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东方明珠崛起 » 第二十一章 寻觅人才(一)

第二十一章 寻觅人才(一)

    距离刘宏册封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此时负责宣旨的小太监已经在士武的陪同下到了彰化,闻世震听闻后带着兄弟几人前往迎接,出城后不久就遇上了士武的部队,一个眉清目秀的了在士武的陪同下走在后面,看着那人没有男人特征,应该就是那个宣旨的小太监,闻世震赶紧上前一顿吹捧,小太监听完自然也非常开心,当即开始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念及夷州闻氏三兄弟一片忠心,报国心切,特封闻家家主闻世震为夷州州牧、平南将军,代朕恩施夷州百姓,封闻世坤为南海郡太守,闻世乾为南海郡郡丞,望兄弟三人勿忘国恩,勤政爱民,钦此......”

    册封的官职超出了闻世震的意料,但他并没有多想,有了这个名号正好方便自己招兵买马,招募人才,上前领旨后和几人寒暄了几句,顺便将众人迎进了夷州城,他早已让人在城中最好的酒楼安排好了酒席。

    “恭喜贤弟,如愿以偿。”士武恭维道。

    “托士兄的福。”闻世震回敬到。

    随后两人都非常默契,开始轮流吹捧宣旨的小太监,这招很受用,小太监承诺回去之后定会在张让面前为他们说好话。

    酒席过后闻世震趁士武离开,单独找到了小太监,不仅给小太监送上了厚礼,还单独给张让准备了一份重礼,他托小太监帮自己给张让带一份书信,信中他称魏强为自己好友,老家在渤海,想出任渤海郡郡守,希望张让能够成全。小太监拿了好处,自然也没有推脱。

    只要能和张让搭上线,肯定能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多便利,所以闻世震这次也是下了血本,为了贿赂张让,不仅把这两个月的收益全都用上了,还在士武那里预支了一部分,弄了不少交州特有的奇珍异宝。

    当天晚上闻世震有些睡不着,自己身边武将有魏强、程勇、吴兴平、闻世乾,文官方便只有闻世坤,这些人能力都还可以,但都缺乏独挡一面的经验,必须尽快想办法引进一些人才。

    第二天闻世震亲自送走了士武和小太监,回到闻府后他立即召集了众人,对当下人员部署做了全面调整,魏强率一个连海鲨特战队员陪同闻世坤前往南海郡赴任,闻世坤负责按照夷州的模式治理南海郡,暗中招募人才,魏强负责整合南海郡郡兵,招募士兵,组建第四旅,一二三旅全部留守夷州,一方面负者开垦军屯,另一方面负者夷州防卫工作,闻世乾由于腿伤未完全康复,暂留夷州,总领夷州的政务和军务,提拔张大彪之弟张猛为警备团团长,重点负者闻府和食品加工厂的安全保卫工作,程勇带领一个班的海鲨特战队队员随自己前往颍川等地搜寻一些在野人才。

    安排完众人,闻世震便准备起身前往告别母亲,这时候童老找了过来。

    “震儿,为师惭愧,没能教你什么,师傅知道你胸怀大志,将来前途无可限量,特写了三封书信让你三个师兄到你麾下效命,也算是为他们博得一个好的前程。”说罢童老递过来三封书信。

    “谢师傅,徒儿一定不会辜负师傅一片好意。”闻世震接过书信拜谢道。

    前往母亲住处的路上,闻世震遇到了程婉儿,程婉儿想要随他一同前往颍川等地,他以母亲大病初愈为由拒绝了,告别完母亲闻世震便带着程勇等人踏上了寻觅人才之路。

    闻世震等人在南海郡登陆后告别魏强、闻世坤一路北上,他准备在扬州乘船沿长江西去,先到巴郡寻找师兄张任,再北上武都郡寻找师兄张绣,然后乘船沿黄河东至颍川,顺道到长山寻找师兄赵云。

    经过十多天的赶路,闻世震一行人出现在了长江渡口,当他们赶到时,上一艘客船刚刚开走,他们只能在此等下一艘了。

    “阿财,我们收拾东西回客栈吧,要变天了,今天恐怕是走不了。”旁边的青年看着天空对身边的仆人说道。

    身边的仆人也毫不犹豫地拿起行礼跟着青年往客栈走去。

    闻世震看了看天空,也没又发现什么异常,他还以为此人故弄玄虚。

    青年人走了没多久,江面便起风了,天空中的乌云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振聋发聩的雷声也开始响起。

    见此场景,闻世震也只能带着人向客栈跑去,几人刚走进客栈,屋外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此时,之前那青年正独自一人坐在大堂内喝酒。

    “先生,可否赏脸,楼上雅间一聚。”闻世震见此人谈吐不凡,有心结识一番。

    “公子客气了!”青年人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先生贵姓!”两人到达雅间后闻世震率先问道。

    “在下徐州张昭。”青年人回答道。

    “原来是子布先生,久仰大名,失敬。”闻世震客气说道,内心早已激动不已。

    闻世震举起酒杯摆出敬酒之势,张昭也端起酒杯给予回应。

    “好酒,不知这酒何名。”

    “上等仙人醉!”

    “公子可是夷州闻震儿。”

    “正是,不知先生可愿助我?”

    “不是公子如何看待君与民?”

    看来张昭是在考自己,闻世震想了想回答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布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我得子布先生真是如虎添翼,我敬子布先生一个。”

    两人你来我往,相谈甚欢,从交谈中得知张昭此次远游是想到全国各地游历一番,几人商量过后便打算结伴而行。

    次日,雨过天晴,一行人乘坐路过的商船直奔巴蜀郡而去,途中闻世震和张松讨论起当下大势。

    张昭直言如今朝纲不振,民心思变,天下大乱,不久必陷入群雄争霸的局面。

    闻世震闻言拿出自己画的简易大汉地图,地图不仅包含大汉的各州,还大致标记了分布在大汉各州的邻国势力范围。

    “如今大汉虽已千疮百孔,群雄争霸的局面至少还需要三五年,我们可以借助这三五年的时间,向南平百越,征贵霜,向东驱狼吞虎,占领朝鲜、高句丽、倭国,向北讨匈奴,乌桓,鲜卑,以此为根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以待乱世降临。”闻世震指着地图上的邻国意气风发的说道。

    张昭彻底被闻世震的雄心壮志所震撼,心中早已汹涌澎湃,嘴上不由自主的默念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憧憬着闻世震描述的这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