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晏清之陆 » 五十二、风雨

五十二、风雨

    连日高温干旱,水井河道干枯。如今的形势不适宜修筑大堤,陆尧年便组织了民工清除河道杂草污泥,以备不时之需。

    陆尧年一大去了河道监工,过了午时已经三刻,他还没回县衙用饭。吴主簿让正在抄卷宗的徐晏清先停下:“你去厨房做点吃的,给大人送去。”

    “我?”徐晏清指向自己,一脸疑惑“我不会做饭啊!”

    吴主簿知道徐晏清是个孝子,母亲身子又不好,还以为都是她做饭。

    “那平日里都是你母亲做饭?”看着徐晏清点头,他又接着问“那你母亲身子不舒服的时候,你也让她做饭?”

    “日常是母亲做,我曾经试过做饭,母亲尝了一口便让我别再进厨房了,说是浪费粮食。”徐晏清解释道,又心虚的补上一句“若是母亲不舒服,我偶尔会从县衙带点东西给她,不过都是剩下的,不能算是偷吧。”

    吴主簿还说剩菜去哪了,没想到“耗子”就在眼前呢!

    “行吧,那你去看看还有什么可以带的,装点耐饿的主食。再带上一壶茶,大人上午都没回没喝到一口水。”

    看着吴主簿这幅细致的模样,比起前任知县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徐晏清不由得有点羡慕,陆大人家在京中是多大的官啊?

    若是知道徐晏清的揣测,吴万昌定要笑骂一句小兔崽子。

    徐晏清到河道边时,民工们还在热火朝天的清淤。陆尧年极其好找,不同于其他人赤背朝天,他一身简洁的布衣,也穿出了一身风华。

    “陆大人,陆大人。”徐晏清隔着点距离就开始喊,总归他也得远着些吃饭,自己去了那边还得回来,不如少走点路。

    陆尧年回头,看见徐晏清,站在远处对自己边跳边挥手,就怕自己看不见。他心想:瘦小瘦小的,跟个猴儿一样。

    走进了才看见她旁边放了个篮筐:“拿了什么过来?”

    徐晏清把筐里的东西展示给他看:“带的包子、大病、咸菜、烧鸡,还有一壶茶。都过了饭点好久了,你还不回来,也不怕饿晕在河道。”

    知道徐晏清没怎么和大官、世家接触过,不懂那些繁琐又无聊的礼仪和规矩。她跟人说话总是自带熟稔,也没有什么尊卑区别。相处了一两个月,陆尧年也已经习惯了。

    “有茶没有?”陆尧年拿了个包子,却因为太渴难以下咽。

    “吴主簿是真了解你,专程让我拿了茶水来。”徐晏清笑着把水罐给他,又接着说道“难不成你们都一上午没喝水?怎么也不知道让附近的茶水铺子送点水来?”

    陆尧年扯了扯嘴角:“送来了茶水,跟煮的树叶一般难以下咽。便是送点白水,也好过那茶水。”

    得,感情是这位爷的嘴太刁了。在外面哪里有这么多将就呢?还是娇生惯养惯了。

    这话也就心里想想,徐晏清是不敢说的,眼神对视也不敢,万一被看穿,饭碗铁定没了。

    看陆尧年吃了饭,徐晏清交代几句便离开了河道。走了段距离,她回头看,笔直的身影就守在河道旁,弯下的是背脊,低不下的却是头颅和傲气。总觉得最初见到的少年好像已经初具了男人的伟岸。

    连着三日清理了吴中县的水渠、堰坝、河道的杂草,畅通了水系。然而这些水系的水甚至都快干完了,何谈洪水?莫不是吴万昌的预判恰恰相反?

    带着怀疑,却不敢赌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陆尧年只能咬牙继续干。苏州知府也听闻了吴中县的动静,按耐许久也没有等到陆尧年的汇报,只能主动来信询问。陆尧年也只能将吴万昌的猜测转化了话术,再回信回去。

    知府欲回信呵责陆尧年为人父母官如此儿戏,却在当夜听到雷声大作。瓢泼大雨如给天空划破了一个口子一般倒了下来。莫不是真的有洪水?

    田地干了许久,便是下个一天一夜也不会内涝。但若是下个三天三夜,保不准就要开始内涝。再下长一点,河道湖泊蓄水满了,定然要外溢到城内,到时便是天灾人祸。

    此时若是去筑堤,难免大题小做。陆尧年看着漆黑的天幕,没有一点睡意。刚刚上任,若是便出了祸事,要如何在吴中县立足?传回上京,保不准给父亲也要带来个教子无方、举贤有失公允的罪名。

    雨下的很大,已经持续了一天一夜。稻田里慢慢蓄了水,城中的青石路上也积了水。陆尧年带了几名衙役一起视察河道,发现水系很畅通,河道积水尚可。只是下游似乎没有疏通,在与姑苏县的交界水位堵的很高。

    各县的情况也早早报到了知府那里。刘易知连忙发公文,让各县紧急疏通河道。第二天的傍晚,河道通了几处,水位下降。然而雨势仍然很大,且一点停的趋势都没有。

    几个县中,最要紧的便是吴中县。不仅因为吴中最南,把握了最要紧的几处水域,更因为吴中的雨势最大。降雨最大的便是在吴中的东南方。乌云盘旋在东南天空,厚厚重重,雨水便从东南处倾盆而下。

    第二天的夜晚,刘易知还在犹豫要不要筑堤。若是没有形成洪灾,筑堤这笔巨大的费用如何找朝庭要?可若是不筑堤,河道坍塌淹了城里的百姓,谁又能负的起责。

    三更天,陆尧年不再等苏州知府的来信,他直接拍板:筑堤!

    吴主簿感念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却也担心他的处境:“吴中积弱多年,如何承担筑堤的费用和结果?”

    “吴中县若是承担不了,我一力承担!”

    陆尧年没有回头,直接披了蓑衣,大步向前。

    徐晏清赶到时正听到他的豪言壮语,没来得及打个照面,便只看到了他的背影。

    很多年后,徐晏清仍记得那个坚定的声音和背影。她想,那便是她在书中读到过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