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元年开始的盛世 » 第二十八章 皇储与食品院

第二十八章 皇储与食品院

    乾清宫。朱建手中拿着前线发来的战报,独自坐在龙床上发呆。战报上写的是前一日宁远城之战的情形:众将士奋力杀敌,几番打退后金进攻,局势尚在控制之中。

    不知道现在情形如何了。朱建叹了一口气,把战报放到一旁。这个时代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信息传递的速度,实在太慢了。宁远前线算是离京城比较近的地方了,然而八百里加急也要“次日达”。那些南方各省就更远了,比如蜀中地区,那里的奏报传到京城,至少也要十天半月的。沿海地区走水路倒是可以快些,但基本上也要一周以上。要是像澳门这些地方出了什么事,这一来一去,就是大半个月,什么都来不及了。而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电报的发明-------这个技术难度太高,想要在十七世纪搞出来基本不可能。

    没办法,最多只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驿站的效率。朱建无奈地想着,正准备躺下休息,才发现王承恩一直跪在门口。“大伴,有什么事吗?”

    “回皇爷,确实有事,”王承恩有些迟疑地说,“不过老奴看皇爷今日已经累了,还是...”“你只管说吧。”朱建闭着眼睛说道。“是,是皇后,皇后怀上龙种了。”“你说什么?”朱建顿时来了精神,猛地睁开眼睛,“你说皇后...你是说婉儿有孩子了?”“正是,史太医今日一早确诊的,老奴本想早些禀报皇爷,只是看皇爷...”“行了,别说那么多了,”朱建摆摆手,随手把袍子往身上一披,“摆驾,去坤宁宫。”“皇爷,此时天色已晚...”“不妨事,我们只管去,若是皇后睡了我们就回来。”“诺,老奴这就去准备。”王承恩说着退了出去。

    到了坤宁宫,朱建刚从车辇上下来,便急匆匆地走进宫门,对门口慌乱迎驾的宫女一概不理,只管径直往里走去,不料迎面遇见从里面出来的周婉儿。

    “婉儿,”朱建惊喜地叫住她,“怎么,这么晚还没安歇吗?”“妾身睡不着,就随便做些女红,”周婉儿淡淡笑着说道,“刚才听到外面乱哄哄的,于是出来看看,没想到是皇上驾到了。”“婉儿,”朱建挽住她的肩膀,“你现在有身孕了,要多休息,保重身体要紧。”“妾身知道了。不过皇上也不必忧心,婉儿没有那么弱不禁风的。”“那不行,”朱建假装板起脸,“朕命令你,别的什么都不许干,只准安心养胎。”“那这样婉儿会闷出病来的。”婉儿噗嗤一笑。“朕不管,反正你只要敢做活儿,就是抗旨。咱们的孩子,可是未来的天子,不能有任何闪失。”周婉儿听到朱建的话,一下子愣住了:这等于是直接提前册封太子了。呆了半晌,她迟疑地问道,“那,万一我怀的是个女孩儿呢?”“那就做个女皇吧!”朱建呵呵笑道。“皇上,这话可不能乱说,”周婉儿正色道,“皇位大统,乃是关系江山社稷的大事,开不得玩笑的。”朱建也觉得有些失言,尴尬地笑了笑,“好,朕知错了。不过,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朕的骨肉,都是朕喜爱的。”之后,两人一时无语。朱建想了想,又说道,“婉儿,陪朕到院子里走走吧。”周婉儿点了点头。

    所谓的院子,其实是坤宁宫大门和内室之间的空地。朱建一手挽着周婉儿的细腰,一手放在她的小腹上,感受着那若有若无的隆起。两人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地走着。周围的侍卫按照朱建的吩咐,都站得远远的。空旷的院子里,仿佛只有他们两人。秋虫清唱,夜色如水。朱建想起自己的前世,曾经在大学的操场上,也是这样和她两个人,安安静静地走在夜空之下。无需太多的语言,只是偶然回头间眼神的交换。

    但是此刻的朱建内心却并非表面上那样的平静。周婉儿和田秀英几乎同时怀孕,夺嫡之争不可避免。虽说现在周婉儿的正宫身份无可动摇,但庶子夺权的先例,历史上并不缺乏。以前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如今看来,后宫的事情也要多关注一下了。

    接下来的两天,来自前线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宁远大捷,皇太极退兵。林丹汗收到军情局的通风报信,伏击皇太极。喀尔喀大战,皇太极和林丹汗两败俱伤。朱建把这些战报拿在手里,只觉得阳光都明媚了不少。坐在自己刚“发明”的摇椅上,朱建舒了一口气,有些慵懒地朝外面喊了一声,“赵飞虎,给朕沏茶!”

    “皇爷龙颜大悦,想必是前方将士奋勇,”赵飞虎堆着笑走了进来,一边双手奉上茶杯,一边说着,“这定是大明列祖保佑,再加皇爷天威,想那东虏,不日可破。”“少说这些没用的,”朱建吹了吹茶水,闭着眼睛抿了一口,“打仗靠的是军队,靠的是谋略。”说话间,茶水的香气在唇齿间弥漫开来,沁人心脾。这皇家贡茶就是好。朱建心里想着。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一直绷着一根弦,内忧外患,折腾来折腾去,如今总算是局势慢慢好起来了,才有这个闲心品一品茶,享受一下。

    “飞虎,交给你一个差事。”朱建躺在摇椅上,漫不经心地说。

    “皇爷尽管吩咐。”赵飞虎凑到朱建面前,眯着眼的笑脸像是一只哈巴狗。

    “以后你就不用跟着朕了,朕打算搞一个皇家食品科学院,你去当主管。”朱建说完瞄了赵飞虎一眼。他脸上的笑意在一瞬间似乎凝固了,但很快又恢复如常,“皇爷,不知这个食品...食品院是做什么的?”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怎么做吃的。不过你别小看这差事,这可是关系江山社稷的大事。”朱建说着从躺椅上坐起来,看着赵飞虎有些迷茫的眼神,笑了笑,“不懂吧?听朕给你解释。这个食品科学院,一方面是研究军粮的制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粮的意义非同小可。可是现在我们把粮食转运到前线,路上损耗太大,你要想办法让粮食变得轻便,能够大量携带,然后吃的时候方便,马上能做好。朕给你个提示啊,主要是靠风干,比如红薯干,肉干什么的。最好是面食什么的也能去除水分,做成干块,这样不仅易于携带,还能长期保存。吃的时候用水一泡就行了。另外呢,你还要负责研究各种食物怎么做才好吃,怎么搭配,尤其是红薯、土豆,还有徐光启大人新带来的玉米这几样东西,你要想办法把他们推广到民间。之前不是让你办了一个食品厂嘛,也还是归你,你有了什么成果,就立刻投入生产,朕根据你的成效给你发奖金。”

    “奴才明白了。奴才一定把这个差事办好。”赵飞虎低下头,“只是皇爷,奴才管着这食品院,也还是希望能在皇爷身边...”“专人专职嘛,”朱建笑着站起身来,“朕的起居由大伴安排就行了,你不用担心。朕知道你是想干一番事业的,如今正是机会,可不能错过啊。”“皇爷说的是,”赵飞虎俯身扣了一个头,“飞虎但听皇爷吩咐。”朱建看着他,点了点头,“好了,你退下吧。”

    赵飞虎走远之后,朱建叹了一口气,看着窗外的阳光有些发呆。若无外患,必有内忧。他是最近才发现赵飞虎不对劲的:作为自己身边的贴身內侍,却常常往承乾宫跑,其中意味着什么,值得深思。对于这样的不稳定因素,必须尽快消除。想到这里,朱建轻笑一声,没想到自己才十九岁,小小的后宫只有三人,已经是如此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