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活在山里 » 第三十二章 十几颗杉木

第三十二章 十几颗杉木

    有时候,人们总是因为一件小事而放不下,搁在心里,怎么也走不出来。

    村上的郭某与黄某有一处十几颗杉树的纠纷。这事发生了多年,按照个人与个人之间矛盾纠纷调处权限,乡里有处理权。处理不下可以引导走司法程序。乡里对此事件的处理花了很多精力,也派了很多人去调查了解情况。但是郭某一直不满意,一直有诉求。

    我到腊长乡工作后,郭某又找凤所长反映此情况,并找到我,要求帮助他及时协调处理。

    我们翻开之前的案卷查看,其实他们争议的事情很小。就是十几颗杉树,价值1000多元。

    我们开着车出发到屯里了解情况,郭某跟黄某刚开始怒气都很大。郭某完全不服任何人讲,看起来对谁都有意见一样。黄某脾气也很大,也有很大的怒气。双方坐在家里,村干、队长也都到了。

    “今天,我们是来为你们两家解决问题的。你们两家为了这点纠纷,已经争议了几年,本来大家乡里乡亲,听说你们两家还是亲戚。这件事情,大家好好商量,有什么事情大家摆出来好好讲!”我打了一个开场白。

    “你们两家的事情,乡里已多次给你们调解,但是你们都不肯退步,所以一起争着,还是好好商量解决。”凤所长说。

    “今天乡里也过来了,老郭,你一直吵着村里不帮解决,今天大家都在这,有什么都可以讲,你们都在为了争一口气,讲清了,解决好了,就好。”村干讲。

    “你们就是偏心,欺负我们家没人,穷,就是偏向他们黄家。”郭某怒气很大的讲。

    “怎么就偏向我了,是你自己瞒不讲理,之前老父亲在世时,讲好那块地你姐种了,那地上的树,我们就砍不得了吗?我们种点什么上去,你一直拔,你还有理了?”黄某大声的回应。

    “谁说地你家的了,又没有字据,父亲死了,你们就讲给你们了,谁信。我不在家,给你们种就成你们家的了?杉树要什么管护,大家都知道种在那也会自己长大。”郭某讲。

    “那前面几年小,要砍草的啊!”黄某回答。

    原来,郭某与黄某争议的是一块二分地,黄某的妻子是郭某的亲姐。当时黄某的老父亲在争议地上种了十几颗杉树。黄某年轻时出去打工了,黄姐在家一直管护着这块地。并在树的旁边地上一直耕种一些玉米之类。十几年后,树大了,几年前黄家就把树砍下来想买。这时郭某已从广东务工回来,有两个孩子,自己的妻子不知什么原因,跑了一直没有回家。郭某认为,地块是他家,杉树是他父亲种,父亲过世后,地和杉树都应该归他这个儿子继承。理由是按照当地的习惯,女嫁出去后,没有谁家会把地给嫁出去的女。黄某认为,地是郭家的他们也不想争了,杉树是老父亲种的他也承认,但树一直是他妻子管护,砍完杉树地还给郭家他没意见,但树就应该是他家的。

    杉树砍下来几年,因为两家争议,树一直放在山上,日晒雨淋,已经霉烂。当时乡里调解,讲先将树卖了,在纠纷没有处理完之前,再卖树的钱公证存放,处理好后,再拿出来,该给谁给谁,但郭某一直不同意。

    当场调解不下,双方的意见都非常大。

    我们又单方面调解,问他们想法,并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你们之间争议的杉木不多,也就1000元,建议大家都相互退让一点,你是否愿意”我们单独跟郭某讲。

    “你们办事不公平,就是偏向我姐夫,我不服。。。。。。因为这些事情,我老婆也没有了,你们看啊。。。”郭某满脸怒气的说着。

    做了很久思想工作,感觉都不在一个频上。

    “你们的事情简单清楚,现在郭某家也确实困难,大家也是亲戚,也争了这么多年,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如果在事实非常清楚的情况下,双方始终不肯退步,那我们只能引导你们走司法程序,但俗话说的好,'赢了官司输了钱输了感情'啊,建议你们还是调解解决好。”我们跟黄某耐心的开导着。

    此时的黄某已经平静下来,他说“我们也不想跟他争什么,地不多,给回他,我们没有意见。你们也来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也是讲道理的人。树砍下来了,当时讲卖了先,他不给,现在烂在山上,也没有老板愿要了。我们也不讲什么了。只是他天天找我们闹!”

    当天,我们没有办法让对方达成一致,我们去到山上实地查看了地块情况,做好记录。

    此后,我们又走访了队长、阾地块的山林群众及村上懂情况的老人等,了解情况,做好笔录。情况基本跟之前了解的一致。

    黄某在我们思想开导下,已表示不愿再为此事纠缠下去,开口说愿意将当时砍下来的树,按当时砍树的市值价1000多元钱补回给郭某,但郭某认为1000多元少了,至少要3000元以上才肯接受。

    在充分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向相关部门做了充分的咨询后,做出了处理决定。争议地属郭某,黄某将错砍杉树,以当时市面价1000元补回给黄某。处理结果出来后,黄某接受了我们的处理意见。但郭某表示不服。我们劝郭某多多谅解,如果真正走到司法程序,会花费更加多的精力与金钱。但郭某一直不听我们的劝。

    后来,郭某去法院告,法院也开展了庭前调解,一审判决与我们的处理结果一致,他不服;又继续向中院申请处理,二审维持原判。

    那天,郭某在街上碰到我,和善的说“我的事情,我只对事,不会针对你,现在二审判我输了,我也服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深,是什么让我们有时死争到底,又是什么让原本的亲人反目成仇。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道理,很多人从小就懂,而有些人却始终难以走得出来。