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二逍遥 » 第三百五十一章 风沐凤阁,处处常清上官正

第三百五十一章 风沐凤阁,处处常清上官正

    林动走后,阿星忍不住道:“大哥,你与小林子说了什么,令他面露喜悦。”

    “佛日,不可说,不可说。你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这事交给小林子去办就行了,而且这事也只能由他去他,你们任何一个人前去都会暴露身份。”

    想起昨晚遇到的人与事,李逍遥想了想又道:“墨青,阿星在城东有处宅子,你们要留意一下,我想,青衫会突然的转变或许跟他们有关,特别是最近城中的有关寻医的通告,阿星,你一定要乔装前去,在事情未清楚前,先稳住她。”

    “大哥,什么宅子,什么治病,我都被你弄糊涂了?”阿星疑惑道。

    李逍遥摇摇头,“这个,一时半会,我也说不清楚,总之现在杭州的水很深,我们终究根基太浅,多留一手就是要的。”

    “小二哥,我们干嘛去?”

    见小二哥吩咐完,小七忍不住说道。

    逍遥酒楼被截客,这事传出去,多少有些不好听,他让小七,小九装扮成被酒楼请来的江湖侠士,把那些人清理掉,看着跃跃欲试的小七,李逍遥有些不放心的提醒他们不能伤人性命,话末,还让小九监督一下。

    这次江南大会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什么牛鬼蛇神都跑过来。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底蕴太浅,这些盘居几十年,甚至数代人的势力,哪是自己轻易可以撼动的。

    或许之前走了大运,一路顺风顺水过来,一旦强龙抬头,哪有继续风调雨顺。

    在阿星等人离开后,李逍遥整理了一番向外行去,出来时间有些长了。

    “肖兄,这去的时间有些长啊,差点错过大戏了!”见李逍遥到来,岳青连忙走身招呼,同时指了指大堂笑道。

    李逍遥倒是不做作,他大方过来笑道:“让岳兄久等了,可能喝的有些多,问错了路,多走了几趟,不知堂下有何大戏上演。”

    顺着岳青的手势,李逍遥向下看去……

    唔?怎么是他?

    只见在大堂下,叶修一个人在那里喝闷酒,一杯接着一杯,颇有抖酒诗百篇的气势。而在他四周正有不少人围着他劝酒,说是劝酒倒不如是灌酒。

    叶修在他们的劝说下,越喝越多,很快,一壶酒便见底。就在李逍遥认为他们会见此就收后,谁知,有人又叫来一壶,接是又是一轮新的劝说。

    “他们这是……”

    看了一会,李逍遥看向岳青,疑惑道。

    “那些劝酒的是北方学子,这次北方过来的不仅有精英,很多北方学子也是跨江而来。”岳青指着那些人与坐在另一个方向的人群说道。

    李逍遥指了指叶修,道:“那叶修这是……”

    “肖兄认识他?”

    面对岳青的惊讶,李逍遥笑道:“金陵第一才子,似他这般痴情的男子不多了,在江南,说是不认识他,都不好意思自己是个文人。”

    岳青听罢,哑然失笑,连连告罪,他自称来自西南蜀地,平日里,甚少外出,这次也是借此江南盛会游历一番,正好见识一下天下风云才子。

    李逍遥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西南背靠十万大山,蜀地更是号称天府之国,位于长江上游,不仅地势险要,更是人才辈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退守一处,自成一国,完全是不成问题,得蜀地者得天下,可见历朝历代对蜀地有多视。

    不说李逍遥正在思索,岳青继续说道:“刚才那些北方学子过来挑衅,叶修并未搭理,直到来了个叫童真的才子,叶修才起身施礼,也不知童真与叶修说了什么,童真走后,叶修便成了这样,那些北方学子也是不安好心,照这般喝下去,迟早要出人命。”

    李逍遥点点头,不管童真与叶修说了什么,这般作贱自己,实在是落下乘。

    在他看来,像叶修这般痴情之人,能让他如此失魂落魄的,应该是与苏小小有关。那小妞心高气傲,你如此这般怎么获得芳心,天天围着她转也不是办法,什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种鬼话骗骗自己还行,能骗什么人!

    “逍遥侯算什么,苏小小算什么?这次大会,我便要让世人知道,我叶修,一样文采惊天下!”

    楼下大堂,叶修忽然起身一扫身边人递上前的酒,狂放道,双手横扫间,酒水四溅,周围不少人溅到酒水。见自己被醉鬼调戏,正要发怒的他们,突然又冷静下来,擦拭着脸上,衣服上的酒水,嘴里喊着晦气离开叶修身边。

    “肖兄觉得如何?”

    “斗志可嘉,就不知实力如何?”李逍遥抿着杯酒轻笑道。

    二人相视一笑,继续杯酒言欢,叶修则在友人的搀扶下离开了酒楼。

    酒楼最不缺的便是话题,叶修发出豪言壮语后,众人先是一愣,接着便是起哄,大喊着;叶少威武!

    叶修走后,有关他的讨论也随着他的离开而散去,楼下在一阵沉静后又喧嚣起来,李逍遥看的玩心大起,这才是生活啊!

    他叫来伙计,写下一联,让他带下去!

    岳青看的明白,那下联便是那句:风沐凤阁,处处常清上官正。

    他笑道:“肖兄这是打算一举闻名天下知啊。”

    李逍遥痛饮一杯,大笑道:“哈哈哈,好句需要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岳兄也是才高八斗之人,何不作上一首,让天下人看看,有才华之人大有是,并都非名闻天下。”

    岳青笑笑不语。

    果然,不一会儿,大堂一阵骚动,一副长牌竖起,正位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一侧。

    “快看,快看,又有人对出下联了!”

    很快,便有人读出来:风沐凤阁,处处常清上官正。

    “不知这上官正为何人,为何不曾听说过?”一名书生抬头望着挂上去的下联说道。

    只是话音刚落便引起一片嬉笑声。

    “连上官正都不知晓,也好意思称为读书人。”有人奚落嘲笑道。

    “上官正是前朝御使,字常清。”亦有人在一旁解说,叙述着他的生平往事。

    更多的人则是暗念着下联,心中对比着上联,。

    “伙计,这下联是谁对出来的,为何没有留名?”

    “小哥,这下联谁评的啊,是不是还差了点……”

    一个无名氏对出下联,自然会惹的有心人不快,挑刺,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少不了的事,相比有人询问是谁对出,更多的人在挑刺,尽量在鸡蛋里挑骨头,这更多的是自祟心在作怪。

    面对众人围堵,伙计不慌不忙道:“出诗的是一位公子,他觉得对的不是最佳,不好意思留名。至于挂上去是掌柜的意思,他是请教了李傲先生后做出的决定,在未有更佳的下联出现前,它便是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