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爱回修真界 » 第三回 真情系统金手指,只为娇妻不为仙(上)

第三回 真情系统金手指,只为娇妻不为仙(上)

    “叮,激活真情系统!”跳跃在下山的丛林中,爪家友突然听到脑海中响起一个前世才可能听到的声音。

    “真情系统,是什么?”爪家友想着。

    “前世姻缘多磨难,今生再会将如何?真情系统已绑定!找回真情需努力,三千善事见真人。您的第一个真情任务:在水雷屯开设医馆,拯救三千病患。任务奖励:与小鱼儿的初次会面!”

    爪家友脑海里响着这个声音,耳边传来风声,和师傅四不医的唠叨声:“整天闹着下山,下山要做什么可想清楚了?下山修真,怎么比得上在山上?你师祖不知道,我能不知道你?什么都是脑袋一热就去做,一点儿计划都没有!你师傅我在山上三百年了,山下什么样子,什么都不知道,这要是冒然下山,修炼资源不说,就是吃喝拉撒都是问题。”

    然后就又听到旁边吕多肉帮腔道:“就是,就是,师傅,我可听说,人家山下老百姓用的是银子的,吃饭要银子、喝水要银子,连睡觉都要银子。咱去哪里银子?一点儿银子没有,咱们吃什么,喝什么?什么都没有------”

    或是说到了自己的心坎儿里,四不医才平复一些的忐忑又生出来,是啊,不知道山下怎么生存啊!于是,忐忑变成了愤怒,就又冲着爪家友吼道:“我真后悔收了你!想一出是一出!下山,下山,现在咱们三个可能下了山就要饿死渴死!不行,咱们要从长计议!你给我停一下!”

    爪家友不说话,只运转着体内真气,飞快地向山下飞奔。

    要说修炼,也是奇怪!爪家友山上不过数载,可医术进步速度却惊人得快,几乎超过了他这个师傅,不过,比他那恐怖而神秘的师爷爷,却差得远。

    (小鱼儿课堂:修仙之路,古来多样。四不医传承古医门,主张医术,主要修炼命魂,提高生命力。而生命力,主要是气、经络和七魄。

    气,藏于丹田,也称气海。精气化血,运气化元,元气归田,气是推动人体内所有营养物质运行的动力。在修炼一途,分为三种:精气-吸收外界凡气和五谷所化之气皆为精气,也称“假气”,不受意念控制,四处游窜甚至外泄;真气-精气在体内运转,可被意念控制,可包裹精气,推动其按照经络运行;元气-精气经七魄转化,沉于丹田,与先天元气化为一体,即为元气。元气是生命力的根本。

    经络,是精气、真气运行的通道。经络受骨骼、肌肉影响,经络粗犷,则可运行的气血就多。真气外放,更需要经络支撑。经络附着于骨骼,包裹于肌肉,骨骼坚韧,肌肉厚实,则经络更加安全,收缩也就有力,行气也就更多。

    七魄,元气转化之地,牵连三魂之所。所谓:丹田处存生死,七魄中化元气。伏矢,尸狗,臭肺,非毒,吞贼,雀阴,除秽,七魄在经络的七个重要位置,精气运营经络,冲破七魄关隘,化为真气。在第一魄伏矢魄关隘打开之前,人体精气四散,体内真气藏而不行,人体就是肉体凡胎。当第一魄伏矢魄关隘打开之后,人体精气便可转化为真气,虽此时真气转化效率极低,却可用真气行走部分经络,甚至运真气于外,此时便已经进入真气期;当七魄关隘均被冲破,真气可行走全身,便可将真气反复在七魄中锤炼和凝聚,转化为元气,元气深沉丹田,与先天元气混合,可增加寿命。此即修真界追求命魂修炼的终极目标——永生!)

    四不医一边骂着,一边心中也是傲娇——自己一生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爪家友,短短五年,便已经突破第二魄尸狗魄,经络虽不粗旷,真气转化速度却极快,几乎可以一边真气外放,一边转化真气补充自身经络。他这个师傅虽然已经元气期,可论起真气转化速度,竟不比刚刚突破两魄的这个徒弟。至于医术,则更是让他这个师傅望尘莫及。另一个徒弟,吕多肉,说起来是既爱又恨,嘴上巴巴“师傅长师傅短”的那叫一个甜,可不仅能吃,转化真气也是废柴一个,到现在,还是浑身精气,连第一魄伏矢魄关隘都没有打开。

    想到吕多肉,四不医突然想到了什么,向后面正在地上打着滚儿向山下滚的吕多肉问道:“多肉,你小子什么时候听说的山下的事情?你是不是偷偷去过山下?”

    吕多肉一听,顿时汗如雨下!

    下过山吗?当然下过,要不然怎么知道叫花鸡的做法,要不然怎么知道五花肉非常好吃?可他能承认吗?不能!

    于是,吕多肉竟然缩成一个球,以更快地速度向山下滚去,那速度竟然比爪家友多快了一些。

    一路上不再说话,四不医全力以赴地转化真气,爪家友仍然沉浸在“真情系统”的震惊中,而吕多肉,则是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速度,只能蜷缩身子,尽可能用皮糙肉厚来抵挡一路上跌跌撞撞的伤害。

    一上午的时间,终于看到一片平地和建筑,竟然是吕多肉先到了一刻钟,只是,此时的吕多肉正在疯狂地吐着酸水,偶尔放进嘴里两粒丹药,用手顺时针逆时针地揉着肚子,整理整理自己的五脏六腑。

    “原来山下,是这样的!”四不医看着眼前的一座座宏伟建筑,环山而建,最近出一处宫殿版的建筑,青砖青瓦,巨大的青色石壁上,雕刻着九条巨龙相互盘绕;山左侧和右侧又各有一座建筑,一座黑屋黑檐黑水池,雕琢蛇头巨龟,坚如磐石;一座红墙红顶红地砖,雕琢烈焰孔雀,展翅高翔。

    “此间,应是四象!”四不医看了看左右,皱了皱眉对爪家友和吕多肉说道,“原以为山下都是平民景象,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修炼宗门。”

    说着,四不医看向近前这“青龙门”外的一众青衣修士,对爪家友道,“你可看出他们的修为?”

    爪家友看去,却不见一人真气外放,也皱眉摇头。

    “或许,这山下修炼资源确实不必山上。”四不医说着,伸手向四面招了招,一缕缕清气向他袭来,“看,这里的精气比较山上,淡薄了许多。家有,咱们不如回山上去,至少修炼还能快一些。”

    “呃------师,师傅------”吕多肉走过来,一边强忍着呕吐的冲动,一边咀嚼着嘴里的丹药,一边说道,“这是四圣门的青龙门,左边是玄武门,右边是朱雀门,山对面还有一个白虎门。这些门外的,都只是外门弟子,甚至都不算弟子,只是山下来拜师的,顺便修炼。而且,这四圣门强调的是三魂同修,咱们只修命魂。另外,师傅,咱们现在只到了半山腰,还没有到山下呢。”

    “小鱼儿课堂:所谓三魂同修,是指天魂、地魂、命魂三魂同时修炼,其中天魂修炼的是精神力,我们常说的灵魂出窍,其实说的是天魂修炼到终极,可以形成灵丹,从而脱离肉体,夺舍就是天魂修炼到最后脱离肉体而到别人大脑中抢占身体的情况。地魂修炼的是心神力,人天生就有十八心魔,七情六欲五意,心神力强大,便可以控制心魔;地魂修炼到终极有两个方向,一是心神力强大,在体内形成神丹,从而脱离肉体;二是心魔强大到控制肉身,甚至可以形成魔丸脱离肉身。前者是神佛,是神丹离体后的存在形态;后者是魔鬼,是心魔离体后的存在形态。”

    “三魂同修?”四不医嘴里念叨着,正看到那青龙门大门缓缓敞开,一群青衣蟒袍跟着一龙袍青年走出门外。门外众人见中门大开,立刻围了上去,这一看,竟足足数千人。响起山上三代四人的道观,四不医顿时感觉山上着实冷清了些。

    “各位乡亲、各位道友!吾乃青龙门外门一龙执事‘踏青山’,今日是我四圣门招募外门弟子之日,非常高兴,大家选择了我青龙门!青龙门乃四圣门之首,自然挑剔了些,今日入门测试,仅收一百人,三魂综合评定前一百名留下,其余请回!”那踏青山说完,转身向门内走去。

    “师傅,我们去看看吧?”吕多肉看着四不医,撒娇地笑道,带着一股子谄媚。

    四不医看了看鱼贯而入的青龙门,对三魂修炼也是好奇,再加上方才踏青山出来,隐约间可见青色真气环绕,自己修命魂知真气,却不曾见过什么颜色,好奇心更胜。但此次下山,毕竟因为爪家友,便将目光又投向自己的徒弟。

    爪家友其实心里念的,是山下开医馆的事情,只是同样对三魂同修有些好奇。其实,爪家友曾不经意间释放精神力,且被其师祖觉察,那是师祖只说:“专注!无我!内观!”便没有再说什么。那之后,爪家友偶尔可以打坐时沉浸于无我状态,甚至有时仿佛在身外看自己一般。

    “师傅,走,咱们也去测一测!”爪家友说着,嘻嘻一笑,率先向前走去。

    走进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宏伟的宫殿走进后更显高达巍峨,巨龙盘绕的宫殿顶部,那九条龙仿佛活着一般。巨大的宫殿前,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广场,让这千余人都显得十分渺小,远处的人影也只剩下一个个的青色小点。

    “诸位,第一轮测试,测试的是灵海大小和精神力属性!这里有一百个石碑,大家排好队,在石碑前释放精神力即可,这个大幕会记录和显示前一百名的成绩。测试之后,前一百名请在广场等待。一百名之外的就可以离开了。”踏青山说完,众人纷纷排队,尽然有序。

    “走,我们也去排队!”四不医带着爪家友和吕多肉也加入排队大军。

    很快,一百名最前排的应试者测出了自己的成绩,他们的成绩显示在大幕上,众人看去,那大幕上,第一名赫然显示:

    巽风,精神力强度:322,凝水境;灵海:一城境。

    人群中看到这个明显高出第二名一大截的名字议论开来。

    “巽家长子巽风,还没开始修炼就凝水境,322,高出第二名两百多,灵海都已经被开拓到了一城境。一城境!太厉害了。”

    “毕竟是大家族,听说巽家请了青龙门的五龙长老,专门给他们巽家培养人才。看吧,巽家这次估计又有人才了。”

    “哼,322而已,凝水境也有高低的,我震家可还有一位震雷,一会儿就让你们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

    ------

    爪家友和四不医不知道人群中议论着什么,便将目光投向下过山的吕多肉,吕多肉见状,一改颓态,整了整早已经破烂不堪的衣服,道,“山下,有九个世家,这巽家是青龙门罩着的,还有乾家和震家,也是青龙门罩着的。玄武门罩的是水家、艮家和坤家,这两门最强,朱雀门罩的是离家,白虎门罩的是金家,朱雀门和白虎门女的多。还有一个易家,是四圣门掌门的嫡系,易家从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