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男主:怎么还有好感度啊 » 完结感言

完结感言

    天歌听得这词曲所唱,乃是朱元璋灭元立明后,诛杀功臣、走刘伯温的典故,又以伍子胥、文种的历史典故,将那“伴君伴虎”、“鸟尽弓藏”的凄凉惨剧、忠臣哀怨,唱得更是入木三分。

    天歌细听那弥音,不由得想起自己师父莫大所常奏的《潇湘夜雨》,心中酸楚,竟不自觉地涌出一滴清泪,凌晴见着,便伸手擦过。

    过了一会儿,那小石门后走出一位六十多岁、身着灰色长褂、须发尽白的消瘦老者,手里兀自拿着把胡琴。

    天歌眼瞧那老者面目祥和、浑身散发着得道之气,戒心便消除了几分,拱手敬道:“晚辈莫天歌身陷绝境,无意间擅闯宝地,还请前辈见谅。”

    那灰褂老者仔细打量了天歌和凌晴一番,苍老的铜脸上露出和悦之色,便放下胡琴,拱手还礼。

    老音沙哑道:“老朽在这里等了二十年了,没想到第一个等到的,竟是一对年轻人,哈哈哈,天意如此,老朽也就不敢违逆了!”

    天歌和凌晴疑惑丛生,相互间瞧了一眼,天歌又拱手道:“不知前辈此话何意?前辈守护这‘文成隐冢’,是、是在等人吗?”

    “哈哈,我只不过是文成公的小徒孙,至于前辈可不敢当呀。”

    “哦,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凌晴从天歌身后走出问道。

    “老朽姓丁名魏浦,奉师父之命守护于此,要等得第一个进洞之人,相助其进得这文成公的墓室。”

    天歌瞧向那对联,又说道:“不知丁前辈可能对上这几句对联?”

    丁魏浦扬手笑道:“师父有命,这对联需由闯洞者自己对上。能否对得,皆是造化所致,我也只是做个旁观者罢了。”

    见天歌和凌晴仍有疑惑,丁魏浦又笑道:“两位小友,这几幅对联其实也并不难,答案就在你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信手拈来。只可惜我一大把年纪,这二十年的光阴都守护在这孤坟之中,也不能帮你们了。”

    天歌一时不快,凌晴搭过天歌肩膀说道:“莫大哥,你也说过只要心中信念坚定,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定当去争取!如今面对的不过是几幅小小的对联,咱们且静下心来参研参研。”

    天歌听得,心中流过暖意,便和凌晴走到那几幅对联之前研究、思索起来。

    莫天歌和凌晴兀自立于那宽大的白布前,但那几句上联个个自有珠玑,也不是片刻间就能对出下联的。天歌先是盯着那句“海水朝(潮),朝朝朝(潮),朝朝(潮)朝落”。

    觉得似曾见过,思索了一阵,忽然拍着脑袋说道:“啊,这对联都是烂大街的古董玩意儿了,想不到文成公也要拿来耍宝。”

    “哦,小兄弟可已想出下联了?”

    丁魏浦笑着端来一碗朱砂墨,天歌也笑着应道,右手中指与食指并着伸出,金光微现,却是运起太玄经中“飒沓如流星”中的“流”字诀。

    只见天歌右手那双指一挥舞,一团朱砂墨水凝成小球之状在那指尖旋转飞舞。天歌又大喝一声,双指伸向那白布连连舞划。

    凌晴见天歌竟是以指为笔、运气凝神,引导着那团“墨球”在白布上龙飞凤舞、铁画银钩,不禁连连称赞。最终,天歌写下了:“浮云长(涨),长长长(涨),长长(涨)长消。”

    丁魏浦铜色的鹤颜上现出笑意,赞道:“小兄弟可也没吹法螺,这等机关联,要是看过几本杂书的,却也都能对上。”

    凌晴听得那略有讥讽的言语,眉张眼舒,娇柔笑道:“丁前辈也不要小瞧了人,那第二句五行之联‘烟锁池塘柳’,小女子可也能对得出来的。”

    说完,凌晴笑着在天歌耳旁低语了几句。

    然后,天歌便被弦乐之声音震死。

    本书完结。

    感谢编辑,感谢读者,我们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