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猫竟然是上官婉儿 » 第五十五章 把文化打包成故事

第五十五章 把文化打包成故事

    第五十五章

    “殿下可知道纸鸢?”

    李正知道风筝这个概念,其实在春秋时期就有了。

    后来到了汉朝,才逐渐有了纸鸢这个名字。

    到了唐朝,纸鸢就已经变成了娱乐活动了。

    如今已是春季,长安城西市之中,早已开始售卖起了纸鸢。

    “你觉得本殿下连这点见识都没有?”李显皱眉道。

    纸鸢这种烂大街的玩意他早就玩腻了。

    “当然不是,既然殿下知晓纸鸢,那我要解释起来就容易多了,”李正拿出纸笔,迅速画出了一张草图,“殿下请看,上面型如包子状的就是气球,下面这个小的方形盒子是装置碳火的地方,这里需要装一个风箱,用来加速碳火燃烧,从而改变空气中的成分,使这个大气球飞起来。”

    “再下面便是一个大篮子,人可以站在那拉动风箱,等到气球升空后,人便会跟着气球一同飞向高空。”

    李显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虽然他一句都听不懂,但李正的构想却是让他陷入深深的向往。

    人,真的能飞起来?

    “你别跟我说那么一大堆,我就问你,怎么弄?”李显兴奋道。

    李正笑道,“殿下,您若是能好好上课,我就帮你把这个热气球做出来。”

    李显饶有兴趣地看着李正,“你敢跟我提条件?”

    李正笑道,“殿下,我是太子侍读,职责所在,希望殿下不要让我为难。”

    李显哼了哼,“你能保证这东西真能让我飞起来?”

    李正道,“若是飞不起来,殿下尽管处置我。”

    李显满意道,“行,不过得有个时限,七天之内,我要看到这个热气球,怎么样?”

    李正笑道,“七天的话,我就需要殿下一样东西了。”

    李显问道,“何物?”

    李正指了指李显的腰间,“您的玉佩。”

    这是太子的身份象征,自己只有拥有了这个东西,才能去工部调用一些资源。

    李显明白了李正的意思,随即将玉佩取了下来,“拿去,可别弄丢了。”

    李正接过玉佩,“谢殿下。”

    杨炯赞许地看了眼李正,他没想到李正还真把这位祖宗给说服了。

    这本事,崇文馆所有学士加起来恐怕都不如李正。

    “杨司直,那学生就先告辞了,殿下若是没有好好上课的话,您告知我一声,明日我就来陪读。”李正道。

    “一定。”杨炯憋着笑。

    李显没好气地白了李正一眼,嘀咕道,“啰嗦,本殿下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吗……”

    李正笑了笑,叉手行礼后,便离开了太子学堂。

    说实话,他也的确是想出宫看看了。

    近一个月都躲在宫里,这日子可不怎么好受。

    现在他有了官身,那些人的计划已经完全落空,再加上张二河已死,恐怕也断了算计自己的念头。

    剩下的,便是要防着那个毒杀自己的人。

    此人隐藏的很好,李正到现在都一点线索没有。

    不多时,李正出了皇宫,走在长安街头。

    一股烟火气扑面而来!

    李正心中挤压的郁气,也在此刻彻底释放。

    西市,叫卖声络绎不绝。

    李正四处寻找材料。

    热气球所需的东西,无非就是木头,绳子,还有制作气球的皮革。

    皮革不太好找,李正倾向犀牛皮,这玩意硬不易破损。

    不过犀牛虽不是耕牛,但它的皮也多用于军队,李正想要搞到这玩意,恐怕得费一番功夫。

    可真要是让他弄出来热气球,那这些犀牛皮的价值,可远远大于几件皮甲。

    这玩意不仅可以当升级版的瞭望台,行军打仗之时也可探路,从高空发现敌军隐藏之地。

    有了这玩意,就相当于有了空军!

    大唐本就兵强马壮,要是再加上这玩意,岂非如虎添翼。

    无论是西突厥,还是北边复叛的突厥,大唐收拾起来还不是轻而易举。

    李正在西市逛了一会,订了些木材和绳子。

    他也嘱咐木匠,木材要做成他画的那种样子。

    绳子也要那种最结实的,至少也得承受几百斤重。

    搞定这些,便是花了李正几百文。

    这些钱李正都一一记下,到时候跟太子报销。

    “精彩,当真是精彩啊!那菩萨翻手间就降服了几个取经人,就连大圣都屈服了。”

    “你听到最后那句没有,菩萨来到了大唐,欲寻那取经人,你说那个取经人到底是谁?”

    “这谁能猜得出,想来应该是个和尚。”

    “该不会是咱们大唐那几位僧人吧?”

    “不无可能,否则这作者为何写大唐呢。”

    “……”

    李正还未经过东风茶坊,便听到了不少人在讨论西游记。

    几乎每走一步,耳边都会响起这种声音。

    可见西游记的火爆,已经算是现象级的了。

    其实当初李正想把西游记搬出来,除了赚点小钱,还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文化输出!

    无论在什么时候,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输出都是极为重要的。

    强势文化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侵蚀弱势文化,然后慢慢将其吞噬殆尽。

    但强势文化并非是战争,而是故事!

    大唐之所以吸引各国人才汇聚长安,就是因为这些来过长安的外国人,都会回去讲述他们在长安生活的故事。

    他们把这里编织成了一个梦,一个让所有外国人都神驰神往的梦。

    所以,外国的诸多人才才会终其一生都想来长安看看。

    他们的心中也始终保有一份对大唐的钟情。

    说白了,就是培养亲唐派。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们的国家选择与大唐开战,他们作何感想?

    他们的精英阶层会不会积极主动地鼓动百姓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国家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打一个他们向往的国度。

    当这些人越来越多时,对唐作战,便自然而然成了不义之战,无论他们有多么好的理由和借口。

    那么如何编织好这个梦呢?

    诗词固然很好,也很美,但它的独特只有大唐人才能读懂。

    而精彩的故事,却是全世界共通的,只有把文化打包成故事,然后传向全世界,这样的输出才有价值。

    西游记便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不过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否则这片宝山被宣扬出去也只能遭人惦记,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