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猫竟然是上官婉儿 » 第十八章 一个个连文人风骨都没有

第十八章 一个个连文人风骨都没有

    李正何在?

    听到这话,弘文馆的学生们纷纷走出了学堂。

    李正也是轻叹一口气。

    看来躲在这皇宫之内,也还是无法避免纷争。

    该来的,躲不过。

    “作甚?这里是你们能撒野的地方?”段怀本上前质问。

    同为读书人,弘文馆的学生也是有几分自傲。

    国子监声势如此浩大地跑来弘文馆,还无礼地喊人,显然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不管李正如何,国子监这个态度他们就不答应。

    “段公子,莫非你还不知道昨日之事?”张巍雲问。

    “何事?”段怀本心中了然。

    “这个李正,扬言自己所作话本大唐无一名家敢立文,如此狂妄,蔑视诸位大家,简直枉为读书人,我等前来就是要讨个说法,段公子,你也是读书人,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李正太过大逆不道了吗?”张巍雲气愤道。

    “放屁,那些字是茶坊老板写的,跟李正有什么关系?”裴庆远道。

    不是李正写的?

    段怀本等人不太清楚事实,不过裴庆远一向不屑说谎,他的话可信。

    “张公子,听见了吧,字不是李正写的,请回吧。”左仁笑道。

    弘文馆其他学生也纷纷附议。

    反正他们和李正也没仇,顶多觉得这家伙是乡下来的,身份上有所鄙视。

    可他现在怎么说也是弘文馆的学生,同窗被国子监欺负了,他们出去也脸上无光。

    所以,即便是想要给李正难堪,那也只能是他们,国子监?什么玩意?

    “慢着,就算字不是李正写的,话本总该出自他手吧,以此噱头扬名难道就没有任何代价?这样一来,日后岂非人人都可以踩着文坛大家们耀武扬威了?”弘文馆内,一个声音不合时宜地传了出来,赫然是许望。

    此言一出,弘文馆诸多学生顿时皱了皱眉头。

    身为弘文馆学生,竟帮着国子监的人说话,简直连立场都没了。

    “呵,踩了又如何?”

    就在这时,一直都未曾说话的李正开口了。

    他轻蔑地扫视着众人,平静的言语宛如一道惊雷。

    他认了?

    这家伙竟然主动认了?

    疯了吧?

    弘文馆的人都觉得李正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

    这种事怎么能认呢?

    这不是自毁前程吗?

    因为一个话本得罪了所有文坛大家,科举怎么办?

    果然是造反派的儿子,脑子就是这般不清醒。

    “哈哈哈,诸位可听到了,这是他自己说的,他已经承认自己侮辱了文坛大家。”许望大笑道。

    许望像是抓到李正的把柄一般,笑的格外开心。

    这让弘文馆的众多学生脸色都极为难看,心中也不免责怪李正胡乱说话。

    今天这话若是传了出去,李正必定身败名裂。

    然而本该着急的李正,此刻却毫不慌张。

    他轻蔑一笑,淡然道,“侮辱?何来侮辱?我辈读书人,应当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决心,文坛大家们固然要尊敬,但也不必畏惧。”

    “你我读书,本就是踩在先贤的肩膀之上,这才使我们的学识有所增长,眼界有所拓宽,你说这是侮辱?”

    “若所有读书人,都没有挑战先贤的勇气,大唐文坛何以兴盛,往圣绝学何以继承,你等又有何颜面再言读书二字?”

    偷换概念,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人?

    谁不会啊!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无言。

    刚才还在大笑的许望,脸色极为难看,他想反驳李正,却又不知该如何说。

    本是接着文坛大家的名头批判李正,结果反倒被他教育了一番。

    “好,说得好,有志气啊,没想到弘文馆竟有这样的学生,你叫什么?”

    国子监众多学生齐刷刷向后望去,却是瞧见了一位身穿青衣的中年男人缓缓走来。

    这是……

    张巍雲脸色一变,立刻恭敬叉手,“学生张巍雲,见过宋学士。”

    宋之问,上元进士,如今乃是崇文馆学士。

    崇文馆什么地方?

    那可是太子学馆。

    宋之问虽无官身,可太子师这个名头,便抵得上三品大员。

    “学生段怀本,见过宋学士!”

    “学生……”

    看清来人长相后,在场的众多学生纷纷行礼。

    可宋之问却是丝毫不理会他们,径直走到李正面前,目光中尽是欣赏之意,“你叫什么?”

    李正叉手行礼,“学生李正,见过宋学士。”

    李正,裴尚书在陛下面前力荐的卫国公之后。

    见识不凡啊!

    “李正,有挑战先贤的勇气值得肯定,但若是没有足够的才学,只是耍些手段博得虚名,可就不是我辈读书人的作为了。”

    “不知你诗词一道如何,敢不敢跟我较量一番?”

    宋之问咧嘴一笑,期待李正的回答。

    众人顿时幸灾乐祸起来。

    宋之问何许人也?

    进士,只不过是他众多名头中的其中一个,那位可是以才名出众,被皇后招入崇文馆的人物。

    与其一同入馆的还有太子司直,杨炯。

    那位可是当今文坛的翘楚!。

    能与此人一同入崇文馆,可见其诗才何等了得。

    跟这样的大家较量诗词,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国子监的人本以为宋之问是来替李正解围的,现在看来,恐怕另有深意。

    不过无所谓了。

    眼下李正已是骑虎难下,不接,他便是自说大话的虚伪之人,接,呵呵,在场之人谁都不可能在诗词一道赢过宋学士。

    李正一个才来到弘文馆几个月的学生,又怎么可能比得上他们?

    “不敢吗?”宋之问笑道。

    诗词……

    李正脑子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玩意。

    九年义务教育,他背的东西可不少。

    各种风格应有尽有,而且还都是盛唐诗词巅峰时期的作品。

    如今还只是初唐,用那些诗词来较量,简直就是欺负人。

    这个宋之问到底是敌是友,李正还无法辨别,但今天若是不接,只怕日后的麻烦会更多。

    “请宋学士指教。”李正叉手道。

    裴庆远在一旁皱着眉头,他也知道李正要是不接,只会被更多人唾弃。

    可接了,一样会受辱。

    这个宋之问,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弘文馆?

    是国子监的人叫来的?

    不像啊?

    李正的仇人?

    “不错,勇气可嘉,你们呢?可有人想与我较量一番?”宋之问赞赏地看着李正,随后一扫众人,开口道。

    这……

    还是别了。

    这种丢人的事情还是让给李正吧。

    “一个个文人风骨都没有,哼!”

    见无人敢应,宋之问眼含怒意,冷哼一声。

    他给出挑战为的是要与这些学生分出个高下?

    那他未免也太闲的慌了。

    在场的学生连这都看不透,着实是让他有些失望。

    一群庸才,不过是出身好罢了。

    宋之问将鄙夷藏在心中,笑容爬上脸颊。

    “李正,前几日我教太子殿下时,曾给他出过一题,名曰读书,你便以此来作一句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