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基础剑术开始 » 第五章 断柳

第五章 断柳

    “王老爷子在这周遭几县可是数得上的奢遮人物。他都没办法。哎!这四百两银子真是不好赚啊!”

    “行了老七,醒醒吧。反正跟我们没什么关系,这都是那些大人物的事情。我们也歇够了,要去继续做工了。不然家里老小都该饿肚子了。你继续待着吧”

    苏云青听了半天不知道他们讨论什么问题,只知道和一棵树有关系。但也不关自己什么事情,自己这小胳膊小腿还是安心卖自己的糖葫芦吧。

    刚要离开,忽然几个差役走了过来,不客气的拨开几个闲汉,把一张新的告示覆盖到原来的告示上。

    随后其中一人高声念到,“今有巨柳,生于河中。往十年,没船百数。今县令并梁氏等十余商行募能出之者,赐银两百,世业上田百亩。”

    此音一落,四周哗然。就连本来不怎么关心的苏云青都有些怔然。

    实在是这个奖励太惊人了。两百两银子就不说了,关键是后一句“世业上田百亩”。

    按大晋律法“职事百姓请垦田者,诸桑田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孙。”

    而大晋开国已近两百年,哪里还有荒地可以开垦。大部分都是口分田。而口分田不但赋税更重,而且身死后如果家里人口不足,官府还会收回。

    一亩世业田最少都要五两。上田更是很少买卖,几乎都在大户手里,每亩至少十两,而且不到日子过不下去,也不会有人卖田的。无故卖田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可想而知,这个奖励是多么诱人了。

    苏云青想继续卖糖葫芦,可脚下好似生了根,动都动不了。

    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始招人打听事情始末。在付出五个铜板的代价后,苏云青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十几年前,郢山城遇百年难见的大雨,大且急,竟使城外的黑水河改道。本来也没什么,确有一棵柳树正好长在了改道的河中间。那里水流湍急,行船到此处船员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不然就得落个船毁人亡的下场。

    每年因此落河的商船都有几艘。想了各种办法都解决不了。但小心些总还能过去。

    不料今年又一场风雨,竟然将柳树从中折断,折断处几乎和水面持平。这就更不得了了,几乎就没有船只可以安全通过了。

    就这几个月,已经有十几艘船只触礁沉没了。而这段黑水河是郢山城和北面的兰城,甘城等地通商的交通要道。所以才有了今年几乎翻了十倍的悬赏,连世业田都拿出来了。

    苏云青又付了五个铜钱将独轮车留在了一家商户家里。按照路人的指点到了断柳所在河段。只见正有好多人沿着河岸指指点点,不远处更有几个身着锦衣的男子在一个凉亭下喝茶。外面还有十几个护卫护卫左右,防止被人冲撞到。

    找了个空地想要观察河中的断柳,可惜入目处只有一片烟波浩渺,苏云青打量了半晌,什么都看不见。此时看见凉亭一边有半株柳树,不过这一株柳树却是只有一部分主干和树冠部分,想必就是那株柳树断掉的一部分吧。

    离得稍微近点,几个书生打扮的青年正围着这节树干研究。周围还散落着几个人。

    没有靠的太近,而是围着树冠转了几圈,随即看着主干的断面沉思不语。

    过了不知多久,一道灵光闪过。苏云青脸上不自觉的闪过一道兴奋神色,却是想到了前世看到的一则故事,这个故事几乎可以完美的解决现在的问题。

    刚才已经听到人们议论了,坐在凉亭的中的一位是郢山城的县令,其他几位锦衣应该是几大商行的老板之类吧。而悬赏也是他们出的。

    刚走近凉亭一些,就见到几个护卫猛地盯住了他。其中一人出列,道:“凉亭里有贵人,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苏云青不慌不忙的行礼道,“还请这位大哥通传一声,言说小子有办法除去河中断柳,替诸位贵人解去此患。”

    “什么?”

    那护卫不禁一惊,仔细打量几眼苏云青,见他虽然身着粗布麻衣,但面冠如玉,气质清新俊逸,面对他们几个护卫也是不卑不亢。不禁有些好感。又看他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半是好心半是警告的道,“这位小哥儿可不要胡说,我这里好说,如果办不到,得罪了里面的贵人,小心挨板子。”

    “多谢这位大哥提醒了,小子位卑,岂敢欺瞒几位贵人。”

    见到苏云青镇定的神情,虽然还有些怀疑,但还是深深的看了眼苏云青,转身汇报去了。

    和亭内之人低声禀报了几句,回来后就领着苏云青进了凉亭内。

    几个围着树干的青年书生见到苏云青进了凉亭,也停下了讨论,同样走近,来到了凉亭下。

    凉亭内的几个人并不起身,而是先观察了几眼苏云青,见苏云青行礼后,其中一人才温和道,“小哥儿,你说可以除掉水中的柳树,是真是假啊!”

    好在这个年代还不流行跪礼,不然苏云青都不一定有勇气站出来。

    “各位贵人当面,小子不敢妄言。”

    另有一人接口道,“你这小儿,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如果最后发现你戏耍我们,可不要怪县衙的板子不饶你。”

    第一个开口的人笑道,“王县令不要吓唬这个小儿了,这小儿尚不及弱冠,难免思虑不周。即使成不了,教训几句也就是了,哪里用得着县衙的板子。哈哈。”

    王县令闻言,也不纠缠,笑道:“既然苏大人如此说了,那就饶过一次这小子吧。小子,有什么办法说吧,如果真能办到,本官许诺的赏钱和田地一定一分不少。”

    虽然这么说着,但看神情是一点都带不相信的。其他人虽然没有开口,但显然也是不相信的。毕竟十年了,这么多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会相信一个小儿能办到。

    苏云青又向着众人行了一礼,才开口说了他的方法。

    众人刚开始并没有在意,直到苏云青将方法娓娓道来,才慢慢的郑重起来。等苏云青讲完,众人一阵沉默,那位苏大人才猛地笑着对一旁的王县令道。“想不到,想不到,如此简单的方法竟然让我们这一众自诩圣人门徒的读书人苦思不解。古有曹子文七步成诗,今有小儿伐水中之树,今人不必不如古啊!哈哈。”

    众人回过神来,听了这位苏大人的话,不禁更是侧目。

    “不敢,大人谬赞了。曹子文诗才天成,名传后世,小子不过一小儿,有几分小聪明罢了,如何敢自比古人。”

    虽然不知道这个曹子文是谁,但看名字和事迹,应该和蓝星历史上的曹子建差不多。自己这个文盲被比作曹子文,这不是捧杀吗?没看到凉亭外几个书生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吗?

    “小子姓谁名谁,籍贯何处,父母可在?可曾入学?”苏大人也不理苏云青的辩解,直接开口问道。

    王县令见此笑道,“小子好运道。这位苏大人乃是这北山府的学正大人,可要好好把握机会。”

    苏云青无奈,你们倒是说一下奖励的事啊!

    “小子是这郢山县下辖苏家村人,姓苏名云青。今岁年龄十三。家里尚有寡母秦氏在家,家父生前是村里木匠。而小子自幼家贫,却是不曾入学。”

    听到苏云青的回答,众人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原来只是个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

    其中一人更是道,“你先回家吧,如果办法有用,奖励不会少了你的。”

    竟是一句话都不愿意说了。

    “可惜,可惜。不过古有文少湖三十就学,徐存斋不惑奋发。你刚过总角,不到豆蔻,正是大好年华。望你以后有机会多多读书,将来好有机会报效朝廷。”

    苏大人勉强鼓励两句,也没有了说话的兴致。

    几人商量了一下,低声吩咐了几句给一旁侍立侍卫。侍卫随后就离开了。

    几人继续轻声交谈,没人搭理苏云青。就连原来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的几个书生也变了脸色,不在关注他,偶尔瞟过几眼,也满是轻蔑。

    “我不生气,我不生气。一群封建时代的酸儒罢了。你们知道高等代数吗?知道科学技术吗?知道摩天大厦吗?井底之蛙,夏虫不可语冰。”

    脸色难看,苏云青一边催眠自己,一边担心自己的奖励被贪墨了。就这样过了一个时辰,几辆马车驶了过来,停在河边。

    下来几道人影,一道站在河边,人影纵越,两丈距离一闪而过,稳稳的站在柳木杆上,引得周围百姓一阵惊呼。就连苏云青也看了过去。

    “这是轻功吗?穿越这么长时间,虽然知道这个世界类似武侠世界,武力值上限很高,但轻功还是第一次见到。”

    就见岸边几人手持木板,扔向树上男子。男子稳稳接住,随后木板被围绕着树干缠了三圈,不见一丝缝隙。随后男子清干净木板中间的水分,拿出一把小斧子在树心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