威渐消。那时天下苦秦久己,如有星星火焰,便可成燎原之势。天下又要回归战火纷争之时。那时秦国将不会幸存。对外方面,先打瓯越再攻匈奴。这政策没错,但实施的早了。要先平稳国内局面,再施此政,大秦危机才能解除。现在大秦无论此战胜负,都已陷入泥谭之中,手脚被束,很难在短期有所建树。若匈奴来攻,两线为战,大秦危矣。”

    扶苏听完后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对范增说道:“范老先生现在瓯越之地大部地区已经平定,如何尽快让瓯越之地溶入大秦,让瓯越之地成为大秦稳固后方,先生可有策教我。”

    “瓯越之地已经平定。屠睢上将的才能不可小视啊!至于如何让瓯越之地尽快溶入大秦,快速之法没有,只能广迁大秦赤贫之民,罪官,罪吏,商贾等人充添瓯越。并在瓯越之地广使教化,通婚。如此延续二代人,方可让瓯越慢慢溶入大秦。为大秦所用。其余之策,老朽还不曾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