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流落大明:从炮灰开始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挖不动的墙角

第一百六十一章 挖不动的墙角

    顾春娘听到曲先生的话,不禁愣神良久,好半天没有再说出话。沈若兰的火气倒是更大,不屑的骂道:

    “真有你的,卖主求荣还能说的如此头头是道,本姑娘先打断你两条腿,看你还有多少力气狡辩。”

    没等沈若兰出手,顾春娘在身边出言劝道:

    “若兰,算了。”

    “为什么?”沈若兰回过头诧异地问。

    “曲先生再红绡坊效力三十多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放他走好吧。”顾春娘解释道,转身上了马车。

    “算你这老头走运,希望以后咱们不要再遇上,否则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沈若兰挥挥小拳头威胁道。

    张旭见二人接连登上马车,也从后面跟了上去,摇摇头感叹道:

    “为了这样个小人物,动用我四名火枪手,杀鸡用牛刀,实在不值。”

    “将军,这老东西怎么办?”小毛子问。

    “既然夫人说放人,就放了吧!”张旭回答,随即闭上眼睛养神,一句话也没有多说……

    第二天清早,天色刚刚放亮,红绡坊隔壁的瓷器店便已经忙碌起来,掌柜吕符亲自带着几名伙计,收拾东西搬家。

    石作蜀乘坐着一顶四人小轿停在门口,悠然的从轿子里下来,迈步走进其中。

    吕符看见石作蜀,立时乐的眉开眼笑,拱手问候道:

    “石掌柜,您这一大早的上门,是要买瓷器吗?”

    “没错,有一位伯父今日做寿,想在您这里买件礼物送过去。”石作蜀回答。

    “您来的不巧,小店的瓷器已经搬走大半。”

    “搬走了?莫非您这买卖是不打算做了?”

    “当然要做,只是此处铺面太小,吕某昨晚在东河边买了家大铺面。”吕符兴冲冲的说。

    “看来吕掌柜的生意是越做越大,恭喜恭喜。”石作蜀笑着说,随后又问:

    “既然吕掌柜换了新铺面,这旧铺子是否可以卖给石某?”

    “对不住,我已经答应把店面卖给红绡坊,顾掌柜今天午后就来签契约。”

    “顾春娘给了你多少银子?”

    “我这家铺面连同后面的宅子,当初是六十两银子买下的,如今同样六十两卖给顾掌柜。”

    “我出一百两,怎么样?”

    “你就是出六百两,我也不卖。”吕符笑呵呵的说。

    “为什么?”

    “不怕告诉您,我的新铺子将会跟景德镇一品堂合作,张旭大人是一品堂的东家,原本这家铺面是要送给张大人的,只是人家不想占我的便宜。”

    “景德镇一品堂是张旭的?”石作蜀惊问。

    “没错,张大人知道您今天早上要来,特意命我在这给您捎个话。”

    “什么话?”

    “大人说他心眼小,但凡被人算计,总要奉还回去,劝您以后还是老实点最好。”吕符笑着回答。

    石作蜀则表现出一副不服气的模样,转过身摔门离开。吕符并没有生气,笑着在身后讲道:

    “你们都看见了吧!石作蜀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斗不过张大人的。”

    当天,顾春娘忙完了红绡坊的生意,很是顺利的和吕符签了契约。

    吕符开的虽然只是个瓷器店,但是店面相比红绡坊也小不了多少,两家并在一起,意味着红绡坊的店面将扩大一倍。

    对此,顾春娘和沈若兰都很高兴,站在两家铺子门口,讨论着该如何装饰新铺子。

    张旭倒是不以为然,独自进了工厂,观摩女工们操作机器。

    自从这处工厂正式生产,张旭便定下了规矩,机器运转的时候,无论任何人进门,女工们都不需要问候。

    引入这种工匠精神,大大提高了红绡坊布匹锦帛的质量。

    由于制度问题,所以操作机器的女工都只能从仆役市场买入,虽然手握众女工的卖身契,张旭同样给了她们工人应有的待遇。

    女工每织一匹布,就会获得十文工钱,照这个计算方法,每月的收入,比他从四品将军的俸禄,还要高得多。

    在铜钱的支配下,女工们每天都是早早的起床,直到天色很晚,才收工回去休息。

    张旭进门以后,也没有去理会那些女工,而是独自步量着工厂的长度。

    他要做的小型火车,起点就在工厂的尽头,布匹纺织好以后,将会直接装车,运往织造府衙门的库房,所以铺设铁轨也要从这里开始。

    正当张旭默默计算的时候,丁三合从外面进门,躬身施礼说道:

    “将军,六扇门的总铺头来了,正在织造衙门等候将军。”

    “又来了个总捕头,咱们回去看看。”张旭不以为然的说,转身离开返回织造局。

    老迷糊、薛镰、徐邦宁等人,听说六扇门的又来了,一个个也都如临大敌,带上荷枪实弹的兵器,跟随张旭离开。

    当张旭进入衙门大堂的时候,马青正在招待一位身穿斗牛服的官员,此人面色阴冷,摆出一副威严的姿态。

    他身边跟着二三十名同样身着斗牛服的捕快,各个都是面色阴沉。

    见张旭进门,马青当即做了介绍:

    “将军,这位是六扇门新任总捕头顾封岩。”

    “我织造局和六扇门素无瓜葛,大人何以如此隆重的带人上门?”张旭挖苦道。

    “本官此来杭州府,只为查处小明王韩治平的越狱案。”

    “顾大人查越狱案,跟我织造局有什么关系?我这里只管替朝廷买布。”

    “本官已经查明,韩治平逃窜途中,遭遇一队携带火器的悍匪接应,在江南,只有织造大人的兵将配备了火器。”

    “纯属扯淡,轻车都尉徐勇,带着神机营两百士卒,驻扎在平阳山下,依我看他的嫌疑最大,本将军这几个兵,恐怕韩治平还看不上眼。”张旭回应。

    顾封岩听到这话,脸色瞬间红了许多,从怀里摸出个弹头,放在桌上讲道:

    “本官已经查过了,这种弹头大量出现在案发现场,也只有大人麾下的兵将,配备了可以发射它的手铳。”

    “是吗!”张旭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拾起那个弹头看了看,继续问:

    “照顾大人的意思,是朝廷偏爱本将军,专门做了这种弹药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