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流星追月 » 第二百四十七章:夜来重病负珍馐

第二百四十七章:夜来重病负珍馐

    那一夜秦王病情忽有反复,变得越发严重起来。陈文茵虽然担心,可她又不是个医生大夫,什么忙也帮不上。

    最后府里的医生,宫里的御医都来了,连带着皇帝也拖着病体到了秦王府,就在厅中坐着,等着御医们的回报。

    这阵势可吓坏了御医们,看皇上这架势,恐怕大有治不好秦王就让医生们都跟着陪葬的意思。

    那些御医们一边拼尽全力救人,一边拜着神佛菩萨,千万要保佑秦王吉人天相、化险为夷才好。

    这一下直折腾到了后半夜,启明星都已经出现在天边,太阳就要露头的时候,终于有人来禀报:“秦王殿下的病情压下去了,现在已经安然入眠了。”

    陈文茵和皇帝同时松了口气,虽说秦王这身体什么时候不行了都有可能,可总要等孩子多长大一些吧。

    听闻秦王睡了,陈文茵起身对皇帝道:“既然如此,高阳就不在舅舅府上打扰了,先行告退了。”

    她说着向皇帝施礼,便要转身离去。皇帝忽然叫住她:“高阳,你接下来去哪?”

    陈文茵愣了一下,可能是一夜未眠,她现在脑子似乎慢了半拍,答道:“去真武门,替阿米尔疗伤。”

    皇帝听到这话皱了下眉头,陈文茵也忽然发觉这时候不该说这些。

    若是说她是回山拜见师父,那好歹是尽尽孝道,可她说是为个异国他乡的将军疗伤,这算怎么回事?

    好在这时身边没有外人,皇帝也知道她对阿米尔的情义,叹一声道:“好了,你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着急走吗?”

    陈文茵赶紧躬身道:“不日就要启程,拜见过师父之后,高阳还要去川蜀边疆,做好和吐蕃开战的准备。”

    皇帝点点头:“好,你尽管去吧,有什么需要只管跟朕说。”

    陈文茵道一声“谢陛下”,便将一旁正睡得迷迷糊糊的阿依努尔拉起来,带着她一同出了王府。

    等回到了豫王府,天边已经升起了朝阳。

    想起秦王昨日夜间发病的样子,陈文茵无奈叹了口气:看那样子舅舅怕真是撑不住了,可皇上现在也有恙在身,倘若因此伤心过度伤了龙体可怎么办?

    总之还是先回真武门吧,为阿米尔疗伤之余,也问问宗瑶师伯祖能不能为皇上和秦王诊治一下。

    雷厉风行是陈文茵一向的行事风格,她回了王府就叫澄泓做好出行的准备。

    她一边吩咐着一边向厅里走去,但还未进到厅里,便见到阿米尔正坐在厅里的椅子上看着她。

    这是……难道他为了等我一夜未睡?

    陈文茵想着时走上前去:“你怎么在这?”

    阿米尔微微一笑道:“醒得早,睡不着了。”

    陈文茵看着他有些萎靡的样子,也分不出他到底是真的醒得早还是一夜未眠,毕竟这样子也可能是因为伤痛造成的。

    阿米尔笑道:“不说我了,说说你,怎么去了这么久?”

    还说自己是醒得早?这显然就是一夜没睡嘛。

    陈文茵叹一口气,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道:“舅舅病发,险些没挺过来,所以我就陪了一夜。”

    阿米尔点点头:“还没吃饭吧,妈妈下厨做了些小菜,不过都是回鹘的菜式,未必合你口味就是了。”

    陈文茵笑道:“这倒是不错,在京城里吃些异国他乡的菜肴也算是难得的体验了。”

    说话的时候,艾尔莎已经把小菜端了上来。

    西北人爱吃面食,这一上午便做了西北特色的拉面来。

    艾尔莎手艺着实不错,再加上豫王府里的食材都颇为高档,虽说不过是一碗拉面几个小菜,却做得十分可口。

    陈文茵昨天晚上先看着自己小表弟,后来又赶上秦王病重,并没有太多时间吃东西,所以现在早就饿了。

    她一连吃了两大碗面条这才罢休,随便用袖子擦了擦嘴道:“好了,等大家都吃完了,咱们就准备上真武门了。”

    澄泓看着她直接用袖子擦嘴的样子一阵心疼,上前嚷道:“公主哎,你这是白衣服啊!”

    陈文茵愣了一下,低头看看袖口,果然洁白的衣服被嘴角的辣椒染红了。

    她一甩袖子道:“没关系,带上手甲没人能看出来。”

    谁家公主是像她这样大大咧咧的?

    澄泓叹一口气,这公主毕竟是他从小带到大的,虽然闹心却早就习惯了。

    过了些时日,澄泓把马车也雇好了,出行的准备都已经完成。

    陈文茵忽然回头看向艾尔莎,只是眼中不断有询问的意思,却并没有问出什么来。

    艾尔莎明白她的担心,自己毕竟曾和中原武林为敌,这时候去真武门会不会有些不方便?

    她笑着摇摇头,意思是让陈文茵不要担心。

    见到她这样的反应,陈文茵心领神会。阿米尔和阿依努尔没涉入过中原武林,所以这些事情并没必要让二人知道,只管二人心中有数就好了。

    这一次阿米尔重伤,还没办法骑马,所以一行人的走得慢了一些。

    到第二天日中,他们这才走了一半的距离。

    这时他们来到一个不大的镇子上,陈文茵随便找了家小客栈,点了些吃食果脯。

    这店铺虽然不大,人倒是不少,想必是这里行商众多,常有人到此打尖的缘故。

    人多了,那自然卖艺说书的也就不少了。

    几人吃着这里的粗茶淡饭,一边听着台上说书先生已经扯开嗓子叫嚷了起来。

    平常说书先生们多说些古代故事,什么七雄争霸、楚汉相争、三国归晋、隋唐英雄之类的,却没想到这里的说书先生说起的竟然是往年的江湖事。

    那说书先生将醒木一拍,大声道:“诸位南来的北往的,各位老少爷们,今日来此打尖,咱们便是有缘。既然是有缘,小生就给各位爷讲段往事,老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若是小生这书说得不好,各位万望海涵;若是说得还能入您各位耳朵,还请赏小生两个铜板,也好让小生讨碗水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