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系人间 » 第二章《太祖案·伏虎》

第二章《太祖案·伏虎》

    “听不听了?”

    “还听不听了?啊”

    “嗬tui”

    杨知秋一口老痰飙出丈外,当场酸脸作佯怒状,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迹象,唬的众人不自觉正襟危坐,乖乖坐好。

    加上先前的惊堂拍案配合的恰到好处,连冲着槐树做记号的老黄狗也生生截流,夹着尾巴嘤嘤奔走。

    “刚才说到哪了?”,杨知秋抚了抚山羊胡,转头问向跑回家取火炭的孩子。

    “说那个政婴”

    “咳、呃、嗯,说政婴你们不知是情有可原,但要说人间祖龙、天地始皇,你们一定知道不少”。

    听到这,众人不免恍然大悟,原来家家户户堂屋里供奉的不就是这嘛。

    凌驾于一众牌位之上的,以前只知道是祖宗,现在才知道叫什么,日后祭拜之时诚当尽心矣。

    思绪繁复间,又见杨知秋开口。

    啪!

    “说探马司急报,政婴看了之后当场大怒,当日拟了份旨意,就要亲征。诺大的王朝运作起来也快,不出半月光景,一切需要的都准备妥当。

    是以,祖龙穿着华服登祭坛,号令投牛马不计、金银无算。欲上拜天地,下告苍生,也顺皇道。

    礼成临行之际,城外备大车,见之者曰:上不及顶,前后不知边际,内侍外卫尚有千人。华贵之气令小人不能逾言,令大人不能呼吸。”(节选自《太祖案·伏虎<临行>》片段)

    说着说着,围观众人绷不住了,在底下窃窃私语。

    “嗬,那得多大啊”

    “是了是了,应当有这个排场”

    “照此一看,料想那政婴肯定拿金瓢舀水喝”

    “对对说的过去,说不定人家锄地用的锄头也是金的”

    杨知秋满脸高深莫测,拿眼睛打量众人反应,颇有种‘就我一个人知道那车轱辘也是金子铸造’的神秘感,一时之间寂寞如雪。

    半响后觉得无趣,醒木击石,理清思路接着编造。

    啪!

    “政婴领兵出城,一路上兼着视察的意思,因此走的并不快。

    有道是逢城则入,遇民则考。一来收集粮草,打压贪吏连带立威;一来他身居高位平日里听不见真话,这次正好看看真正的江山民意。

    就这么走走停停,很快就到了边界线。有天欲将晚,允了将官扎营的参言后,政婴心血来潮坐立难安,于是趁着甲士埋锅造饭的空档,在一众侍卫的搀扶中下了大车。

    说他站在高地上,环顾周围的拔地青山,目视曲折如龙的甲士,凭白生了命运加身的感慨。

    正要挥毫泼墨散散豪气,忽地有妖风平地自起,刹那间人马皆惊、火星四溅。没头苍蝇似的小兵和嘈杂的动静,乱糟糟分不清方向。

    慌乱中刚要回车上躲躲,哪知道旁边的草地上蜿蜒有痕,一道格格不入的深色痕迹迅速接近。

    也就眨眼的功夫,一吊睛白额大虫飞扑而出,獠牙开合瞬间扑倒一人,叼在嘴里辗转腾挪着实像拎着破娃娃,爪子挥舞间生生扫出个空地。

    政婴看了遍体生寒,头皮紧缩阵阵蠕动,真的像是要把头发立起来一样!

    本能之下摆脱护卫,抽身拔剑岂料鞘长,复拔,仍不出刃。这时候众甲士也反应过来了,保护政婴的分出一波,擒拿大虫的分出一波,齐齐拥了上去。

    政婴心里焦急,忽然灵光一闪,朝大虫掷出连鞘长剑,顺手夺过一杆大戟,直接架在了大虫身上。

    甲士们有样学样,领导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时候平日操练的水平就显现出来了,数条大戟封杀大虫周身,使其周转不灵,再发力,直接按倒。

    人群最外围,数架车弩已经绞索上弦,眼看就要激射而出。

    等人群急退,齐齐发出‘呼哈’之声后,弩士听了拨动机关,箭矢瞬间把大虫贯穿钉在地上,动弹不得。

    甲士见大事已成,纷纷抢着跑到前面去,好补上最后一刀,彻底扑杀后捞个功劳,说不准领导一高兴,就赏了金银爵位呢。

    哪知道政婴看罢大呼:不可!不可!

    拦下昏了头的甲士,接过捡回来的长剑,政婴围着那大虫转了好几圈,高兴的不得了嘴里直呼:这大虫行则有风、瘫则似病,威势深重,当为虎也,此番合该为孤所骑!

    话音刚落,天际忽然有光华垂帘,昏暮若辉,声乐丝竹音响乐耳,好似仙临。

    众人恍惚,不知所以,再看老虎,那白额头上一个‘王’字逐渐显现!

    说着繁琐,其实也就是顷刻的功夫。

    等远处的士兵刚跑近前,等平地怪风又突兀的刮起来,那老虎已经围着政婴打转哩”。

    …………

    “世间的神仙妖怪说法,真假难辨,咱们亦不知,唯有祖龙的功绩,今仍受益!”,杨知秋缓缓吐了口气,看着面前零零散散的庄稼汉,心绪难平。

    场中几位听众包括贾师命,也是情绪激荡,恨不能化身当时,一睹先祖风采,天地灵性。

    “原来老虎是这么来的”

    “恨不能同当时啊”

    “搏虎者,真乃好汉子也”

    “杨大痦子,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杨知秋吧嗒吧嗒几口烟袋锅,很满意众人的态度,不急不缓的吐出烟圈儿。

    “后来啊,后来就是另一个故事咯”

    这话明显不能让人快活,特别是每次都积极发问,第一个开口的那人。

    “说着说着就冒酸气,大不了回家给你匀点米酒来,不是老跟我念叨吗,嘿!今天看你颇卖力气,就圆了你的念想”

    他不说话还好,开口就直指要害,一瞬间点醒了不少人,这大痦子磨磨蹭蹭明显是等着要好处呢,呸,死不要脸的。

    “对对,明天给你拿些野兔子肉,回去炒些咸菜,保管叫你吞了舌头”

    “嘿,人家的酸气就靠舌头呢,万一吞了还不半夜里吊在槐树上”

    “哈哈哈哈”

    “快说吧快说吧,少不了你的好处”

    杨知秋听了众人这么说,又是不免一番气急:“不是跟你们说的了我跟你们说,我是那样的人吗真的是”

    啪!

    “诸位看官且听分解,说《太祖案·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