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凌云村庄: » 第56章:害群之马(5)致人死亡 不思悔改

第56章:害群之马(5)致人死亡 不思悔改

    马羌结婚以后,便带着魏丽影一起干着他那个行当。魏达龙见他们干的不是正经事,便劝他收手,让他们在菜市场摆摊卖鱼。

    他狗改不了吃屎,一边卖鱼,一边使用'假的’。

    有一天,一位年过七旬老头,头戴一顶被雨水淋得发黑的破草帽,干瘪纹皱的脸上布满了老年斑,下巴上长着一撮白胡子,用那半睁半闭的老眼瞅着鱼摊。

    马羌眼睛灵动,忙招呼道:“大爷,买鱼啊?”

    老人看了一眼马羌,用手指着那条大鲤鱼,问道:“这礼(鲤)鱼多少钱一斤?”

    “十一块八毛。”他态度和蔼地答道。

    老人嘟哝道:“当地就是礼鱼贵,没个正价。”他犹豫了一下想离开鱼摊。

    “老人家,买大鲤鱼给孙子下礼吧?你看我这鲤鱼多大个,多鲜亮,下礼多有面子。”马羌笑容可掬,巧言令色,“这样吧,我给你去掉三毛钱一斤,十一块五,全鱼市最低价,你要能找到比我便宜的,回头来卷我摊子。”

    老人被他说动了心,“你称吧。”

    马羌称着秤,笑容满面地说:“老人家,你看秤,这是八斤二两,高高的。”

    老人小账算的得很清楚,马羌还没有拿过计算器,他就说道:“是九十四块三毛钱吧?”

    马羌用计算器算了一下,果然不错,称赞道:“大爷,你脑子真灵光,比我计算机算地还快。三毛钱不要了,就给九十四块钱吧。”

    老人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个布包,哆哆嗦嗦打开后,从那三张一百元的人民币中抽出一张递给他。

    他像魔术师一样用一张'假的'把老人真钱给调换了,故意对着阳光看了看,然后惊讶地说道:“大爷,您这钱哪来的?麻烦您换一张。”

    “怎么了?假吗?不可能啊?这钱是我儿子给我的。”老人一边换钱,一边小声嘀咕。

    马羌又将这张钱也调了包,又对着阳光看了看说道:“大爷,实在对不起,这张也不行,请您再换一张。不信您自己看看?”

    老人根本不知道上当,只好把最后一张真钱给了他。他没有“赶尽杀绝”,看了一下,说道:“这张还行。”于是找给老人六块钱。

    ……

    第三天马羌正在卖鱼,突然,赵之信来了。他神情慌张,把马羌叫到一边小声问:“前天有没有一个七十多岁老头在你摊子上买过鱼?”

    “有,怎么了?”他不由内心抽动了一下。

    “你快点收摊子走吧,那老头喝农药死了。”赵之信说,“你先到外边躲一躲,要没‘货’了,提前给我打电话。”

    马羌闻听,大吃一惊,“怎么能会这样呢?不就二百块钱吗?”他怎么也想不到老头会因为二百块钱选择轻生。

    赵之信把详情告诉了他:“那老头就是我们村小张庄张泽有。他回家后说他儿子给他的钱是假的。

    儿子非常恼怒,说:‘我这钱是从银行刚提出来的,怎么能会是假的?你的钱一定是被人调包了。’老头不信,儿子从庄上小店里拿来一台验钞机,他把家里所有的钱都验了验,都顺利‘过关’,唯独老头那两张假钱放进去后,验钞机发出‘叽叽叽’的响声,并有语音提示:‘这是假的‘。老头这下服气了。他精明强干一辈子,生意买卖从来都没有错过账,想不到老了却被人给算计了。他越想越恼,一口气喝了半瓶农药,死了。

    老头喝农药前告诉过儿子,说卖鱼的是个白面皮,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耳后有个痦子。我一想就是你。他儿子这几天正忙着给父亲办丧事,等葬完父亲后,一定会到鱼市来找你。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你快点走吧。”

    ……

    马羌怙恶不悛,带着魏丽影来到南方一座城市,在一个长途汽车站又做起了那个营生。

    他选择的第一个下手的对象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农民工。

    由于长期的劳作他有些驼背,蓬乱无光的长发表明他一定很长时间没有进过理发店,饱经风霜脸上长着稀稀疏疏的半寸长黑白掺杂的胡须,左手提着一个编织袋,右手拿着一个塑料盆,背上背着一个大被包,被包带上系着一条带着污垢的湿毛巾。

    他来到售票房门口,看了看那几行长长的购票队伍,一脸茫然,不知道在哪儿排队。

    正在徘徊,魏丽影来到他身边,问道:“老人家,到哪去?”

    老人用乞求的目光看了看她,问道:“到莲城去在哪排队买票?”

    “到莲城的票今天的已经卖完了。”她告诉他。

    老人显得很焦急,“这怎么办啊?看来今天回不去了?”

    她表现很关切的样子,问道:“回家有急事啊?”

    “我二婶老了。”老人脸上显露出忧虑与不安。

    “大爷,别着急。”她非常亲切对他说,“到莲城有路过这儿的车,等一会儿就到,你跟我来。”

    老人喜出望外,跟着她来到马羌面前。她故意问道:“马老板,这位老人回莲城‘奔丧’的,你家的车还有座位吗?”

    马羌向老人看了一眼,心中诞生缕缕凄凉:

    奔丧返乡老农民,背负包袱手拿盆。

    长发蓬乱似霜侵,步履蹒跚抹泪痕。

    白须皤然残牙稀,满面皱折藏诗文。

    字里行间流沧桑,额头沟壑书年轮。

    心中忧怨旋律沉,一弦一柱萧瑟音。

    锦衣玉食憧憬梦,芦笛凄凉诉艰辛。

    老大离家出远门,天涯苦楚为脱贫。

    春风秋雨来考勤,推车码砖汗淋淋。

    人生留后以防老,孰料儿孙累其身。

    何时劳瘁能终结,只待黄土筑新坟。

    他看罢之后,揉了揉隐隐发酸的鼻子,狠狠心,打开“售票夹子”,装模作样地说:“还能带几个。车马上到了,你快点把票买了。”

    老人很激动,从怀中掏出一个塑料包,从里边抽出一张百元票子,递给马羌。

    他接过钱,看了一下说道:“大爷,请你换一张。”随手将一张'假的'递给他。

    老人不知道他的钱被调了包,只得又给他换了一张。

    他接过钱故作惊讶,“大爷,你这钱哪来的?”

    “这是老板发的啊,还能有假的吗?”他小声咕哝道。

    “你这老板真黑心。”马羌作出一脸愤怒的样子,“你们一年到头给他累死累活地干,他还用'假的'来糊弄你们,真是太可恶了。”

    就这样他一连调换了四张人民币,那农民工用四百多块钱买了一张假车票竟浑然不知。

    马羌把他带到马路边,不一会儿,开往莲城的车真的来了。马羌对随车售票员说:“这老头去莲城的,你给我带着。”

    当农民工往车上放行李时,他已无影无踪。

    马羌在那用'假的’,卖假票。没“货”的时候就玩弄“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一天他来到长途客运站东站,在广场边上一颗树下,靠着一块写着“到sz市在此买票”的硬纸板,在那等待“鱼儿上钩”。不一会儿,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拉着行李箱来到他面前,问道:“站里卖不卖到sz市票?”

    他见鱼“咬钩”,笑道:“东站不卖,西站卖。要不信你进站问问去。站里卖九十,我只卖八十。因为我的车进不了东站,过两小时就到西站了。你先把票买了,等会儿我免费把你送过去。”

    那女人信以为真,买了票。买票的人越来越多,一共聚集了十四五个人。

    他对众人说道:“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去叫车。”

    “你去叫车,要跑了怎么办?”那个四十来岁的女人不放心,“这么大的城市,我们到哪找你去?”

    他从脖子上摘下金项链递到那女人手中,“不放心你就拿着,我这项链可值好几千。”他又对其他人说:“现在不是要看我,你们要看住她。她要是跑了,你们可都别走了。你们谁要还不放心,可以和我一起去叫车。”

    为了稳妥起见,还真有两个年轻人和他一起去叫车。他让一辆公交车在广场上等一下,然后带着他们一起上了车,付了车费。

    公交车在西站门前停下来后,他把他们带到一辆开往sz市的大巴车门前,对司机说:“他们去sz市的,你给带上。”

    他看了看那个拿金项链的女人,“这放心了吧,项链可以给我了吧?”

    那女人把项链还了给他,笑了笑,“对不起,老板。不好意思,我们不是怕被骗吗?”

    尽管他们小心谨慎,可是最终还是被骗了,因为所有的人买的都是假票。

    马羌在那一干就是三年多,手里已有二百多万,他本来想在那儿买套房子,继续干下去,不料有一天却被警察抓个正着。

    那天魏丽影带着两个农民工模样的人来到马羌面前,问道:“马老板,到西塘车还有座位吗?”

    “有啊。”他一副从容笃定的样子。

    “那你就把他两给带着吧。”说完,她便离开那儿。

    他和颜悦色地说:“车马上要到了,请你们两个把票先买了。”

    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民工从口袋里掏出两张一百元人民币递了过去。

    他见另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农民工”虽然穿着农民工那样的衣服,但面色和气质却不像农民,心里不由警惕起来。他从那两张人民币中抽出一张看了看,说:“请你换一张。”

    那位年轻的“农民工”问道:“怎么?这钱假吗?”

    “你自己看。”马羌把调换后的'假的'递给他。

    他看后问道:“这样钱你身上还有多少?”

    “你什么意思?这票你要买就买,不买就走人。”马羌说着,转身想溜。

    那年轻“农民工”一把抓住他,“哪里去?跟我到派出所去一趟!”

    马羌仗着自己会两招,奋力反抗,不料很快被那年轻人反制住了。

    不一会儿,警车来了,马羌被带到派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