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晏清之陆 » 九十五、女学

九十五、女学

    大行皇帝的葬礼仪式全部走完后,便开始着手新帝登基的仪式。太子殿下段培元年仅三十,他之前有个哥哥,夭折了,先帝子嗣稀薄,因而他顺理成章做了新帝,也算平稳。

    段培元登基后,第一道圣旨便是拟定了先帝封号。因先帝励精图治,稳定了大局,使得周朝内外经济发展,繁荣景盛,便定为周景帝。

    永王府内。

    徐晏清端了杯陆尧年刚沏好的茶,眼神里都是疑惑:“我上次还面见了先帝,气色看起来没那么差啊,怎么这么突然呢?”

    陆尧年自己也端了杯茶喝:“小心耳目。”

    这话一说,徐晏清就知道他不会透露一星半点了,永王府内哪来的耳目。哪怕做了夫妻,有些时候也并不能完全坦诚。并非不信任,只是有些事情不想牵扯对方进来罢了。

    却说那天见到了纪岁和,两人同朝为官,难免有碰面的时候。他竟然也能平静地问出,婚后生活可还开心的话来。

    徐晏清把事情叙述给陆尧年听:“看来他是放下了。对了,他还问我,怎么和你这么大年纪了,还不要个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能有什么困难?还不是王妃做官,请不了一年的假生孩子。”男人怎么能忍这种话,陆尧年放下杯子,直接打横抱起徐晏清往卧房去。

    “干嘛呀你!”徐晏清吓了一跳,被子还在手中。

    陆尧年又哼哼:“生孩子去!”

    为了徐晏清做官,两人平时都有避孕,生孩子的事当然还没在计划之中。

    新帝的年号是中元年间,中元二年,突然有几封匿名信,分别投递到了大理寺、监察院、永王府。里面的内容便是状告徐晏清女扮男装入朝做官,请圣上裁决。

    此事一出,陆尧年迅速把徐晏清接回了永王府,便是怕其他两个机构为了查明真相让她受到伤害。

    此时的徐晏清已经是正六品寺正,她倒是毫无畏惧,也不反对陆尧年的安排。只是将自己锁在了书房里一天一夜,写了一篇《陈情表》。

    在对帝王的陈情中,徐晏清将自己从小与母相依为命的艰难到长大后婚姻不自由的悲哀,到一展宏图的感激,和盛世建功立业的渴望一一叙述而来。言辞恳切,催人泪下。

    陆尧年看后也不由得心里一动,而后带着换了女装的徐晏清去面见圣上。当日在御书房到底发生了何事,没有人知道。只是三天内,《陈情表》传遍了大街小巷。尤其是贫民士子和闺房女子反响尤甚。

    “我也是幼时失去双亲,与我祖母相依为命长大。读书这么多年,不能帮上家里,只是科举便是考子的希望,只能背负了祖母和我自己的希望前行。平民学子之不易,望圣上关心。”

    “女子的三从四德,捆绑住了一个女子的一生。为何女子不能自立门户,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女子便天生该逆来顺受,当一个附属物吗?”

    “可是怎么说,徐晏清她也是个女子,哪有女子做官的先河?”

    “宫中难道没有侍女吗?没有侍奉娘娘的女官吗?就是娘娘们,也都是领俸禄的。那女子进入前朝又有何不可?”

    “若是女子也可从小在学堂学习,未来未必不能为朝堂效命!”

    陆尧年趁机推了几把火,将民间的争论烧的更烈些。这些都是复起的言论准备,真正影响徐晏清生命的圣上,早已做好了交易。

    过了半月,皇帝下令,徐晏清因入了皇家宗祠,死罪可免。令暂停官职。

    未说免官,便是还有希望。民间持续开始上书,要求重视平民教育和女子学堂的建设。再过半月,皇帝再下一令,改革官学,要求县县有学堂,学堂必设女室一间,用于女子教育。

    至于科举,还未放开男女大防。朝中的顽固派极多,不赞成者极多,改革需徐徐图之,能有现在这个结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风暴中心的徐晏清已经一月有余未出现在大众视野,她在永王府--养胎。

    “我是没有见过你这样粗心的母亲,连自己身体的变化都不知道吗?竟然怀胎三月都不知道自己怀了孩子!”

    自打查出身孕那天,陆尧年便一直不停的唠叨,无非就是责怪徐晏清自己不清楚身体,还熬夜写《陈情令》。

    “我也是第一次有身孕,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又没有人教过我的!”徐晏清耳朵都出茧子了,实在不耐烦了“我不知道孩儿来了,你倒是应该知道的?孩子怎么来的?”

    明明两人有避孕啊,怎么会突然怀了呢?

    陆尧年回想了下,许是那几次有些猛,羊肠衣破了才带来了孩子。只是这话若是说了,怕是孕妻要发火的。

    “正好这段时间无法上值,你便安心待在家里生养。再过一年半载,若是推动了改革,便可起复了。”

    前段时间事情刚爆发的时候,朝堂上有多混乱,她也猜得出来。这人把自己藏在家里,他自己一个人在外面顶住···

    “谢谢你,夫君。”

    妻子突然温柔小意,陆尧年很是受用。只是现在什么也不能做···唉,孩子啊孩子!

    半年后,永王府突降小生命。永王殿下在他二十六岁这一年,喜获第一个子嗣。

    抱着小小的孩子,陆尧年心中突然感慨万千。他想到了父王,那个曾经为他遮风挡雨的男人。他曾经刚做父亲是怎样的心情呢?

    陆意彦一岁半的时候,已经会说很多话了。只是习惯了母亲的陪伴的他,在某一个清晨醒来的时候,再也找不到母亲了。

    “娘,娘!”

    侍女抱着小世子,一直哄也没有用。

    “王妃是上值去了,晚上就回来了哈!”

    中元四年的新年,科举改革正式推动。准女子参与科举,与男子分列席,各部门须设置一个女子官位,用于科举专项选拔。男女皆择优录取,无优则悬空,待下一次科举再行招录。

    徐晏清也在这个新年,官复原职,重归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